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从2008年高考作文看体

作者:顾忠明




  2008年高考作文,不仅注重了对考生作文综合素质的考查,更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多种理念。如全国1卷、陕西卷提供了包括汶川地震后政府反应、民众捐款、救援队等抗震救灾的有关素材,引导考生关注重大社会事件,挺立民族脊梁;天津卷、重庆卷、湖北卷、辽宁卷则将“生活在自然中”的考生的目光引向真实的的平凡生活,体验“人之常情”;湖南卷、福建卷、北京卷则让考生在具体而微的情境体验中,挖掘个性视角,感悟人生哲理;江苏卷、上海卷、浙江卷则引导考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或探寻自我幽微,或关注他人冷暖,或触摸城市文明,或感受乡村风情……
  综观2008年高考佳作,我们发现无论是“在城市人异样的眼光中,第一次明白了户口与暂住证区别”的外来务工子女(上海),还是单腿下跪捡拾楼梯上香蕉皮的“单翼天使”(江苏);无论是在“倒三角型现代文明”中对城市的触摸,还是在“举手投足之间”对亲情的顿悟(湖北);无论是“享受每一种滋味,感受每一种境界,并提纯生活之意义”的“人生三境”(福建),还是面对“沉沦的陷阱和惰性的挑衅”而“不要轻易说的‘不’”(广州)……都倾注了考生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人生感悟以及情感升华。
  一、注重生活体验,拓展写作之源
  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的“表达与交流”部分也指出,学生要“学会多角度的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在“实施建议”的“表达与交流”部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这都明确要求我们在紧张充实的学习之余多关注社会,观察生活,反思现实,于点点滴滴之中,丰富生活体验,积累写作感悟。这样我们写出的作文才能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例如今年高考上海一考生在考场中这样描写父亲:“我知道他们一定在外面等着。他们不像母亲们那样焦急地聚坐在一起,谈天谈地。他们一定就那么静静坐在角落旁,抽着根烟,不时看着这学校的大门,微微磕一下眼,考虑着自己的孩子是否一切顺利。他们不说话,只抽着那危害了他们一辈子的烟,粗糙的指间有着烟熏的痕迹,脸上刻着令人生疼的岁月印迹。他们,是父亲。”有人说父爱是黄酒,柔和而沉默。如果没有平日里对“讷于言而敏于行”的父亲的仔细观察,没有对浸透于血脉里的父爱的深切体验,哪里写得出这样辛酸感人的文字?再如江苏考生所描述的“单翼天使”下楼梯的细节:“只见她拄着拐杖艰难地走下楼。楼梯并不高。但对于她来说每一步都是一次挑战吧!她先将拐杖拄在下一级台阶上,再用腋下顶住拐杖,用力地将那条独腿挪到下一级台阶。我看到她的双手紧紧抓住拐杖,手上的青筋清楚可见。”细致入微的描写中体现了“单翼天使”的自尊与自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内蕴丰厚而又平平常常的生活长河,只要你善于睁开睿智的双眼,你一定会体验出那绚丽而多彩的浪花。
  二、注重素材体验,夯实写作之基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使高考作文出类拔萃,在平时的写作训练和备考中做好素材积累是十分必要的。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谈到文学创造时说:“思理之妙,神与物游”,正是客观事物与思想感情的碰撞、融合,才创作了文学。托尔斯泰在《感受·视点·结构》中说:“我在生活中到处寻找细节,如果把我的作品比作编织好的生活的网,那么细节就是网中结点。”……伟人的话语无不启示我们,只有通过平时广博的课外阅读和充分的素材积累,找准“网中结点”,才可能在紧张的高考写作中体味思理之妙,遨游神物之间。这在历届高考中都可得到验证。例如2001年江苏考生蒋昕捷所写的古白话文章《赤兔之死》,明白晓畅,文采飞扬,老到的语言功夫令阅卷老师赞叹不已,一致打出了满分。考后,记者问他写作有何秘诀,他笑着说,其实古人早就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最重要的是平时的积累,要博览群书,尤其是中外名著。从5岁的时候,他就迷上了听袁阔成的《三国演义》,一天要听七八场书。上小学后,他开始读古典名著,《水浒》《西游记》《红楼梦》,尤其是《三国演义》。他酷爱文中描写的那个猛将如云、谋士如雨的时代,读了至少三四十遍,很多章节都能熟读成诵。除了古典文学,他还喜欢读鲁迅的杂文、钱钟书的小说和一些名人传记。正是平日里对古白话的深厚积淀和博览群书,才使他在当年的高考中一举成名。再如今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一考生由四十二年前面对年逾六旬的老舍的申辩“我没有卖国,事情不是这样的”时红卫兵小将轻易说的“不,快交代,为什么把《骆驼祥子》的版权卖给美国?”,想到面对被关押在干校的巴金在爱妻萧珊患绝症濒死之时一遍遍地哀求时说的“不,你必须回干校去,你不是医生,留在家里有什么用!”,再想到现代社会里面对翁帆选择了杨振宁、万科老总王石为赈灾捐款数额不大之时、范美忠老师说出地震时自己先跑,未救学生时,多少人轻易地说“不”,并由此引发出深层次的思考:“可以说‘不’,但请不要轻易地说‘不’,请不要以正义为名,用伟岸崇高的道德绑架了平凡卑微的人性。”文中事例详实而典型,论证严谨而充分,语言潇洒而流畅,道理深刻而信服。试想考生如果考前没有对老舍、巴金以及现代社会的热点进行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思考,怎能写出这样气势汪洋、文思挥霍、道理深邃的文章。“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陆游)。同学们,让我们在“诗外”下足功夫吧,那么,在不久的考场上,你同样也可以文思泉涌,潇洒自如。
