首页 -> 2008年第8期

文学鉴赏课课眼的挖掘与发挥

作者:曹茂海




  山顶上有一棵树。有人说:这是一棵松树,它自己从石缝里长出来的,有几十年了;这棵树无论寒暑,都长得很茂盛;它长大后有很多用途。同是这棵树,有另一种说法:这是一棵迎客松,是云的形状,有鹰的雄健,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你站在这里,它都以风的姿势站在你的面前。两种不同的说法,前者是实用的,树终究是树;后者是审美的,在树的身上融入了人的智慧和情感。
  由此,我联想到语文教学。对于文学作品的教学,我们采取得更多的可能是实用的态度,教完之后,诗歌还是诗歌,散文还是散文。平时的语文课,我们一般是从作者(树是谁种的)讲起,再讲结构、语言及表达技巧(树长得怎么样),最后讲读后受益(树有什么用途)。我们一直这么四平八稳的走着,却不知给学生带来了多大的危害。举例来说,鲁迅的选文很多,作者介绍从初中讲到高中,从高一讲到高三,这其中浪费了多少时间,只有语文老师自己知道;一篇文章要讲的东西很多,我们作了多少取舍,这其中浪费了多少时间,也只有语文老师自己知道;我们一年要上那么多的语文课,到底给了学生多少,学生到底记住了多少,恐怕也只有语文老师自己知道。
  因此,语文教师单用实用的态度来进行教学是不够的。特别是对于文学作品的教学,语文教师要提升一个层次,要坚持用审美的态度来完成自己的神圣使命。
  用审美的态度来进行语文教学,在欣赏文学作品时不要求面面俱到。突出重点,攻克难点;让学生在朗读时感受语言美,在分析时感受意境美,在归纳时感受思想美。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我想,一堂优秀的语文课,也应该有“课眼”。课眼是一堂课中围绕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而进行的最精彩最生动传神的教学细节。精心挖掘课眼,可以省去课堂教学中一些不必要的细节,也可以让课堂教学出彩,从而达到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
  其一,课眼可以在文眼或诗眼中挖掘。《荷塘月色》的文眼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颇不宁静”融入一个重家庭伦理亲情又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淡淡的忧愁。正由于“颇不宁静”朱自清才来到月下荷塘享受这“独处的妙处”,“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好了”,这其中表现出朱自清淡淡的喜悦。紧接着,朱自清忽然想起江南采莲的事情,想起梁元帝的《采莲赋》和南朝乐府诗《西洲曲》。由此,语文教师可以把《荷塘月色》的文眼当作课眼来展开。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开篇就是“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为什么不是“从今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呢?可见,“明天”是诗眼,也可以作课眼去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其二,课眼可以在物象中挖掘。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一首忧伤的小夜曲,其间“云彩”、“金柳”、“柔波”、“青荇”、“星辉”等物象,避开人间烟火,造出一种脱俗的清新感;“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动态描述,把这些物象都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流动的感觉,浸透出诗人无限喜悦和眷恋的爱意,也融入了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因此,《再别康桥》可以把这些物象当作课眼去发挥。
  其三,课眼可以在背景中挖掘。毛泽东《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此诗学生一读就懂,似乎可以不讲,让学生背诵就行了。其实,这首雄健豪迈的诗表现了诗人乐观开朗的情怀,这节欣赏课的课眼可以从诗歌的背景中挖掘。1929年6月下旬,红四军第七次党代会后,作者毛泽东因意见分歧离开了红四军领导岗位。10月22日,红四军前委收到中央9月来信。11月26日,毛泽东又回到前委工作。《采桑子·重阳》写于1929年10月,也就是毛泽东还没有回到红四军领导岗位之前,因而产生“人生易老”的感觉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的革命精神还是昂扬的,“战地黄花分外香”的喜悦说明毛泽东对革命胜利的感情还是很热烈的;“寥廓江天万里霜”写出了秋天的开阔,也表现了诗人乐观开朗的情怀。这首词,毛泽东在离开红四军的领导岗位后,还能写出这样的革命情怀,还能写出这样的革命激情,还能一反悲秋的调子,赞美大好秋光,写出极为开阔的境界,具有崇高的革命精神,这是难能可贵的。
