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高考议论文材料使用现状浅析
作者:刘雪红
2006、2007两年我参加了山东语文高考作文批阅,从文体上看有95%的学生写了议论文。从立意上看,近几年作文审题难度降低,特别是2007年的“时间不会让记忆风化”,学生一般不会跑题;从结构上看,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或者总分式,学生写得比较有条理。这两个方面拉不开多大的差距,而拉开差距的是材料的储备、选择和使用。纵观历年高考作文,学生在材料的使用上有以下特征:无米下锅东拼西凑,有米成堆胡烧乱炖。
“无米下锅东拼西凑”,细分又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
一、空洞无物,无病呻吟。开头有观点,结尾也能回扣观点,可惜“猪肚”空空荡荡,只是一个空皮囊。或者就题目中的原材料原地打转,或者翻来覆去地干嚎,没有事实论据更没有理论论据,有骨没肉,瘦骨嶙峋,有气无力,半死不活,能够凑够800字,真不容易!有的甚至把前面的现代文阅读中的文章照抄下来,好歹有个例子,但文不对题,猪肚子里装一堆“宝玉”不但长不了肉,还会要了猪的命,这样的文章还不如干嚎的得分高。
二、思路狭窄,材料陈旧。每年批高考卷的时候,出镜率最高的总是那几个名人,司马迁、屈原、陶渊明、苏轼、鲁迅、牛顿、爱因斯坦、居里夫人。不管哪个题目,哪个观点,都是他们几个撑门面,有学生说:“我这一辈子就靠他们了,从高一到高三,我的作文里就不能没有他们。”他们不仅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还得为中国的考生当牛做马,真是可怜啊!
以上两种情况中都是因为储备不足造成的,我姑且把两种情况都看成“无米下锅”。
解决这个问题最好长期做准备,我认为可以引导学生分门别类地积累材料,最好从高一开始,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活页笔记本,每页记一个人或事或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句名言,一学期一总结,按照以下顺序排列:1.中国古代名人(远古、先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近代);2.中国当代名人(按领域分:政治、科学、文艺、体育、军事等);3.外国名人(按国家的顺序排列);4.文学影视中的名人;5.身边触动我的人;6.自然现象;7.社会热点。
最好有一个固定的顺序,这便于写作时回忆查找,也便于打开思路,即使积累本上没有可以使用的材料,也可以从这几个大的角度进行再搜索,不至于老盯着历史上那几个名人。如果高一没开始积累,高三也可以用这个办法,集中一周的时间回忆查找或者和同学合作,手中有一本这样的材料,还怕写作文吗?如果考场看到题目发慌,可以深吸一口气,静下心来,按照上面的顺序慢慢回忆积累的名字,总能找到适合的材料。
有了材料就一定能写出好文章吗?不一定。有砖不一定成楼,有丝不一定成锦,有米不一定成炊。从历年得分不高的高考作文中,我们不难看出有的学生储备并不少,但使用材料时出现了很多问题,我称之为“有米成堆胡烧乱炖”。
一、思想肤浅,材料低俗。2007年我看到一篇文章《时间不会让记忆风化》,里面写到的事例有:第一次吃肯德基的过瘾,第一次玩网络游戏的刺激,第一次看到杨钰莹的惊艳,第一次穿上“耐克”的得意。这不能说没有材料,这些材料不能说不扣题,但看了之后让人更加难过,这些学生不是愚蠢而是低俗,不是瘦弱而是没灵魂,瘦弱可以补充营养,而没灵魂则需要动大手术、长时间治疗了。
二、卖弄记忆,材料堆砌。有一篇文章《走与停》,材料丰富得让人佩服又眼花缭乱,有张良、范蠡、邓亚萍、伏明霞的急流勇退,韩信、鳌拜的功高盖主,毛主席吟诗作赋,爱因斯坦喜爱音乐,鲁迅弃医从文,汉初的休养生息,文化大革命的一味狂热,有海水的动与静,有四季的轮回、动物的休眠、下跳棋的以退为进等等。没有分类,没有分析,只是像开杂货铺一样一股脑地摆出来,然后得意洋洋地睥睨天下:厉害吧!?把所有的药箱都打开,把所有的好药都拿出来,照样治不了病,重要的是用哪种药,怎么用。材料不需多,四五个足矣,关键是如何挑选、如何分析、如何证明观点。
