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古诗炼字之妙赏析》教法示例
作者:徐桂芹
诗歌用最单纯的色彩演绎着最深刻的内涵,用最凝练的语言诠释着最绚丽的心卷。诗歌语言不仅要求精练,而且还要求形象生动、讲究韵味。
古人作诗是非常讲究炼字的,字炼得好,不仅能准确地传达事物的特征及诗人的思想感情,还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从而引发读者的联想并体会其弦外之音,味外之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这“闹”和“弄”字就是古人炼字的结果。
鉴赏诗歌语言,其中炼字显得如此重要。那么,如何鉴赏诗歌炼字所富有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呢?在文学教育实践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语言中一字生辉的韵味和魅力的。
【案例描述】
师:相传,苏东坡一次与他的妹妹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互相题试。小妹说出“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后,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苏东坡当即道:前者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苏东坡认真地思索后,得意地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黄山谷吟诵着,玩味着,不禁拍掌称妙。
这样一改究竟妙在何处?我们不妨也来玩味一番。
生:“轻风”徐来,“细柳”动态不显,怎能配得上“摇”、“舞”这类较露的动词呢?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与“轻”、“细”相宜,显得和谐,并且又把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下句中添“映”、“隐”也欠贴切。试想,融融月色,银辉倾泻,梅花恬静地处于朦胧月色的轻笼之中,色彩自然由明丽而黯淡。这样,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增强了这一首诗的感染力,创造了一种和谐朦胧的美妙的意境。真可谓一字生辉!
师: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们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锤炼语言的佳话。“语不惊人死不休”是杜甫炼字炼句的铮铮誓言;“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是卢延让锤炼语言时的真实写照;“求得一字稳,耐褥五更寒”是欧阳修对锤炼语言的那份执着;“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是贾岛对锤炼语言的一份感动……古人的这些炼字的佳话生动展示了诗歌语言中一字生辉的妙处。
那么,如何赏析古诗炼字所富有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诗歌体会炼字的韵味和魅力吧。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师:诗人为何用“垂”、“涌”二字来描述星和月而不用“挂”“升”等词呢?
生(分组讨论):诗人抓住了“平野阔”这个特点。在此前提下,用此二字才符合视觉规律,仰望天空,因原野空阔,星星近者高,远者低,就像往下掉的样子,故用一“垂”字;平视前方,因原野空阔,月亮从江边升起,给人的感觉就像从江中升出一般,用一“涌”字,有一种强烈的动感,诗人抓住了江水澎湃、激荡的特点。星星垂挂在远天,显示平野的辽阔;月光涌动在水面,大江在汹涌奔流,构成阔大雄伟的境界。
同样意境的还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中的“生”可否换成“升”?
(生,生长之意,运用拟人手法,写出明月从海上相伴相生、相映相融的情态,赋予明月和潮水以生命和情趣,让人联想望月人的相思之情,伴随明月生长而扩散,弥漫于整个环境。意境绵邈,含义丰瞻。)
生归纳:换
师:刚才我们利用换字的方法领悟到诗歌中一字生辉的妙处,当我们用换这方法无法解决的时候,我们还可以联系相同或者相近的熟悉的诗句,去咀嚼那隽永的意蕴。
品味诗歌语言中的炼字,不能拘泥于某一个句,其实有时候同样一个字可以在不同诗句中,也可以在同一个作家不同的作品中,它们的表现力、表达的内容、表现的诗情等又各不相同。
“空”: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滕王阁》)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姜夔《扬州慢》)
“挂”: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望庐山瀑布》)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苏轼《卜算子》)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李白《秋下荆门》)
生归纳:联
师: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换和联无法解决的情况下,我们就要推敲这个字的语法特征、修辞手法,表情达意、意境等进行赏析。下面请看: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生(分组讨论):一个“绿”字,把春到江南的生气勃勃的景象非常巧妙而又形象地描绘出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曾经用过许多字,最初是“到”,改作“过”,又改作“入”,再改作“满”,一共改了十几次,最后才选定了这个“绿”字,使全句生辉,“绿”之所以比“到”“过”“入”“满”好,就在于本句将“绿”活用为使动用法,生动形象的拟人化手法,写出了春风拂煦,百草生萌,千里江岸,一片新绿。从而再现了江南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色,凸现了清丽婉转的意境,化静为动中体现诗歌的流动美,足见诗人炼字工夫之深,也可见诗人在艺术手法上,善于翻新出奇,富有独创性。这也说明炼字不只是为了炼字,炼字和炼意是融合的,只有这样才凸现诗歌的意境美。
生归纳:推
师:以上三种方法不能割裂开,它们交融在一起。让我们尝试着运用这种方法在学习中提高古诗炼字之赏析能力。
同学们,当我们领略了炼字的妙处时,面对大海,是否会涌起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感怀;李白的“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的赞叹?
漫步雨中,是否会飘落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那写满惆怅的感触;是否会漫溢杜甫的“好雨知时节”,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那和着生命律动的诗意?
希望你们能用饱蘸深情的诗心,解读出润泽心灵的诗味来。
【评析与反思】
本节课虽然出现了教学预想的效果,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即使把握了一些炼字的方法,可在鉴赏诗歌时候出现了新的困惑。
其一、难以理解作者的感情。
一切客观外物只有经过诗人感情的内化与浸润,才能获得灵气与生命。
在鉴赏诗歌的炼字时要注意体会其中渗透的情感,同是杜甫笔下的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花”饱含了诗人的血泪,而“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中的“花”则透出诗人获得暂时宁静与幸福后的喜悦。“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中的“月”,此时的月已经是能理解思念之痛苦并能传递祝福的人性化了的使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菊”,它成了诗人宁静、澹泊的人生诗意追求的象征。
其二、难于领略诗歌的意境。
诗歌鉴赏的关键是我们应能抓住诗歌的形象,展开联想想象,从而品味诗歌的意境。
诗歌是形象的文学式样。一首好的诗,其形象往往鲜明而令人难忘,比如白居易笔下两鬓苍苍的卖炭翁、柳宗元笔下的独钓寒江的渔翁、张志和笔下在西塞山前飞翔的白鹭、苏轼笔下的竹篱笆外的几枝粉红的桃花……这些鲜明的形象形成了我们阅读经验中深刻而持久的记忆。抓住形象展开联想,我们就能进入诗歌的独特意境,比如,抓住《江雪》中的渔翁形象,我们可以想:在这个飞鸟绝迹、人踪不至的白雪世界,渔翁为什么要来寒江垂钓呢?他为什么不像世人一样待在家里烤木炭火呢?他是为了钓鱼吗,还是为了表现一种人生?沿这样的思路出发,我们就可以理解作者在这首诗中寄托的一种人生态度,一种清高孤傲的精神,进入由诗人的主观情感和客观景物相融为一的艺术境界。
总之,诗歌语言里蕴含着黄河的不羁和刚强,长江的奔放和潇洒;蕴含着江南的温婉,水乡的秀雅。诗歌语言是一眼永不枯竭的甘泉,可滋润着祖祖辈辈不息的生机;诗歌语言是一片永不休止的音符,可谱写出优雅动人的乐章。
让我们用饱蘸深情的诗心,去领略诗歌的妙处吧!
徐桂芹,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南京。本文编校:左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