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写实中的情感直觉造型

作者:石文虎




  朱自清先生在答《文艺知识》编者关于散文写作八问时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来信里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只在真实,似乎说不到意境上去。”
  “只在真实”,不仅可以作为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以解释《背影》的成功,而且揭示了记叙文写作的一条重要原则——写实。写实是一种写法,实际上更是一种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原则,一种严格的要求。它需要扎实的生活功底,真实的感情态度,需要打破惯常观念、思维定势。写真人真事不等于写实。写实,并非对真实的摹写,而是对真实的发现。常见一些写父爱、母爱的文章,都以真人真事为基础,描写不可谓不生动,细节不可谓不真实,但整体感觉却很一般。或许有人会说,这是抒情的浓度不及《背影》,但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朱自清在《背影》中所倾注的情感浓度远不及许多同类散文。又有人说,那是因为大师的文字功底好。此话有一定道理,但原因绝不仅止于文字。
  且看一篇获省级作文竞赛一等奖的习作《眼睛》。作者用写实的手法,差不多原汁原味地记录了从接到赴省竞赛的通知到登上汽车父亲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文章的结尾部分这样写道:
  “汽车终于开动了,透过车窗,我只看到爸爸正目送着我,深陷在眼眶中的通红的眼睛放射出的目光竟是那样的慈祥。我忽然感到有什么又滚到了手上。一滴,两滴……
  是泪!
  朱自清先生看到父亲的背影之后,感觉到了父爱的深沉。而我则从爸爸的眼睛里体察到了父爱的伟大。
  今天,我坐到了竞赛场上,却想到了爸爸,想到了他的眼睛——那深陷在眼眶中通红的能放射出那样慈祥的目光的我的爸爸的眼睛!”
  这里,作者由爸爸的眼睛联想到了朱自清笔下父亲的背影,很显然二者都蕴含着内在的感人力量。而这种内在意蕴的直觉化使内在意蕴获得了升华,它使我们感受到一种真实的,饱含着人世沧桑的,饱含着鼓舞后嗣的父辈精神的力量。当然,与《背影》相比,《眼睛》一文对爸爸眼睛的描写,还有点简单化,形式中的意味也呈现得较为直露,未能自觉地把情感凝聚为一种直觉造型。
  再看《背影》中朱自清以朴素的笔调描写父亲穿过铁道去买桔子给儿子路上吃的一幅图景: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把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单就“形象”看,这个穿着马褂的肥胖父亲笨拙地在站台爬上爬下的身影,恐怕是不具备什么美感的。但它却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情感的直觉造型,是对真实的伟大发现。父亲对儿子的情感,儿子对父亲的情感,都浓缩于这个造型之中,广大读者也能通过直觉感受,体味到这种在生活的艰难拮据之中显得那样深厚、真切的人间至情。于是,这个蹒跚、肥胖、吃力的背影,突然倾泄出大量的普通意蕴,使广大读者不得不从俯视、平视转化成仰视,从一般欣赏转化为震颤性体验。因此,这个背影便成了这篇散文的主要形式构件,成了这篇散文中的一个“有意味的形式”。
  在中学生作文中,我们也能发现这种“有意味的形式”。一篇题为《塑像上的小红伞》的获奖作文,其最出彩的亮点是结尾处的一幅图景,那是小女孩一定要把伞“让给叔叔(烈士塑像)”。
  “爸爸弯下腰抱起她,接着把她举过头顶。她的双唇紧抿着,一双明亮的眼睛眨也不眨,两只白皙的小手紧紧地攥着伞柄,她努力地把伞向上举着,向烈士塑像的头顶移动着。爸爸也尽力地踮起双脚。终于,那把小红伞牢牢地罩住了塑像的上身。
  小女孩仰起的小脸立刻笑成了一朵花儿。
  雨,牛毛般,细细地,无声地飘洒着,轻轻地亲吻着烈士塑像上的小红伞……”
  按照一般的写作观念,这只是一个情节的高潮,一个机智生动的结尾。其实事情远非如此简单。这个情感的直觉造型,父亲举着女孩、女孩举着小红伞的造型,由非理性的外层通达理性的内层,同时由荒诞通达崇高,由滑稽通达庄严,展现了超越具体限定的普通含义,突然成了一种鲜明的时代意识的承载体。一篇记叙文能围绕着这样的形式伸展开来,必然会放射出生命的熠熠光彩。诚如苏珊·朗格所指出的,这样的造型虽然平静无声,却“好像是那生命湍流中最为突出的浪峰”,集中地体现了“生命关系间的投影”。
  读过《背影》的人,即使遗忘了那些直接抒情的言词,也说不出所谓的许多“跌宕”笔致,但总会牢牢记住那个蹒跚、肥胖、吃力的背影。同样,我们或许会把这篇习作的情节、对话等都忘得干干净净,但绝不会忘记蒙蒙细雨中这把罩在烈士塑像上的小红伞。任何时候,无论走进哪一处烈士陵园,只要你看到那些眨着明亮眼睛的小朋友,就一定会想起这把小红伞的故事。甚至在大街上,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当你看到一把鲜艳的雨伞罩着一大一小两个依偎在一起的身影时,你也会不期然地想起这个“努力地把伞向上举着”的小女孩。与此相比,许多同类文章并不缺少真实的激情,但由于缺少这种直觉造型,结果情感流散不定,构不成交汇点,也就缺失了丰富的内涵和艺术的魅力。
  
  石文虎,语文教师,现居江苏泰州。本文编校:程晓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