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关于语文作业设计的思考
作者:王绍平
作业是学生预习、听课和练习、系统小结等学习过程的中间环节,是巩固所学知识和保持学习进步的关键一步。我们必须反思作业观,认真研究学生的作业规律,优化作业训练,本着“尊重每一个人的不同的成长”的目标,适应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和特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反馈调控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传统的作业设计的不足
纵观教师平时布置的作业,机械简单的题目多,设计的随意性大。学生成了作业的傀儡,在行为和思维方式上大多服从教师的指挥,缺乏个性和创造力。内容大多是机械抄记、重复套用,既没有什么思维训练价值,也谈不上什么创新、人文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试训练色彩浓厚。这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作业的布置缺乏自主性,作业都是由课本或者老师提出的,学生面对作业没有任何的选择性,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学生在“提出问题的能力”方面无所作为。
作业布置的单一性,只是认为和高考题挂钩的题才叫作业,忘记了那些真正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真正能够训练学生能力的灵活的题目。事实上,在教学中教师随处引导学生设置问题,迫使学生为寻求答案而时时处于积极的思索之中,这也是无形的“作业”。但传统作业几乎都局限于书面答题,没有其他形式。
老师对于作业的评价方面,评语刻板教条化。从作业本检查的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的作业评价,只是一些简单的等次,诸如“优”、“良”、“中”“差”之类。有些作业虽然写了评语,但多数评语没有感染力,缺乏人情味。学生对这样的作业评价司空见惯,久而久之,也就麻木不仁了。作业评价严重地忽视了对学生发展的教育激励功能,很难想象在学生毫无反省意识的基础上,学生能够独立面对社会,形成社会责任感。
二、教师对作业的指导作用
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是制约作业有效性的重要条件。学生对于所布置作业的准备是否充分、教师对于作业的指导是否明确,都影响着学生的参与度和成功率。为了充分地组织、管理和提高作业活动的效果,教师对作业的指导应考虑以下一些因素。
1.学生进行作业的准备。
学生作业的准备包括物质准备(如必要的作业用品,良好的作业环境)和精神准备(如具备相关的知识、技能、态度)。如果学生对布置的作业准备充分,他们便能顺利地完成,不会出现挫折情绪。当学生对作业有明确、清楚的理解时,他们通常能够运用相关的知识、技能,成功地完成作业,而高成功率又激励他们在将来付出更大的努力。为了帮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应详尽地解释题意和示范作业要求,检查学生是否理解例题,然后再让学生进行练习。
2.完成作业的标准。
向学生提出作业应达到的标准,是对学生作业的数量和质量进行控制的有效手段。当学生理解了完成作业所要求的标准时,他们的专注程度将会大大提高,专心致志于达到规定的标准。如果缺乏必要的标准和要求,学生的作业将处于自流状态,学生会表现出懈怠和潦草应付行为,作业的效果自然也就降低了。
3.作业进展的监控和指导。
对学生作业的进行过程作必要的监控和指导,是提高作业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并能定期检查学生作业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适当的矫正和指导。在课堂作业期间,教师还应经常在教室内走动巡视,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开展个别辅导。一些研究表明,师生之间进行交流所用的时间与学生的学习成绩进步呈明显的正相关。显而易见,如果学生在各自座位上从事作业活动而无监督,往往难以产生高的参与度与成功率。与此相反,如果教师对学生从事作业的进展情况进行经常的监控,在必要时给作业提供进一步的指导,如帮助学生明确作业问题的性质,提示作业解答的思路、策略和方法,那么学生完成作业的效果就会得到很大的增进。
4.了解学生作业的独立性。
作业独立性是指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程度。认知心理学研究发现,学生的认知方式有两种基本的类型:场独立性和场依赖性。场独立性的学生更喜欢独立思考问题,严谨仔细,不易受暗示;而场依赖性的学生更喜欢用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容易受环境的暗示,希望得到教师的提示。所以,教师要注意了解学生的独立程度,确定班级中哪些学生可以独立地完成作业任务,哪些学生需要详细的指导。这样,教师就可以按照每个学生的需要提供适当的帮助,使班上的每一个学生在作业活动中都有所收益。
5.合作学习的安排。
合作学习指学生在从事作业活动过程中的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在通常情况下,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作业的完成率和成功率也可望达到最大限度。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主要途径是对学生进行编组:一是按学生的不同能力混合编组,即将能力差的学生和能力较强的学生编在一组,使差生在必要时得到一些帮助;二是按学生的交往关系编组,即把相互视为朋友的学生编入同一小组,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可以促进作业中的交流与合作。教师应根据作业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分组,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监督,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三、作业要体现出新课标要求下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1.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提高认识,增强素质,促进教师形成与创新教育相一致的思想业务水平。
