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读伊沙诗二首
作者:陈仲义
1.最后的长安人
牙医无法修补
我满嘴的虫牙
因为城堞
无法修补
我袒露胸脯
摸自己的肋骨
城砖历历可数
季节的风
也吹不走我眼中
灰白的秋天
几千年
外省外国的游客
指着我的头说:
瞧这个秦俑
还他妈有口活气!
守住传统的根基
长安,迤逦的华清宫,壮观的兵马俑,大雁塔,碑林……见证了多少朝代兴衰荣辱。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长安人,伊沙尽管头上长角,角上长刺,骨头里真还藏着几块秦俑。他目睹古都惨遭破坏,缺少珍惜,难免慽慽。题目里已流露几许意思:自称自己是最后的长安人,大有一番誓死捍卫古城的决心和壮烈。
一开始,伊沙就耍了一个阴谋,将事物变迁的因果律做了一次荒唐置换:牙医无法修补我满嘴蛀牙,其原因,应完全归咎于咱们的老城堞无法修复。作者将口腔学的病因,强暴地与古建筑学发生关系——嫁祸于人,这就是诗歌思维学的海盗逻辑。强词夺理,之所以能成立,是因为诗人暗地里做了拟物处理:城堞,早在历史风雨中坑坑洼洼,好像“满嘴虫牙”,从而形成残牙——城堞,城堞——残牙的形象对应;贴切的比拟继续从局部器官向全身发展:城砖逐渐失去保护层,裸露出来,就像“我袒露胸脯,摸自己的肋骨”,可以感到“历历可数”。这样,肋骨——城砖,城砖——肋骨,再一次拟物,让我们一方面看到迅速转化的主体形象:一位瘦骨嶙峋的“老者”,用手触摸身上的“砖头”,诉说历史的悲哀:古文化遭遇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在它身上已然看不到往昔的光彩,一座富有生命力和朝气的古城,只剩下百孔千疮。另一方面,则让阅读者体会沉默的女墙后面,隐藏着作者牙痛般的疼痛,和无言的感伤。虽然,这一切是以没有愤怒的冰冷面目出现,但字里行间的意思和情感不难理会。同时也让人们领悟了作者何以自己的器官和身体作为“祭品”,突兀且一厢情愿地摆在那里“展览”。看来,伤口和伤痛是无法修复的。
不过,尽管很多文物毁于愚昧,古文明流于“失忆”,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底蕴,依然残留在心中, 哪怕白驹过隙,季节的风沙吹光几千年,“我”,还是对这灰白的沧桑依然留恋不已。岁月的脚步蹭糊了昔日的容颜,但“我”眼中的古城始终如一。作者对长安的情感,完全移情于有代表性意义的“秦佣”,且浑然成为秦俑的一部分,乃至与秦俑合二而一。以此为荣,甚至暗下决心,誓死捍卫自己的家园,直到最后一口气。
所以国人和外国游客对这一坚韧到底、“榆木脑袋不开窍”的“秦俑”,仰慕三分。最后以“他妈的有点活气”的粗俗骂话,表达了对这一块“秦俑”——所代表的传统的敬意。
伊沙的诗歌硬币,经常有正反两面。《最后的长安人》和后面要讲的《车过黄河》,是典型的两面。人们常被他喧嚣的解构霸气迷惑,其实长安人的深处里,还是保留了赖以诗写的最后根基。
这只狡黠的变色龙。
2.车过黄河
列车正经过黄河
我正在厕所小便
我深知这不该
我应该坐在窗前
或站在车门旁边
左手叉腰
右手做眉檐
眺望 像个伟人
至少像个诗人
想点河上的事情
或历史的陈帐
那时人们都在眺望
我在厕所里
时间很长
现在这时间属于我
我等了一天一夜
只一泡尿功夫
黄河已经流远
四两怎能拨千斤
1994年笔者曾把《车过黄河》当作大陆后现代诗一个重要风信球,在它问世时给予肯定。后现代诗歌普遍带着去中心、平面化、反崇高、反优雅等特点,在这首诗里,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体系强烈的反叛态度,尤为突出,且以轻佻的手法——用一次正常而又蓄谋已久的生理性动作,将众人的历史文化“朝拜仪式”,端了个“底朝天”。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是五千年传统文化的源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国人安身立命之地。崇拜眷恋心理早已深入集体无意识。经过黄河时,人们泰半要怀着缅怀、感恩心情,重温民族文明史,感受黄河的丰功伟绩,比如左手叉腰、右手做眉檐,来个眺望或什么着的。然而,作者却在这样一个神圣的“仪式”面前,与众人背道而驰,选择如厕:“列车正经过黄河/我正在厕所小便”。“我深知这不该”,作者用假意的检讨和正当的“幌子”,流露出对五千年文化的轻慢与不屑。
“我在厕所里/时间很长/现在这时间属于我/我等了一天一夜”。这几句,其实早就暴露天机,原来这举动蓄谋已久,恰恰证明作者,是有意将“小便”这一生理排泄,与黄河这条伟大河流联系在一起,并进行“较量”的。“较量”结果,得出一个令人惊讶的结论:“只一泡尿功夫/黄河已经流远”。那些人为的、强加给黄河的意义,那些无限扩张的黄河的光环,那些各种各样添加的伟大“本质”,此时在诗人心里,不过如一段细细的抛物线,轻而短,虚而飘,远远地消逝了, 消逝得微不足道。
诗人用漫不经心的语调,一次精心策划的生理代谢,“还原”了一个“庞然大物”的自然属性,从而消解了历史文化霸权。颠覆是残酷的,阴毒的,又是自然机巧的,有一种发泄后的轻快。它没有通常金刚怒目式的叫喊,而是以属性上相似的特点,轻轻且和颜悦色地“撬翻”了原来沉重如山的对象,可谓四两拨千斤。
解构主义大师、号称思想流浪汉的德里达,曾多次站在《立场》上说:“解构最要做的是,在特定的时机中颠覆等级系列。”解构是彻底的怀疑主义,它要摧毁本质、否定终极、瓦解历史、削平价值,推翻人为强加的价值,在语言的嬉戏中把握世界“真实”。它率先在大一统超稳定的价值体系中戳开一条缝,不至于让人们的脑筋永远在一个道上跑。
伊沙在出道几年后,终于以更决绝的方式完成了解构诗学上一个重要突进。比起十年前发难的韩东(《大雁塔》),走得更远了。现在,诗歌界到处充满循环不已的“微型政变”,依靠的常常是这样看起来很不起眼的“点射”。其实它的能量不亚于“炮击”。
又一个十年之后,广西青年诗人水古,也写出一首同题诗《咆哮的黄河》,全诗仅37字:
“黄河在咆哮/我知道/她的经期来了//流尽最后一滴血/黄河断流/我要耐心等待/她的第二个春天”
能源枯竭的巨大阵痛,包括对污染的反思,不是单一的诅咒,而是满腔关爱的悲悯。
对读这两首同题诗,发现都十分简短有力,犹似单色版画,一黑一白,一正一反,都带给我们很多启发。
陈仲义,著名诗评家,现居福建厦门。本文编校:郑利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