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中学文学作品教学呼唤相应的文学理论
作者:吴神兵
其实。根源不在教师,更不在学生,而在于文学教学理论的缺失,应在于理论家们对于学生群体教师群体的忽视。
从目前现有的文学理论来看,文学理论对文学作品的分析欣赏基本上是以成人为出发点;从目前现有的文学欣赏现状来看,欣赏者为成人,欣赏者解读的预设对象也为成人,总之,从理论到实践,基本上是以成人为出发点,而从中学教学的角度,从中学生的角度来研究文学阅读、文学欣赏的理论少之又少。中学教师往往是从大学教材那里搬来一套理论分析作品,而这些,都来自成人的世界。让稚嫩的中学生硬要在成人的世界里闯出一条道来,真的是很残酷。
要真正提高学生的文学阅读欣赏能力,就应从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夯实学生的基础,激发学生的潜能,使之具有基本的能力。从本质上讲,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在对话中。或达到作者的心灵深处,或高于作者的思想境界,如此,可基本称之为完成了阅读过程。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所阅读的作品。往往是成人的作品。并且是名家名作。让中学生去阅读欣赏名家名篇,犹如徒手登峭壁,尽管有教师这根拐杖,要登上峰顶欣赏美景,谈何容易。但是总得登上去呀,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其实又是催促学生快速成人化、社会化的催化剂。
人们一般会认为,让学生多读经典,以传承文明、光大文化。是的,不假。但没有有效的理论去指导,往往事倍功半。曾听一位老先生说过,他自己小时候读诗,不知诗意,只知道死背,直到年纪大了,老了,才真正体会到诗的妙处。当初一看。颇觉疑惑,为什么这样呢?给学生讲明白不是更好吗?后来才明白,有些东西是永远讲不明白的,只有岁月才是能读懂的唯一途径。真是佩服老先生的高明,然而转过来一想,为什么要拿这般高深的东西来为难中学生呢?敢情是我们中化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话说回来,这似乎是编者(成人)的一厢之情愿。从中学生视角出发,选取适宜的内容,提供合适的指导,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途径。
其实,这是一个不难解决的问题,但前提是从中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学的实践来看,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如人物形象、思想意义、文学风格、艺术手法等方面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都是难点,但又都不是难点,真正的难点在于,如何把这些难点变得容易,在成人世界与青少年世界之间找到一座沟通的桥梁。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为例,一般的教学形式,学生找出作品中人物有关的情节,然后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这种分析是一种怎样的过程呢?很多是直觉,或者是以前的阅读经验,过程是很少有的,如果教师追问一个为什么,学生往往便哑口无言;教师便大讲为什么,学生口服心茫然。这样的方式对于有心的学生来说,会让他们多了解了一些东西。对于无心的学生来说,只是又一次枯燥无味的说教。我们完全可以换一种方式,暂且称之为“要素比对法”。众所周知,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是一个民族共同的心理认知特征,民族内各个个体的认知遵循民族的共同基本准则,具体地说,人们对于人的特征如机智与愚笨、高尚与低下、大度与狭小、勇敢与怯懦等等都有一定的标准,中学生自然会拥有。文学作品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作品中的人物是社会生活中形形色色人物的反映,所以作品人物的特征,其要素是不会脱离社会生活中的人物的。其高于社会生活中的人物,只是作者的加工而已,明白这一点,教师完全可以在学生与作品之间搭起一座桥梁,让学生比较容易地通往彼岸的成人世界。教师针对作品中人物的特点,引导学生回顾与作品中人物相关的一些认知标准,然后将现实中的共同标准与作品中的人物比对,学生是不难把握作品人物的特征的。这样的比对,对于特点比较单一的扁平人物比较容易,对于比较复杂的圆形人物,也有规可循,“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话虽绝对,却也十分有道理。有人会说,这与贴标签有何不同?非也,标签是死的,而要素是活的,试想,作者在塑造人物时,又何尝不是通过某种高明的手段将人物的各要素组合成一个个灵动饱满的艺术形象的?对于人物塑造的高下,不在于要素的多少。而在于要素组合艺术的高下。
吴神兵,语文教师,现居湖北通城。
本文编校:剑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