教师是创造性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创造性思维教学是需要教师首先进行创造的,教师的创造性是形成发展学生创造性的必要条件。因此,语文作业要实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标,语文教师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树立学习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形成与创新教育相一致的知识结构。二是树立创新意识,敢于展示自己的才华,对课文分析中有独到的见解敢发表,教学方法上敢于独辟蹊径,用自身的创新行为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三是树立整体意识,重视在教学各个环节上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把创新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课内课外“两手硬”,讲解和训练一视同仁。现在,有的教师片面理解学生“减负”,盲目减少学生作业,这种认识和做法是错误的。现在要减负的是以“记住”为目标,反复抄写背诵为手段的“初级层次”作业量,相反,对那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高层次”作业不仅不能减少,反而要强化。四是过程意识,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要坚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为创新而创新。对学生的作业,一方面要加强“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训练;另一方面,要加强具有创造性思维特征的作业训练,把典型练习、变式练习和创造性练习结合起来,努力促进学生“双基”积极迁移,使他们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发展他们的语文交际能力和创造力。
(2)立足学生,着眼创新,精心设计富有创造性思维特征的作业题。
语文作业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关键要靠既切合学生接受能力实际,又具有激发创造性思维因素的作业题来实现;没有这个载体,决心再大,目标也要落空。因此,教师除让学生做一些夯实“双基”的作业外,要重在设计具有创造性思维特征的作业上下功夫。
2.强化自主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完成创造性思维作业中的积极性。
学生是教学过程自始至终的参与者,是教学效果的落实者,语文作业要落实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标,只有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才能取得成效。因此,必须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完成创造性思维作业中的积极性。
(1)肯定学生的创造潜能。创造能力是人的一种普遍的心理能力。对于正常的学生,创造能力不是有无的问题,只是程度上的差别。肯定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培养自己创造能力的信心。为此,一方面,教师要相信学生的潜能,相信学生经过循序渐进的训练是可以适应创造性思维作业的要求的。另一方面,教师应注意观察、分析每个学生的不同潜能水平,对其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如在布置具体作业时,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可提出不同的要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学习的成功感,从而提高其进一步学习兴趣。
(2)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因素以外的心理特点。是学生的意向活动形成的,包括兴趣、情感、意志、需要、动机五种因素。在包括作业在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从兴趣上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从情感上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从意志上坚定学生的创新勇气,从需要上培养学生的创新动力,从动力上提高学生创新的内驱力,运用趣味性、质疑性、想象性等各种作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知识、潜力,锻炼自己的思想品质。
(3)提倡学生独立思考。教师要主动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在课堂、在作业中“畅所欲言”,在学生中积极倡导“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家,不迷信老师”的思想。对学生中一些幼稚的看法抱谅解的态度,允许学生说“错”、做“错”,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思维逐步“深化”、“新化”。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语文作业的设置必须体现新课改的要求,尊重教学规律,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发挥老师的指导功能。那么语文作业的布置一定会为生机盎然的语文新课程再添一片新绿。
王绍平,语文教师,现居江苏江都。本文编校: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