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关于生成性教学的反思
作者:董建光
教学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故乡》,教学用书建议教师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个性。因此对课文主题的理解,要鼓励学生深入探讨,得出自己的见解。上本课时,我从历史、社会演变等方面分析了鲁迅写作《故乡》时的背景,以此显示人物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的性格,并试图通过人物性格的“变”与社会环境的联系来体现人物性格发展的外在和内在的原因,最终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在分析杨二嫂这一形象时,我提出这样一个供学生讨论的问题:“杨二嫂这一人物,同学们对她了解多少?”我认为这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太难的问题。文章开头,作者就介绍了故乡的破败与二十年前相比差距是那么大,儿时对故乡的美好回忆全因眼前的一切而面目全非。历史的车轮一直往前移,而故乡却变得毫无生气,故乡的人也变得冷漠、麻木、市侩和猥琐。因此,我预设这一问题的意图就是让学生感受到大环境的颓废直接导致小环境(故乡)的破败,以致故乡一个个人物的生命和活力怎样被扼杀的主题。我认为预设此问题把学生逐渐带入正题应是顺理成章的事。于是,同学们也开始思考讨论起来。
突然,一个学生举手示意有话说,我随即请他发表见解,只见他不慌不忙:
“我觉得作者的简单几笔外貌和语言描写,让我看到了一个自私、刻薄、势利的小市民杨二嫂形象。”
嗯,我有点得意,学生开始往我所预设的内容方面靠拢。这位同学接着说:
“老师,杨二嫂由二十年前的年轻美丽变成现在的贪婪、爱搬弄是非是当时社会环境造成的吧?”
我微笑着看着他,鼓励他可以更深地挖掘出一些东西来。
“我所在的村子里,也有几位像杨二嫂性格的人物,她们的存在是否也是我们社会环境造成的呢?”
谁知这位学生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这让我始料不及。显然该生的言外之意是不管哪个年代都有不同个性的人存在,到底应该怎么评价这些人所处的环境。这个问题显然与我的教学预设南辕北辙。问题出来了,我不能将它束之高阁。我即刻把该同学的疑问“转给”学生:“这位同学的问题很有新意。同学们也说说自己的看法。”同学们马上抛开我原先的问题,转向讨论刚才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
生1:“是杨二嫂穷怕了,才会有她今天这种性格。”
生2:“闰土也很穷,为什么他不会形成这样的性格?”
生3:“闰土与‘我’很熟。”
生4:“杨二嫂与‘我’也不陌生呀,小时候还抱过‘我’哩。”
生5:“这就是男女有别嘛,女的都小家子气。”(全班哄堂大笑)
课堂状况与我教学设想越走越远。
我马上制止:“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当今社会的一些极端性格是否与他们的环境有关系?”
生6:“离异家庭的子女都比较内向,沉默不语,他们有自卑心理。”
生7:“不见得,离异家庭子女也有的走上了犯罪道路,因为他们无人看管、教育。”
生8:“我看过《双龙会》,一对双胞胎自小分开,在不同家庭环境下生活,长大后造就他俩完全不同的性格。”
虽然学生的思路在最后有点回到课标中来,不过这堂由分析鲁迅笔下的《故乡》人物扯到成龙主演的《双龙会》的课,让我想了很多。
学生作为个体积极参与了文本情感的体验而且气氛热烈,这是好事。但本堂课不无令人遗憾的地方。原本想通过某一教学环节的预设,让学生感受,时代背景让杨二嫂不得不这样辛苦的生活,而这种辛苦压碎了她的道德良心,使她变得没有信仰,没有操守,没有真挚的感情,不讲道德,自私狭隘。但学生自由畅谈之后留在学生心中的却是新旧社会相提并论。整堂课与我预设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通过对《故乡》这一课的教学,我对生成性教学有一些切身感受:
一、生成性教学不是自由教学
生成性教学极力反对把学生的思考限定在自己的预设范围之内,不敢让学生有所突破。这是对学生思考主动权的扼杀。教师要把思考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但这是否就意味着教师可以不写教案备课了呢?上课是否自由到学生可以随心所欲,有什么说什么的程度呢?在《故乡》教学中,我发现自己过于突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了,过于注重教学现实,苛求出现生成场面。当学生质疑现代杨二嫂式人物是否也是当今社会造成时,我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并未意识到该将这生成内容有效的纳入到教学目标中去,因而导致生成引导步入误区。课堂的活力来自学生动态的发展,教师本应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中这种“动态生成”的因素,使之成为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催化剂。但如果认为课堂的“活力”就是追求唇枪舌战的辩论场面,而教师仅是坐山观虎斗式的旁观或轻描淡写的点拨的话,那我们的语文教学也未免太随意、太自由了,这只会把我们的学生带入到一个死胡同里去。
二、生成性教学不是学生主宰课堂
作为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生成性教学解放了教师,解放了学生,解放了教材。但也应指出,生成性教学不是让学生有什么说什么,想到哪儿说到哪儿,不是随心所欲。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但绝不是学生主宰课堂。因为语文课堂教学出现的某些看似热闹、活跃的课堂气氛,其实缺失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故乡》一课教学中,学生虽然充分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自主、探究精神也已体现,但由于太“放任”了学生的课堂活动,学生的发言越说越勇,哪怕说的不着边际,也认为自己已在课堂上好好地表现了一番,以致缺失了对该文主题的真正把握。我认为生成性教学是在课堂动态中生成预设的教学目标,这种在课堂中的运动变化状态是由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老师学生与教学资源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中构成的,我觉得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指导语文教学,关键的问题是要“树立课堂教学应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过程的新观念”,并且要在营造优质“动态”上下功夫。“动态”不优化,无论是新的教学状态,还是新知识、新智慧、新激情都无法“生成”。因此语文课堂生成性教学绝不是由学生这一群体“自由放纵”主宰课堂始终的。
三、生成性教学不是否定预设
预设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对教学内容的设计、安排,它是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预设,才知课堂教学的目标;有了预设,才知课堂教学活动展开的顺序;有了预设,才知教师是否完成了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也只有预设教师才会深入地解读文本,而教师解读文本时体验、感悟的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预设和生成的质量。因此,预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正是有了预设,我才深深懂得教学《故乡》一课时,留有诸多遗憾,让我懂得教学《故乡》一课时,对教学目的、任务和过程要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和效率性。只有教师在预设过程中尽可能的对文本、学生动态形成进行多种考虑,才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让学生在一定的氛围中出新思想,新创意,新观念,新问题。因此,教师应把“精心预设”看作是课程实施的一个起点,用心捕捉教学中的“即时生成”,如果没有预设,即使课堂出现了活跃热烈精彩的场面,学生也终究是一只没有翱翔功能的公鸡,永远无法展翅高飞于蓝天。
叶澜教授指出,教师只要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成长,顾及了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就能发现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的特征。我想这一“顾及”正好解释了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为什么要预设,应如何预设。正是有了预设,生成性特征才能更好的体现。
董建光,语文教师,现居浙江泰顺。本文编校:秦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