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项脊轩志》教学实录
作者:曹朱龙
师:古人常说“人生四大喜事”,指的是哪四大喜事啊?
生:“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师:四大喜排在最后的一个是金榜题名时,金榜题名后就可荣归故里衣锦还乡。古代的读书人谁不向往啊?据此老师设计了一个谜语:“衣锦还乡”打一明代作家,他是谁呢?
生:归有光
检测——
文言文学习一般要求同学们积累的是: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本课比较集中的是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哪组同学做准备了?
生:我找的是词类活用。“雨泽下注”的“下”是名词作状语,“使不上漏”的“上”、“前辟四窗”的“前”也是名词作状语,从前面。还有最后一段“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的“手”,亲手。“多可喜亦多可悲”的“多”是形容词用作名词。还有“垣墙周庭”的“垣墙”是“砌墙”的意思,是名词动用。还有“乳二世”的“乳”是名词动用“喂奶”的意思。还有就是“执此以朝”的“朝”是名词动用“上朝”的意思。
师:刚才说的一个用法我仔细昕了,你说“多可喜亦多可悲”的“多”是什么用法?形容词用作名词,大家同意吗?
生:议论。
师:“多”后带“可喜之事”是不是应该解作“多有可喜之事”。我觉得解释成名词解不通吧。动词好一些吧。那么用法方面还有没有别的疑问?
师:句式方面哪组准备了?
生:判断句: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妪,先大母婢也。
省略句:“使不上漏”应是“使之不上漏”“垣墙周庭”省略了介词“于”。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也省略了介词“于”。
还有介宾结构后置句: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室西连于中闺。
还有一个被动句:“轩凡四遭火”。
还有疑问句:“儿寒乎?欲食乎?”“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师:好,请坐。归纳得非常好。你们的学习习惯很好,希望保持下去。
操练——
教师投影文本语句操练: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这段话里面有哪些知识点呢?
生:“东犬西吠”的“西”是名词作状语;“鸡栖于厅”是介宾结构后置。“迨”是等待,“异爨”是分家。
师:说出了4个,还有补充吗?
生:“内外”是名词作状语。“往往而是”是到处都是的意思。
师:“往往”的意思和今天一样吗?不一样。今天一说“往往”,是常常的意思。这个同学站起来回答问题往往能答对。(学生笑)这里是“到处”。
梳理——
“东犬西吠”“归宁”等重要词语。
解读——
文本的中心句是哪一句?“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A,赏读轩中景致,缘景探情
师提问:作者是怎么描写项脊轩的景色的?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借书满架——人至不去”。我是这样鉴赏的。屋外是错杂而生冰清玉洁的兰花,挺拔坚韧的竹子,芳香四溢的桂花夹杂着飘入书房,混合着我那满架的竹书宣纸和桌前那淡淡的墨香,在这浓郁的知识味道里,在这淡淡墨香和浓郁的书香中,作者或起居吟诵或默然兀坐,或静听大自然独特的韵音和节律,微妙如清晨跳动的露珠,似乎就因为这寂静、芳香,那可以唱动听歌曲的鸟儿,也被这环境吸引,悠然啄食休憩,连人来往也无从察觉。在这喜不胜收的愉悦心情中,在如此美的环境里,作者是怡然自安恬静闲适的。这里写出了作者对项脊轩的喜爱,对作者的意义。为后文的叙事作了铺垫。“庭阶寂寂”叠字的运用也就更加渲染了环境的清静。这种叠字也是文章的一种艺术手法,感情悲切,状物细致。
师:散文诗一样的语言,把意境解读的更美了,是不是?而且还注意了“寂寂”这样的叠音词。其他同学谁还想说说?
生:“三五之夜——姗姗可爱。”这段话的大意是,在十五的夜晚,明月高悬,照亮了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参差错落,微风吹来树影摇动,轻盈美好的样子真是可爱极了。我觉得这段话里用写影子来表现周围的环境。以前学过李白的一首诗里,他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那里也用了影子表现他自己当时的心情。但是意境和本文不太一样。苏轼写的《记承天寺夜游》中:“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那里的影和这里的差不多。都表现了一种清静优美的环境。借这个“影”字写出了项脊轩周围的环境美。这种情景优美也写出了作者的心情。
师:说得真好啊。他联系了以前学过的一首诗、一篇文,而且还作了对比。这种学习研究的方法太可贵了。它突出的是一种清幽的意境,是吧?画面很美,风移桂影图:夜晚,书斋的景物、境界则更幽美、更静谧。明月,用“半墙”烘托;桂树,以“斑驳”的倩影来描摹;接着,由静而动,清风徐拂,用“影动”来衬托,又以“珊珊”来渲染,既描绘出桂树的摇曳多姿。又表露出作者心境的恬静、闲适。
还有谁想体会一下?
生:“冥然兀坐。万籁有声”意思是我独自端坐在那里可以听见大自然的各种声音。这里虽然写了大自然的各种声音,却描写了一幅清静优美的画面。也让我们感觉到非常安静。这句话是以有声来反衬项脊轩的静。我觉得这种写法挺好的。
师:你说的是以有声来衬无声,是正衬还是反衬?
生:反衬。“万籁有声”是写作者凝神专思时书斋里静得连最细微的声音也能听到。以有声写无声,这与“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籍诗句)一样,以有声反衬“静”字。而这种静是有灵气的“幽静”,而不是一片“死寂”,真可谓“此时有声胜无声”啊。
师:还有谁想说?
生:我想说“偃仰啸歌”。读这句很容易联想到王维的“狂歇五柳前”感觉他有一种深处斗室志存高远的意味。我就在寻思他到底在“歌”什么?抒发一种志向,唱一些“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啊。
师:说得这么好啊。(生笑)师拓展“偃仰啸歌”——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这里也暗含归有光考取功名振兴家族的愿望和志向。
生:我就喜欢这种条件不好但是志向很高,我就希望当这种人。
师:好!刚才和同学们一起体味这一段景物,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喜”(师板书“喜”)以及主人公那种高远的志向。透过文字,便见得主人公的精神意趣,常与天地自然相往来。项脊轩虽小,其境界又很大。
我们从项脊轩中感受到了归有光一种可喜的情怀,可能稍稍松了一口气。少年归有光在书斋里发奋读书,渴望着振兴家族光耀门楣,其情可喜其志可嘉。但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归有光的人生也历经沧桑悲苦备尝。下面让我们一起品读可悲部分,一起体会他的悲情。
有人评价此文“事事关情语语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