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高考作文命题的走向与备考策略

作者:王世友

境,二者不可偏废。有的考生只写感动的内容,简单记叙一件让人感动的事,而将“出发”抛在一边,这样的文章就有点偏题了。第三步,领悟题旨。即揣摩、分析、领悟题目的旨意。每一道高考作文题都有命题者的旨意和倾向,即要求考生“写什么”和“怎么写”,这些都隐含在命题的材料和题目中,如果考生能够悟出隐含在命题中的这一奥妙,便可得到“窍门”。如湖北今年高考作文题“举手投足之间”,命题者先提供了一段材料,设置了8种情境,然后要求“展开联想,思考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自选角度,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怎样写才能切合题意呢?“举手投足”,一是言其小,言行举止皆为小事,但应在小中见大;二是言其普通,言行举止并非惊人之举,但应在平凡中展示不平凡;三是言其具体,在具体中见精神。把握了这三点,就领悟到了命题者的旨意了。这道作文题还关涉到三个方面:一是关涉到“对待”的问题,即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对待自然、他人、自己,从中体现出的是一种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二是关涉到“交往”的问题,即在日常生活中人与自然,人与人,自己与自己如何交往,行为交往是表象,精神交往是本质;三是关涉到“行为方式”的问题,考题材料叙述的都是小事,概而言之,这些小事表现出的是一种行为方式,扣住一种行为方式去写,就会符合题意。
  
  2 积累素材,灵活运用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最基础的工作在于积累。高三作文在写作材料问题上应努力做好两项工作,一是增加素材的积累,丰富写作“仓库”;二是在写作中进行精选材料的训练,做到选材精当,灵活运用。
  怎样积累素材,丰富写作“仓库”呢?主要有四种途径:一是从现实生活中搜索材料。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因此,每位考生应留心生活,做有心人,有意识地观察生活,积累生活中的作文素材。二是从课外阅读中积累材料。课外阅读充实着学生的生活,是学生作文的另一源泉。如果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动脑、动手,持之以恒,就会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三是从语文课本中提炼材料。高中学生学了一百三四十篇课文,这些课文都是经典之作,有相当多的材料可用来做文章的论据,因此,我们可以从课本中提炼材料。四是从学校活动中选取材料。高中阶段各学校都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活动,如读报活动、演讲会、朗诵会、辩论会、文学讲座、运动会、社会调查活动、学科兴趣活动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我们可以发掘活动中的写作资源,积累写作素材。
  占据了写作素材之后,怎样精心选材,为我所用呢?人们常说,写文章,三分在技巧,七分在选材。可见选材决定文章的成败。怎样选用材料呢?首先,选用自己熟悉的材料。因为材料熟悉,写起来就得心应手,表达的情感就真切动人。其次,选用真实的材料。现在高考作文提倡自然写真,反对矫揉造作;提倡关注现实,反对堆砌掌故;提倡真情为文,反对虚情假意。选用真实的材料可以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第三,选用典型的材料。材料典型,有代表性,就可以起到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的作用。如果写记叙文,材料典型,就可以感染读者,打动人心;如果写议论文,材料典型,就可以增加说理的力度。第四,选用新颖的材料。材料新鲜活泼,充满时代气息,读起来就感到亲切。材料新颖,也能给阅卷教师带来快感,让阅卷老师眼睛为之一亮,感到耳目一新。
  
  3 重视体验,抒写感悟
  关注现实生活,贴近学生实际,重视生活体验,表达真情实感,已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一个主导思想。关于体验,宋代诗人杨万里有诗云:“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意思是说,关起门来写诗不是写诗的方法,只要有了亲身的体验和感受,自然就有诗了。写诗如此,作文亦然。南京师大教授何永康先生说:“高中学子,应当立足现实生活的大地,重点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尽心描述自己生活经历。”华中师范大学刘九洲教授倡导考生“写身边事,说平常理”。两位教授高屋建瓴,他们倡导“描述自己的生活经历”“写身边事”,这就给参加高考的学生如何作文指明了方向,同时也给高三语文教师如果指导学生作文提出了目标。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体验是作文的基础。没有生活的体验,只能无病呻吟;有了生活的体验,就可能铸成血肉丰满的文字。今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乃至世界许多友好国家人民的心。人们感慨万千:一个人只有把自己融入整个社会,他的生命才会更有价值。地震中幸存的孩子们更是有着无言的感慨。下面一段文字表达的是地震中一群孩子的心声:
  我们深深地懂得,人的血肉之躯远远不如钢筋混凝土坚硬,但我们的心比什么都坚强;我们深深地懂得,瓦砾划烂了我们的肌肤挑破了我们的血管,但我们的热血终究可以沸腾能够销熔钢铁和顽石;我们深深地懂得,一次两次千万次天灾人祸可以让我们失去亲人和家园而泪流成河,但我们亿万同胞彼此扶掖同舟共济已经走过了五千年!让我们彼此温暖,渡过难关,让我们照护好孩子,让他们走过下一个五千年!
  有了深切的体验,才有如此深刻的感悟!高考作文备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的能力,在基础年段就要组织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自然,深入社会,广泛接触人民群众,增强学生关心社会、亲近人民、热爱自然、爱护生命的意识,同时给学生创造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环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表达感悟、抒写情怀的能力。
  
  4 拓展思路,发展思维
  思路,是一种比喻的说法。任何一篇文章都会循着一定的路子写下去,从文章来说,就是文路;从作者的思想来说,则是思路。思而有路,表明作者的思想有条理性、规律性。思路是作者写作过程中思维活动的轨迹。
  拓展思路,就是要对学生进行写作的思维训练。通过训练,帮助学生拨开迷雾,看清方向,让学生顿开茅塞,豁然开朗。高三作文备考,重点要对考生进行两个方面的思维训练:
  第一,突破思维定势,进行多向思维训练。当人们的思维活动长期沿着一种方式进行的时候,其思维结果往往成为一种固定的模式,这就是所谓的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对于创造性写作是一种障碍。作文要反映缤纷多彩的人生、社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就必须突破思维定势。突破思维定势的一种有效方法,就是指导学生进行多角度思维。比如有这样一道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英国前首相劳合·乔治有一个习惯——随手关上身后的门。有一天,乔治和朋友在院子里散步,他们每经过一扇门。乔治总是随手把门关上。“你有必要把这些门关上吗?”朋友很是纳闷。
  “哦,当然有这个必要。”乔治微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