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从今年江苏作文高考谈作文备考策略

作者:罗志强 叶 俊

文就有较大难度,而要写出好的议论文就更加不是一般功力的考生能做到的。何永康教授也力倡“高考作文应当多采用记叙文”,那么如何才能写好记叙文赢得阅卷教师的芳心呢?我认为,高考临场记叙文必须强调三个基本要求:①必须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②必须有一两个比较清晰的人物形象;③必须以记叙、描写为主,特别重视细节描写,抒情和议论应当压缩到最小的篇幅中,甚至可以不发议论。然而现在的高考记叙文,多为信马由缰的“散文”,既不见“事”,又不见“人”。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摆脱这种状况,并且引导学生努力注意以下几点,从而写出出彩的记叙文。
  ①文体感要强。通篇必须以记叙、描写为主,不可大发议论。如果要议论,也只需画龙点睛一两句即可。为防止不能自己,可自断后路:通篇不发议论,只记叙、描写和适当的抒情。
  ②切忌“流水帐”。时间跨度不能大,不可一写就是几个月、几年,应当尽可能地把“时间流程”压缩到最短。空间转换不能多,不可在一篇800多字的短文中写许多生活场面,应当尽可能地把人和事集中到一两个场面之中。人物不能多,主要人物一个就够了,辅助性的人物有一至两个即可。
  ③要以情动人。所选的生活题材,必须是能让作者自己十分感动的。就是说,在高考考场上,一想起这个人、这件事,作者就十分动情。自己都不感动,怎么能打动阅卷教师呢?
  ④要有好的生活细节描写。不能仅有一般性的介绍和交待,应当注重选取生动、鲜活、有表现力的生活细节。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好的细节描写顶得上千言万语。
  简言之,要写出考场高分记叙文只要做到:将题目演绎成一个生动的故事;用事故诠释一个深刻的道理;把道理寓于细致的描写之中。
  
  3 加强文化作文的写作
  有一种常用的写作技法,叫以小见大。这里我想重点讲一讲“以大见大”。所谓“以大见大”就是选取重大的历史文化题材来表达深刻的社会主题的一种写作方法,也就是我们常讲的文化作文的写作。
  “文化”是一条广阔而又漫长的画廊,人们很难写尽。考场作文的写作应当注重文化素养的生成和挥发。要能在文史哲的交融中觅到独特的“风景”。这样的文章就有思想深度,就能得高分。今年高考的满分作文——武则天的“无字碑”,就是最好的明证。文章选取武则天的“无字碑”这一历史题材,用历史的视角来打量,来考察,既有对武则天一生大事件的勾勒、体会和透视,又将目光投向时光的坐标,深入幽微,叩动心弦,捕捉到历史的心跳与喘息。
  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历史意识”“历史感悟”方面的教育,使学生能够襟怀古今,富有“历史的智慧”。具体地说,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①粗细结合地审视中外历史流程,有重点地熟悉历史上的精彩人、事。
  ②通过语文课本和课外阅读,从文学经典中形象地了解历史、感悟历史。
  ③确立“古为今用”的理念,学会用“历史”观照“现实”,在写作中不能动不动就“回到古代”,动不动就“复述经典”。
  ④学一点“哲学”,努力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审视历史,使作文的内容趋于理性。
  此外,我们高三师生在作文备考中应同时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1 根据题意作文,清理文思,慎重选材,切不可拿不相干的观点和素材往“由头”上“套”,造成“油”、“水”分离的尴尬与无奈。
  2 清醒地、自主地审视作文命题的“提示语”,不受其“心理暗示”造成万人“一窝蜂”,更不能把“提示语”视为“金科玉律”以致不敢提出自己的观点。
  3 进一步加强文字表述和书写等基本功的训练,确保“三基本”——中心基本明确、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在此基础上力所能及地爆发“亮点”。
  让我们共同耕耘,赢胜2009!
  
  罗志强,叶俊,语文教师,现居江苏溧阳。本文编校:覃少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