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唐宋诗中的物候》教学设计与课后思考

作者:林晓红




  一、教学设计
  [研究问题]科技作品阅读教学如何既体现文体特征又上出语文味?
  [问题提出]初中阶段的科技作品大多数都是文艺性的说明文,兼有科学与文学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在我们生活中,阅读科技小品和科普作品显得越来越必要,越来越重要。但是,当前的说明文教学常常容易走两个极端,不是上成科学课,就是上成文学课。前者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后者忽略了科技作品自身的特点:似乎都不妥当。那么如何在科技作品阅读教学中处理好科学与文学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实施策略]
  1.重在引导学生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2.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对科学信息的获取、筛选、整合与运用的能力。
  3.根据文章特点,充分利用好作品中部分文学色彩浓厚的资源,关注作品的语言特色。
  [教学目标]
  1.掌握物候的相关知识,领会课文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2.了解唐宋诗中反映出的物候特点及规律,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筛选、整合的能力。
  3.从另一个角度认识唐宋诗歌的价值,体会换一个角度读古诗的趣味,积累一些古诗。
  [教学安排]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物候知识的资料。
  2.布置学生积累有关物候描写的唐宋诗词。
  [教学步骤]
  一、联系第一课时导入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唐宋诗中的物候》。
  (课件出示春夏秋冬四幅画面,每幅图上各出现一首唐诗:《春晓》《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山行》《江雪》)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些诗句大家熟悉吗?它们跟我们上节课的学习有什么联系呢?(都是唐宋诗,都反映了物候现象)大自然的四季景色本已美不胜收,再经唐宋诗人的深情吟咏,就更令人沉醉了。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会发现诗人们在给了我们一种心境的寄托和心情的沉醉的同时,于无意间让作为有心人的物候学家竺可桢从中发掘出了新的价值,那就是——利用唐宋诗歌来研究和解说物候。
  现在让我们来一齐重温一遍这些耳熟能详的诗句,感受其中反映的物候,体会一下换一个角度读古诗的趣味。
  
  二、理解主要信息
  1.上节课我们把这篇比较长,又有不少生字词的课文好好读了一下,整体感知了课文的内容,重点研读了首尾两段,不知道大家对这篇课文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否了解清楚了呢,那就是什么是物候?(课文中有没有现成的句子解释了物候?)
  (物候就是谈一年中月、露、风、云、花、鸟推移变迁的过程。)
  2.这句话非常简单,有没有同学在预习时查找到了对物候比较详尽的解释?
  (指动植物或非生物受气候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周期性变化现象。例如植物的萌芽、开花、结果;候鸟的迁徙,某些动物的冬眠;非生物如初霜、初雪、结冰、解冻等。)
  3.能否从中筛选出几个关键词?
  4.举几个属于物候的例子。
  我先来举个例子,我们校园里常见的梧桐树,在春天萌生新叶,夏天枝繁叶茂,秋天枯叶飘零,冬天枝桠光秃。
  
  三、了解唐宋诗中反映出的物候特点及规律。
  1.看来同学们已经对“物候”这个概念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那么现在让我们来具体看看作者是怎样通过唐宋诗句来说明物候规律的。
  2.请同学们划出文中的唐宋诗句,概括出它们分别说明了哪些物候特点及规律。(强调获取、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是阅读说明文必须掌握的能力)
  3.学生思考交流(强调先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与同学交流)
  4.说说读读。(学生不能直接找出来的,就先读一读相应段落)
  
  四、了解诗人与作者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1.作者把唐宋诗句作为研究对象,让我们了解了这么多物候知识和规律,那么,作为文学家的唐宋诗人为什么能在诗歌中再现物候现象呢?(我们应该到哪一段去找答案?第2段)(齐读第2段)
  “诗人热爱大自然,善于领会鸟语花香的暗示。”也就是善于观察、思考。可见,诗人对待自然虽然用的是文学的眼光,但也具有科学的精神和态度,他们的诗歌创作是来源于生活的,而非闭门造车。
  2.我粗略的数了一下,仅课文3—7段中引用的诗句有十多首呢!作者是不是把它们随便的往文章中一堆就完事了呢?这些诗句的排列有没有清晰的条理呢?我们来看看这几段之间有没有内在的逻辑性?
  3—5段是对植物性物候的关注;6—7段是对动物性物候主要是候鸟的关注。
  可见,文章虽然充满了浓厚的文学色彩,但是作者却不改他作为科学家一贯严谨的态度,思路非常缜密。
  