  三、注重情感体验,丰厚写作之蕴
  在考场上,有些考生为了博得高分,随意胡编乱造。文章矫揉造作,空洞虚假,缺少真情实感,这在历年的高考中屡见不鲜。最“经典”的要数1998年高考作文《战胜脆弱》,为了能博得阅卷老师的同情,当年的作文,竟然出现了一个30人的考场写出了20多篇让自己父母潇洒死一回的文章。看第一篇时,阅卷老师还很感动,但看多了,便大呼上当,痛惜天下竟有如此多狠心的考生。最绝的一位考生竟谎说自己考前惨遭车祸,双腿高位截肢,如此虚假令人叹为观止。因此高考语文评分标准中明确将内容真实、情感真挚作为评分的重要标准之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的“表达与交流”部分也明确要求学生“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在“实施建议”的“表达与交流”部分指出老师要“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文人造情”。这就要求我们在关注社会、品味生活的同时,更要注重体验人间真情,培养审美眼光,提升精神魅力。唯此,我们写出的文章才能真正以事感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例如今年江苏一考生这样动情的回忆奶奶:“有一次,我接过奶奶端过来的饭碗时突然像发现新大陆似的惊叫起来:‘奶奶你的手怎么这么硬啊?’奶奶笑呵呵道:‘这手硬好干活啊!’其实那不过是岁月留给您的老茧,而我却在那时也想要有一双和您一样粗糙的大手,好帮您干活。于是我不假思索地说:‘奶奶,等我手硬了我来帮您干活。’您愣在那,半晌没说话。”“您躺在床上,双手伸在半空中似乎在抓着什么。我把手伸过去,您才缓缓地拉着我的手。‘奶奶为什么不说话啊?’可这次,您没有回答我,只有那死死抓住我小手的大手在颤抖。不明白,为什么没人告诉我您已成植物人。”古人云:大象无形,大爱无声。也许被爱着的时候,没有感觉,可一旦失去你或许会悔恨一生。亦如阅卷老师的点评:“生活的短歌,再粗朴,也是醉人的,何况本文是一曲时时荡漾在你我心间的赤子之歌、祖母之歌!此文表现的是再寻常不过的人伦亲情,可谓奇中见常,常中见奇,足见作者面对生活时善于发现的眼力,以及刺蚌觅珠的功力。读罢俨然,心中长叹:我那奶奶呀……”
  四、注重个性体验,释放写作之魂
  每年的高考,我们都可以看到一批棱角鲜明的佳作。它们或蹊径独辟、见解独到,或事例新颖、思想深邃,或文思澎湃、挥洒自如,或寻幽探微、意蕴深厚,或形式另类、构思精巧……这些文章往往因充满个性的体验而获得阅卷老师的肯定甚至赞叹。高考,毕竟是选拔性的竞争。如果仅仅是随大流的泛泛之作,只能是自己淹没在平庸之中。因此,要想在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必须要有自己个性的东西。例如今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我于咖啡中看见》,作者独辟蹊径,将“咖啡”作为一个角度的同时,也把其作为一个背景。作者以思想家的形象在咖啡的缕缕清香中放飞思绪,品味人生,感悟厚重与崇高。作者在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解读终生在爱与死之间作茧自缚的天才伍尔芙、以及对你说“孩子,这是你的罪孽,亦是你的福祉”的史铁生的同时,又“像咖啡般”“细细碾碎”并“灼烧溶解”自己颗粒般的感觉,个性化地表达自己对有价值人生的看法:生活中的苦痛既让人失望又拯救我们的心灵,“我们必须尊严地活下去,就如同生命本身,尊重我们的存在。”“让我们记住共同走过的岁月,记住爱,记住时光。”作者在解读中既扣咖啡又不是对咖啡的简单肢解,处处忠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也正因如此,文章中不时闪烁着智者的光芒和历史的厚重。让人看后不得不赞叹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个性体验。诚如阅卷老师所言:“尊重学生写作个性,让每个考生在考场上进入最佳写作状态,最大程度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是每个高考命题者的最大心愿。这次的作文可以让考生多角度地提炼适合自己表达的中心,显得包容而大气,对把握主题上的意义已经无需多说。但是在‘总——分——总’‘首句概括’等考场作文模式大行其道的今天,是否该对有写法个性的学生多加关注呢?本篇文章被评为优卷传达出了肯定的声音,毕竟我们不能只喝一种口味的饮料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的“表达与交流”部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的表达,有个性的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同学们,让我们用眼去体验生活,用心去体验自我,用智去体验写作,那么在将来的考场上,你一定也可以写出个性张扬的佳作。
  
  顾忠明,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如东。本文编校:剑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