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论本色阅读

作者:王 飞




  追求本真的阅读个性、阅读面目和阅读边界谓之“本色阅读”,追求这样的本色阅读不仅不会妨碍师生在阅读教学中放飞想象的翅膀,而且还会有助于师生的想象朝着富有成效的阅读境界翱翔。无论是对于改进教学过程,还是对于提升教学水平,本色阅读都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本色阅读的理论依据
  
  倡导本色阅读的理论依据之一是阅读教学不能失去文本固有的本色。毫无疑问,文本的本色是写人,是写活人性、写活人情和写活人心。尊重文本的本色意味着阅读必须朝着文本彰显的精神深处漫溯,发现文本深处潜伏的人性光芒,发掘文本深处潜在的复杂情感,叩问文本深处潜藏的心灵之音,以期形成读者和作者之间的思想感情共鸣。
  达成读者和作者之间的思想感情的共鸣意味着本色阅读在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必须贯彻“目中有人”与“心中有己”。“目中有人”的本色阅读面对的文本不再是抽象观念的合乎逻辑地枯燥言说,而是洋溢出灵动飘逸的奇思妙想,看似闲情却有意,文本展示着作者的人格气质和精神境界。既然本色阅读关注“目中有人”,那么阅读教学断然不能忘却作者的人心和作品的文心。解读文本需要善待文本,这确如朱东润在《诗心论发凡》中所言:“知诗三百五篇之诗心,而后可与论中国之诗心,知中国之诗心,而后可与论中国文学。”①由此观之,“目中有人”的阅读教学发挥到极致状态之时,读者与作者真正形成相知相遇,呼与作者同呼,悲与作者同悲,虑与作者同虑,遇作者颠沛流离之苦愿与之携手共迎苦难,遇作者意气风发之乐禁不住萌生无限惬意与之共享欢愉,读者坚持如此本色阅读必然会遭遇这样的阅读感觉。
  “心中有己”的本色阅读当然不会忽略读者自己的精神向往与追求,解读文本、理解作者不过是读者“借他人之酒杯,浇胸中之块垒”的精神选择。“心中有己”的本色阅读绝不是从对文本的精妙绝伦的赞叹中感受到无法望其项背,而是用冷静沉思的思想智慧发现文本诸多的缺憾和局限,而是萌发出诸多与文本相矛盾冲突的想法。此时此刻读者心中纷至沓来的是对文本表达的人性、人情和人心的商榷、探讨与修正之意。在“心中有己”的本色阅读过程中,文本不再是僵死不变的过去,而是参与读者的当下和指引读者的未来。本色阅读如果能真正做到“心中有己”,那么读者心中充塞其间的绝不仅仅是作者的精神困境,而且还为读者自己寻找到解决精神困境的方略。正是借助这样的本色阅读,师生才能在与阅读教学相伴的精神旅程中不断地成长与进步。
  倡导本色阅读的理论依据之二是阅读教学不能失去师生的思维本色。应当承认,在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师生的思维本色始终指向思维的变通性、流动性和创造性。无论是思维欲达到的目标,还是思维欲寻求的对象,无论是思维能够运行的过程,还是思维能够形成的结论,所有这些都必然呈现因时而异和因人而异的特征。简言之,师生的思维本色之特征就是变动不居。
  这种变动不居的确需要师生用开放的心态和沉稳的阅读姿态来认真应对。既往的那种“介绍作者背景、划分段落、归纳段意、总结中心思想和总结写作特色”的“五步教学法”已经过时,既久的“微言大义式”的肢解课文的阅读教学模式已经陈腐。合乎师生思维本色的阅读教学方式要求师生不带个人成见,也不存先入之见,而只能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不时从心灵深处闪烁出富有创意的洞见。合乎师生思维本色的阅读教学方式要求师生的思维顺序不再凝固僵化,要求师生的思维流程不再静止封闭,而是在师生思想深处不断萌生阅读新意和阅读智慧。
  正是由于本色阅读凭借着“目中有人”和“心中有己”的理论依据,本色阅读所呈现的阅读教学风格必然是别具一格和风光无限。本色阅读的思维过程拥有多样可能性,本色阅读的思维结论拥有丰富多变性,师生沉醉在这样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其乐融融、欲罢不能。
  