  五、拓展练习
  1.从这篇课文中我们了解到了从唐宋诗句中能发现物候现象,总结物候规律,现在也让我们来尝试一下运用这种方法。
  请大家从第一单元诗词诵读的两首诗中找一找物候现象和规律。(先指名背或齐背)(见机点拨诗歌的朗诵)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请从平时积累的古诗词中找些包含有物候现象或物候规律的诗句举例。(强化课外积累的习惯)
  
  六、思考作结
  作为物候学家的竺可桢从唐宋诗歌中选出一些诗句来介绍物候知识,这样一种选择角度和思维方式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提示:身为科学家却能从文学作品中发掘资源,进行科学研究和科普宣传。)
  (作者在诗歌中寻找物候知识,这本身就是一种思维上的创造。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懂得学科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的,我常常叹服于老一代知识分子的文化修养,不消说鲁迅、冰心、巴金、朱自清等文学大师们的专业造诣,即便是搞理科的科学大师们,其文学根底之深厚也令人惊叹。作为物候学家的竺可桢先生在本文中引用的唐宋诗词达12首之多,另外还引了其他古文献,如果没有足够的国文底子,竺老又如何将科学和文学联姻?大师中这样的人物比比皆是。因为他们深知“语文天生重要”,这可是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的原话,大师们都明白,他们的学术之果都是深深得到了丰厚的母语营养滋润的。因此,不论你们今后是学理还是从文,现在都不能忽视了语文学习。)
  二、课后思考
  反观以往的说明文阅读教学,发现课堂上常常是围绕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几点不断重复,几乎篇篇如此,难免效率低下。这种教学方式只注重了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能力这一维,只抓了说明文的共性,却忽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过程与方法这两个维度,也忽视了每篇说明文独有的个性。课程改革后,又走了一个极端,常常见到完全抛弃说明文的文体知识,甚至读过一遍后,就把课文抛到一边,通过旁征博引,大量补充文字的、图片的、视频的资料,把科学知识讲得又深又透,让人误以为走进了科学课堂的说明文阅读课。又或者整堂课只抓住语言上的生动、活泼等特色用上散文、诗歌阅读课的方法反复的朗读、品味佳词妙句,一堂课下来,学生对课文要说明的内容所知甚少。因此,我在设计这节课时的想法就是,在兼顾三维目标的同时,既要把握说明文的特征,又要突出文章选取诗歌作为研究角度的特色,在紧扣文本的基础上又能稍做迁移。
  具体说来,想通过分析“唐宋诗人为什么能在诗歌中再现物候现象”和了解说明顺序以及思考“用唐宋诗句介绍物候知识的选择角度和思维方式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来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即“引导学生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通过“了解物候的概念”,“划出文中唐宋诗句”,“归纳物候特点及规律”,“从平时积累的古诗词中找出物候现象或物候规律”等环节来落实知识与能力的目标,即“培养学生对科学信息的获取、筛选、整合与运用的能力”,在整个过程中渗透方法的指导,让唐宋诗歌从头到尾贯穿课堂的始终,让多种形式的读为理解内容服务。
  整堂课上下来,自我感觉是较好地落实了教学目标,实现了研究策略。首先是这篇文章本身具有独特的人文价值,作为科技说明文又具有极强的工具性。其次是我在授课过程中始终注重了情感、态度、情趣和价值取向。从导入到拓展,科学性与人文性结合得非常自然。从头到尾吟诵诗歌的同时,又在品评、品味诗中的科学元素、科学观点。由于教学目标既符合文本自身的特点,又符合学生目前年龄段知识发展、能力建构可以达到的水平,同时要求准确、明晰,操作性强,所以从课堂上真切地看到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学生外在的说、读、讨论等活动十分充分,达二十多人次。内在的思想、感情也调动起来了。学生们都在思考问题,从他们的发言中充分表现了出来。这堂课除了让学生了解了一些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还让学生学会了换一种眼光,多一种角度的阅读,帮助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积淀,应该说实现了较高的课堂实效性。
  林晓红,语文教师,现居湖北武汉。本文编校:石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