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关于文言文有效教学内容的哲学追问

作者:钱吕明

到“美容”“健身”“瘦腰”之类,也没有发现谁会误解。其他所谓介词结构后置、主谓倒装、定语后置之类,现代汉语中也并不少见,完全没有必要作为专门的学问灌输给学生。模糊,或许恰恰是最佳策略。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之”字,常常让学生大费踌躇,如果我们大而化之,只分为动词、代词和无实际意义,学生恐怕就不必大伤脑筋。至于“以”“而”之类,不知其意义与用法,并不影响对文本的把握。
  当代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认为,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不会有凝聚力;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不会有创造力,只会跟在外国人的屁股后面模仿;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不会有自信心,也不可能得到外人的尊重。作为一个拥有5000年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许多永垂不朽的经典之作,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源泉。学习这些作品,能涵养性情,增进智慧,提升眼界,增加道德勇气。作为语文教师,主要精力应该用于帮助学生准确理解作品并作出正确评价。
  
  第四问:文言文教学应该择定哪些篇目?
  
  文言文,是一种很笼统的说法,也是很不负责任的说法,给人的感觉,似乎就应该学习古汉语那一套。但在人们的潜意识中,似乎应该指向那些文质兼美的文言文本。显而易见的是,我们没有选用《清史稿》,没有选用《汉文学史纲要》,更没有选用《管锥编》。我们的选用标准,大体接近于《古文观止》,说白了,就是历代名篇,就是文质兼美。
  其实,《古文观止》只是读本的标准,不是课本的标准。在《古文观止》中,找不到《论语》《孟子》,因为四书五经是当时的法定教材。历史早就翻过了以四书五经为法定教材的那一页,今天,我们迫切需要研究的是,要给学生打下精神的底子,要培养中国的文化人,该让学生学习哪些经典名篇。
  倪文锦教授指出,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在于它以独特的无与伦比的方式触及、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其深度和广度为后世难以超越,对人类具有永久的魅力。学习经典,并不在于保证它的真理性或实用性,而在于它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和体现。经典是文化之母。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只能从阅读经典开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朱自清先生十分强调文言作品的学习,认为“一个受教育的中国人,至少必得经过古典的训练,才成其为受教育的中国人。”在《经典常谈》的序言中,朱先生特别强调:“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有些文化典籍是没有办法绕过去的,比如《论语》,比如《老子》,还有《易经》,还有《史记》。王荣生先生所说的定篇,应该是文言文编选的标杆。这些篇目代表了我们这个民族文化的高度,也显示了我们这个民族文化的特征。《易经》被排斥在语文课本之外已经很久了,就因为它是我国古老的一部占筮书,便简单的视为迷信,殊不知它同时也是一部凝结着远古先民睿智卓识的哲学著作。它以象征阳的“一”(又称“阳爻”)和象征阴的“一”(又称“阴爻”)为基本符号,以八卦(每一卦由三爻组成)以及由八卦中任意两卦交相叠合而成的六十四卦(每一卦由六爻组成)为基本图形,通过对这些卦象的解释,阐述了事物和现象生成变化的法则,有些西方学者竟然怀疑它是人类之前拥有高度文明的生命所作。对这样的著作,我们的学生竟然一无所知,不能不说是语文教育的失误。
  
  第五问:经典训练应该从何时起步?
  