三、叙述太详,文体不明。有一篇文章《问》,文章一共920字,开头一段56字用华丽的排比谈“问”的作用,结尾又用一句反问强调“问”的重要,而中间850左右的字记叙了两个故事,一个是孔子和两小儿辩日,一个是唐太宗问魏征如何治国,叙述详细,语言动作描写生动,但没有任何分析议论的话,给人的感觉既不像议论文也不像记叙文。其实议论文的核心是“议”,而不是“叙”,“叙”是为“议”服务的,叙述应简洁、概括、有针对性,议论文中的“叙”最好不超过200字。
四、不加挑选,角度单一。有不少学生不注意材料的角度,实际上就是分析时没有分论点,没有层次。议论文考查的是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而选材的角度单一就是没有深度、广度的表现。选材可以考虑古今中外、自然社会、正面反面等不同的角度。比如一篇文章《学会说“不”》,中心论点是“做人就要对不公平说‘不’!”,举了三个例子:海伦凯勒对沉默的世界说“不”,贝多芬对耳聋说“不”,张海迪对高位截瘫说“不”。这三个例子都是从对身体的残缺说“不”这个角度来论证论点的,角度单一,对论证中心论点没有足够的力度,也没有表现出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有学生举了这样三个例子:海伦凯勒对沉默的世界说“不”,哥白尼对地心说说“不”,方孝孺对朱棣说“不”。从做人应该敢于反抗不公平的命运、敢于反抗理论权威、敢于反抗强权三个角度论证中心论点“做人就要对不公平说‘不’!”覆盖面广,体现了思维的广度。
五、不做分析,油水分离。有不少学生的议论文的结构是:观点+材料+结论。第一段是论点,接着咣咣咣三个材料往那一摆,最后两句话结尾,材料是材料,观点是观点。材料为什么能证明观点?没有任何分析,观点和材料就像油和水,没有融在一起。不会分析是学生的通病,分析有很多种,有推理分析、假设分析、因果分析、条件分析、对比分析等等,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应该逐一教给学生。这不仅对他们的写作有用,也有助于提高他们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学会说“不”》中的一段:“秦始皇平四海,扫六合,一统天下,销毁兵器,焚书坑儒,用白骨垒长城,视人命如草芥,他像一个巨兽捏住了老百姓的喉咙,人民哭着忍着,忍着哭着,没有人敢站出来反抗;但是在一个狼狈不堪的戍边的队伍里站出来两个年轻人——陈胜、吴广,他们对着压抑的天空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的,他们对不公平的命运说‘不’,他们虽然没有建立自己的国家,但他们就像一粒火种点燃了人民的激情,才有了刘邦、项羽的奋起,才有了大汉王朝的来临,才有了百姓的休养生息。如果没有陈胜吴广的说‘不’,中国的历史会走向何方?”这一段运用了条件分析和假设分析,把材料和观点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让人感到论证是深入的,说理是透彻的。
六、打擦边球,不够典型。有很多学生对材料没有理解透彻,所选用的例子并不能论证观点;也有学生找不到更合适的材料,拿一个差不多的材料凑数,而造成材料和观点不能统一。比如,《平凡孕育着伟大》一文中有这么一段:“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沙成塔,真金生焉。平凡的土平凡的水平凡的沙都孕育着伟大。”这一段看起来很有道理,但不值得推敲,因为所用的例子说的都是“积累”的重要,侧重点并不在“平凡孕育着伟大”。
以上六点说的是材料使用中的问题,那么材料使用要做到哪几点才算成功呢?我认为以下几点是一定要做到的:一、材料典型,也就是要贴合论点,证明论点;二、材料叙述要简洁,每个材料最好不超过200字;三、材料要分开角度,从不同的方面证明观点;四、要对材料做恰当的分析,把观点材料融为一体;五、材料要准确,不能出现常识性的错误。
那么,让我们没“米”的找“米”,有“米”的做个“巧妇”吧。
刘雪红,语文教师,现居山东济南。本文编校: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