  课眼的挖掘与选定,要因文而定。还有,有的文章要讲两课时或者三课时,教师要让每节课出彩就应挖掘每堂课的课眼。抓住课眼,是进行成功的语文教学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则是语文教师最值得研究的问题了。
  一是凸显课堂阅读的地位。《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从感知和领会、理解和阐释、对照和比较、辨析和品味、引申和联想、质疑和评价等不同角度阅读文学作品,提高阅读水平。有的语文教师在讲读文学作品时,一味的讲下去,仅仅把读当成是活跃课堂的点缀。这是因为没有真正领悟到读在文学作品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有的诗文完全靠学生读,教师只做适当的提示,如狄金森的《篱笆那边》、川端康成的《花未眠》和冯梦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等;有的诗文是以读为主、以讲为辅的,如舒婷的《致橡树》、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节选)、巴尔扎克的《守财奴》和老舍的《茶馆》(节选)等等;一些讲读课文,即使要讲,也要精讲精析,不能一讲到底(有的人错误的以为读书是早读时的事)。
  例如,讲读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上片:“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帐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赏析前,先要指导学生读。读“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时,语速要慢,当进入独立远望的意境;读中间几行,明快活泼自由,“万类霜天竞自由”要用高音平速突出;读“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时,语速要慢,要读出沉重感和使命感来。通过朗读,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远近相间、动静结合、生机勃勃的风景美。然而,这节课的课眼必须放在“怅”字上,可引发学生讨论。“怅”即为祖国前途而忧(注解中把“怅”解释为“用来表达由深思而激昂慷慨的心绪”值得商榷)——祖国大地如此秀美且生机盎然,“谁主沉浮”的提问更能表现作者对祖国命运的关注和对革命形势的关切。
  二是突出文本语言的咀嚼。文学鉴赏可以从思想感情、表达技巧、语言风格等方面去欣赏鉴别,但无论哪一方面的欣赏鉴别都离不开语言。任何脱离语言咀嚼而进行的所谓鉴赏都是文学欣赏课的败笔。《荷塘月色》第四段是课本要求背诵的段落,也是文章欣赏鉴别的重点段落之一。第四段写荷叶,朱自清用美人写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就连“微风过去,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渺茫的歌声似的”也似乎跟女人有关。由此,月色荷叶的圆型、舒展、娇美、忽明忽暗、纤尘不染、淡淡的荷香沁人心脾等特征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再如郑愁予的《错误》:“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这“寂寞的城”是诗眼,女主人公的心如一座城,该可以容纳多少愁绪?通过这一比喻,一个女人封闭、沉闷、没有生气的内心世界很巧妙展现在读者面前。
  三是重视课堂活动的设计。课眼是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巧妙结合。搞好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是课堂教学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关键,也是成功的语文教学的重要标准。课堂活动设计包含阅读设计、问题或课题的设计、实施过程的设计和课堂评价的设计等内容。在众多的设计中,问题或课题的设计又是至关重要的事情,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发言权交给学生”是语文教师必须坚持的原则。执教《祝福》时,可以设计几个小课题让学生分组研究:从书房看鲁四老爷的封建卫道士形象;以乐景写哀,一倍增其哀(浅析《祝福》中的景物描写);柳妈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吗;用数字说明祥林嫂的身价;阿毛的故事与祥林嫂的性格裂变;祥林嫂反抗精神的软弱性,等等。
  舒婷的《致橡树》是许多语文老师最钟情也最爱讲的课文。其间,最重要的问题只有一个:把橡树与凌霄花与痴情的鸟儿作为一组形象,再把橡树与木棉作为一组形象,分析出每组形象的特征,两相比较,就不难发现诗人的爱情理想和人格理想。
  
  曹茂海,语文教师,现居湖北大冶。本文编校:左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