  1998年9月至1999年6月期间,香港国际文教基金会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合作进行了“儿童诵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与潜能开发”的相关实验研究。实验方法是让实验班的小朋友每天诵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主要经典有《大学》《中庸》《论语》及部分唐诗,每天15-20分钟。对照班则在整个试验期间不诵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但在其它实验质量上与实验班完全相同。通过对实验结果的科学分析,初步得出了这样几点结论:1 诵读经典是有助于儿童开发潜能的有效方法;2 儿童诵读经典可以明显、快速地增加识字量;3 经典诵读可以使儿童在记忆的广度和理解方面有显著性的提高;4 经典诵读有助于提高儿童的注意力;5 经典诵读有助于儿童的人格成长。
  据儿童读经的始创人、推广者王才贵博士研究,经过经典教育的小孩,明显的看到以下效益:1 人格优化,身心健康;2 专注力提高;3 记忆力大大提高;4 语文能力强;5 认字能力与阅读兴趣大为提高;6 学习能力提升,带动其他学科成绩提高。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13岁之前的儿童时期是人一生中机械记忆能力最强的时候,在这段时间把传统经典读熟,大部分的学生会终身不忘。他们长大之后,随着知识的增加,理解力的增强,自然会把烂熟于胸的经典慢慢去用一辈子的时间理解、吸收、运用,终生受益。儿童接受经典训练,实际上就是要儿童及早接触人世间最美好的、最有价值的、永恒不朽的经典作品,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渗透到潜意识里,使他们成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
  西方哲学大师费尔巴哈认为,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至少就精神食物而言,这话没错。走进一个人的书房,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精神品级。一个爱与古今圣哲对话的人,与一个只读明星轶闻与凶杀故事的人,当然有着迥然不同的内心世界。对于孩子来说,你给他什么,他就是什么。孩子精神的矮化、眼界的庸常,是大人造成的。一个中学生如果逃避经典,害怕背诵,厌恶读书,大多可以从他的小学经历中找到原因。
  
  第六问:文言文课堂教学的重点是什么?
  
  学习文言文,首要目标是滋养精神,传承文化;增进语文素养,提升语文能力,应该是第二位的。课堂教学,除了帮助学生理解文意,就是带领学生进行探究。探究的原则,是理解古人,而不是唐突古人;敬畏古人,而不是藐视古人;超越古人,而不是迷信古人。
  学习《史记·鲁周公世家》,对周公的两次祈祷,学生是很难理解的。周公很有才干,品德高尚,辅佐武王灭商兴周,立下了汗马功劳。就在商朝灭亡的第二年,武王病了。周公就按照当时的风俗占卜并祈祷,以自己为质祈求祖先和神灵庇佑武王平安,武王身体果然大有起色。后来武王驾崩,其子成王即位。成王年幼,周公受命辅政。有一次,成王也生病了,病情可能比较凶险,周公不得不再次祈求神灵的庇佑。他说大王少不更事,如果有冒犯神灵的地方都是姬旦的过错,要惩罚就惩罚我吧,不要降罪于大王。这里,理解的难点不在文字,而在风俗。这时,教师必须介绍当时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崇尚鬼神、迷信占卜的风气。由于受认识水平和医疗水平的限制,人们都认为疾病的原因是得罪了鬼神或祖先,是上天对人的处罚,他们确信通过巫的活动,或祈祷祭祀,或施法术诅咒来祈求神与祖先的饶恕,或驱逐鬼怪,能达到祛除疾病的目的。周公以自己为质,是一种以命换命的牺牲精神。这样历史的看问题,学生才不会视悲壮为儿戏。
  现在语文课本普遍采用的主题单元设计策略,其实很适合于文言教材的编制。例如,贾谊的《过秦论》,杜牧的《阿房宫赋》,苏洵的《六国论》,就有编为一个单元的可能。论内容,皆与秦和六国相关;说主旨;都在总结秦与六国灭亡的教训。话题相似,却观点悬殊,这就很值得探究。作家个性,时代因素,中国文人的人世情结,都可以作为探究对象。学生学了几个《论语》单元,《老子》单元,还有《左传》《周易》以及一系列古典文学单元,他们的人文素养不可能不有所提高。
  我一向认为,文言文教学,应该学什么就考什么。目前考查学生阅读能力的做法,是完全与培养文化人的目标背道而驰的。如果学什么课文,就考什么课文,考默写,考解释,考翻译,考鉴赏,靠评价,考名言名句的运用,学生就会真正落下点真玩艺儿,即使不是满腹文章,多少也会腹有诗书。现在以高考为代表的文言文考查形式极为怪异荒唐,一是学什么不考什么,二是远离经典,选取文化史上最糟糕的文本,三是学得好未必能得高分。去教学化,去人文化,流连于工具论的怪圈,我不知道这样的黑夜何时是一个尽头。
  
  钱吕明,语文教师,现居江苏扬中。发表教研文章100多篇,其中8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学语文教与学》复印转载。本文编校:舒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