  二、本色阅读的实践操作
  
  “目中有人”和“心中有己”的本色阅读不会自动出现,读者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共鸣也不会自动形成,所以本色阅读必须为此创设氛围和制造条件。如何创设氛围和制造条件?本色阅读以刺激师生阅读欲望为契机,以激活师生阅读心性为先导,以激发师生阅读感悟为关键,以形成师生对文本的洞悉理解为手段,以盘活师生的对话、交流和沟通为旨归。说到底,本色阅读的实践操作离不开师生对文本意义建构的想象与设计。
  本色阅读的实践操作应当促使师生对文本意义建构的想象与设计更加合乎规范、合乎本真和合乎客观。这一切离不开对文本固有的文体特征、结构特征和语言特征的必要尊重。
  文体不同,师生建构文本意义的想象与设计必然不同。师生应当从文体的体裁特征中发现文本意义微妙之处和意义藏身之所,这样的本色阅读既有独特性,也有普适性。唯有如此,本色阅读才会具有启发性和指导性。本色阅读的实践操作应当努力建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不同文本的意义想象与设计的阅读方式,使阅读教学的意义建构个性十足、魅力四射,既沟通不同体裁之间表情达意的内在关系,又确立不同体裁之间表情达意的外在界限。究其实质,本色阅读意在形成文本解读的“文体学”意识。
  文本的结构不同,师生建构文本意义的想象与设计也必然不同。师生应当从体裁相同、题材相近的文本中洞察出文本因为结构布局的奇异而形成的深邃意义。同是揭示知识分子命运处境的小说,《孔乙己》和《范进中举》的笑声细节在结构上排列有别,正是因为这结构上的排列有别,师生能从《孔乙己》中读出民众的麻木凉薄、知识分子的悲惨凄凉和封建文化的酸腐透凉,师生能从中发现《孔乙己》的社会批判意义与《范进中举》显然有别。严格地说,本色阅读关注文本的结构、认识文本的结构和归纳文本的结构就是为了发现文本意义的呈现规律。
  文本的语言风格不同,师生建构文本意义的想象与设计也会必然不同。师生能从文本中散发出来的语言风格气息中捕捉或识别文本作者独到的意义和独创的意义产生方式。同是语言优美的散文名家,朱自清的《背影》和冰心的《笑》的语言风格迥然有别,同样写人情,朱自清用自己的语言风格构筑起《背影》意义的严肃、质朴和厚重,而冰心用自己的语言风格编织出《笑》意义的温柔、飘逸和空灵。什么语言风格就必然会形成什么意义指向,文本的作者在意义变化万千的背后一定操持着属己的语言风格,凭借如此语言风格才能够深深烙上作者思想感情、人格气质、精神境界的印迹。本色阅读的实践操作离不开师生对作者语言风格的认真把玩和细致琢磨,这样建构文本意义的想象与设计能经得起检验和证实。诚如加达默尔在《哲学解释学》所说的:“在语言中,而且只有在语言中,我们才能遇到我们在世界中从未‘遇到’的东西……”②
  
  三、本色阅读可能引发的误解
  
  不同的读者眼里会有千差万别的本色阅读的理解,本色阅读容易引发这样两种误解:第一是把本色阅读当作自由阅读,第二是把本色阅读视为特色阅读。这两种误解不仅发生在阅读教学的思想认识层面,而且还发生在阅读教学的实践操作层面。因此,澄清这两种误解有利于推广本色阅读。
  本色阅读不是自由阅读,二者的主要区别是有没有阅读方向和阅读方向是否明确。本色阅读注重本色,为什么读、读什么和读到什么程度都有所规划和有所设计,因为具有清晰的阅读方向,故而能够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自由阅读注重自由,不仅无目的,而且无方向,追求自由自在,渴望不受约束,看起来好像尊重了读者的主体性地位,实际上损害了读者的阅读个性和阅读潜能,语文课堂难以形成阅读理解的创造性。
  本色阅读也不是特色阅读,二者的主要区别是阅读方式有没有明确的特征。本色阅读不注重特征明确,反对阅读方式的模式化,主张深入文本的本色和深入师生思维的本色,至于具体的阅读方式则可能灵活多样。特色阅读意在构建特征明确的阅读方式,意在形成阅读方式的模式化,主张别具一格的阅读蓝图和课堂形态。特色阅读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可能探索出理想的阅读方式,也有可能形成僵化封闭的阅读方式。
  综上所述,本色阅读关注文本的本色、师生思维的本色,因而能够抵达阅读教学的本色。本色阅读正是通过对本色的不懈追求,让阅读教学的过程与结论丰富多样,让师生的精神境界放射出绚丽的光芒。
  
  参考文献:
  ①刘小枫主编·诗学解诂[C].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203。
  ②[德]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哲学解释学[M].夏镇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33。
  
  王飞,河南省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教师。本文编校:晓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