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情感审美应成为诗词选修教学的基本定位
作者:蔡建明
感受起伏。诗词是抒情的艺术。每一首诗或词都有它情感的基调,但是,意象的丰富多彩形成了情感的仪态万方起伏跌宕,或回环往复,或步步推进,或由隐到显,或显隐交错,正是这种变化不断冲击读者的心灵,进而获得审美享受。
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可作贬谪诗看。词作借登临之际一抒郁结心头的悲愤情感,抒写收复故土的强烈愿望。全词由愁怨、悲凉到激愤,再由思念、忧惧、自伤到激愤,情感之美体现在回旋激扬之中。
起笔描绘“千里清秋”,气势阔达;次句推进一步,江山虽美但却“献愁供恨”;“落日楼头”三句景中含情,隐喻国势衰颓,思念远在北方的故乡,苍凉孤寂;“把吴钩看了”三句借助动作直抒胸臆,思潮澎湃激愤满怀。三个层次由景而情,移情于物,由客观而主观,感情也由平淡而渐趋强烈,在推进中升华,至最后“无人会”得一尽情抒发。
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则是直接言志。三个典故,一正一反一含蓄。由个人有家难归的乡思推想到他人,借否定张翰、许汜的贪图安逸表达国事飘摇北伐无期的忧惧,“树犹如此”,激愤之情发展到最高潮。最后自然收束,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与上片“无人会”义近而相呼应。
破解隐喻。诗词总是会打上时代的烙印,诗人的人生遭际总是包含在作品中。尤其是诗人的身世对作品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遭安禄山劫持后幽居辋川别墅,王维才借“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空寂表达对世事的淡漠;受牛李党争影响而坎坷艰辛,李商隐才借“沧海月明珠有泪”的凄美抒写忧郁哀愁的情怀。由于诗词的物象往往是一种喻体,甚至人物也具有喻体的功能,“时代烙印”与“人生遭际”隐含在这些喻体当中,因此,升华喻体寓含的情感之美要引入诗人特定时期的人生遭际进行破解。
仍以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为例。一般认为词表现的是闺怨,也完全可以理解为闺怨,因为词的显性形象是一个独居庭院满怀愁怨的女子。但如果我们知人论诗,就可以将女子心灵解放的呼喊转化为诗人建功立业的渴望,情感美体验的深度将会得到拓展。欧阳修是一个志存高远、心忧天下的人,入京作官,本可以一展抱负,却由于和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贬出京当了一个小官,壮志难酬,只能“泪眼问花”,因此,诗人排遣的是惆怅和伤痛,实际表达的是“兼济天下”的渴望。
事实上,古代文人的诗词创作始终存在着“闺怨情结”,因为他们与那些怨郁的女子具有同样的遭遇,同样的情怀。知人论诗能帮助我们准确而深入地领会情感美的内蕴。
“发现”与“转化”会使我们找到情感审美的定位,但是这还不够,在我们与文本对话的审美过程中,还要注重学生审美心境的“培植”,培育比较持久的审美情绪。因为美“只存在于鉴赏者的心里,不同的心会看到不同的美”(休谟),因为“夫载哀者闻歌声而泣,载乐者见哭者而笑。哀可乐者,笑可哀者:载使然也。”(《淮南子·齐俗训》)。
培植的方式多种多样,每个教者都有自己的个性化的做法,因而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但一般来说,可以借助语言的优美,在听吟或自吟中产生特定的审美心境;可以借助形象的辅助手段,物化诗境诗情,在反复刺激中强化审美心境;尤其要借助诗象审美的重旨效应,在联想想象中顿悟诗象的“韵外之致”,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思考。
蔡建明,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南京。本文编校:左晓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