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第4期

苏试与凤翔东湖

作者:张文利




  君子亭:位于东湖的正中心。苏轼在凤翔时,常常与志同道合的诗朋酒友雅集兴会,吟诗作赋,为方便起见,他于湖中心修筑了这座亭子,并命名为“君子亭”,以示来往的都是坦坦荡荡的正人君子。君子亭亭基高而宽敞,亭呈八角形,斗拱结构,十分独特。立于亭上,倚栏远眺,视野非常开阔。清时南方书生魏琪游历到此,题写楹联:“两岸回寰先生柳;一湖荡漾君子花。”(《凤翔县志》)此联至今镌刻在君子亭的立柱上,不仅是对君子亭的生动写照,也是对东湖品格的总结。
  宛在亭:据《凤翔县志》载,苏轼创修东湖后,即建君子、宛在二亭,后世屡有兴废,今宛在亭是后人依其旧址而建。清乾隆十九年(1754),太守朱伟业撰《宛在亭说》云:“伊人宛在,秦诗也。秋水方盛,风人睹物生情,思贤人君子欲得而见之也。”而苏轼,正是凤翔老百姓心目中的贤人君子。此亭的重建,寄托着当地百姓对苏轼的追念。
  鸳鸯亭:苏轼与妻子王弗在凤翔时,常常结伴游赏东湖,志趣相偕,伉俪情深。清同治十年(1871),凤翔府西凤营参将常瑛,受前任知府李慎之委托,于东湖内湖南侧,套建两个小方亭,取名“鸳鸯亭”,以缅怀苏轼夫妇。
  断桥亭:苏轼在凤翔疏浚修建东湖后,于元祐四年(1089)出知杭州时,又疏浚西湖,开源引水,植莲种柳。因为苏轼的缘故,凤翔东湖和杭州西湖素有姊妹湖之称。后人在修缮东湖时,仿杭州西湖的“断桥”,在东湖亦建断桥亭一座。断桥亭与鸳鸯亭比邻,二亭并立水上,中以青石桥相连。
  不系舟石舫:苏轼题《金山寺画像》诗云:“心是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后人在整修东湖时,据此诗意,于东湖北岸建石画舫一只,取名“不系舟”,以旌表苏轼旷达超脱的胸襟。
  会景堂:原名会景亭,在凤翔城外南溪。苏轼供职凤翔时,迁至稍西。在《会景亭》诗中,苏轼曾对此加以说明:“他年谁改筑,旧制不须因。”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凤翔知府傅世炜把会景亭迁建于东湖,并改名“会景堂”。会景堂位于内湖的湖中心小岛,宽敞明亮,古朴典雅。该堂柱上楹联是:“一面湖山来眼底,万家忧乐注心头。”讴歌苏轼即使在欣赏美景时,也不忘百姓忧苦的爱民情怀。
  雁南亭:因形似大雁而得名。苏轼在凤翔时,有诗怀兄弟子由曰:“花开酒美盍言归,来看南山冷翠微。忆弟泪如云不散,望乡心与雁南飞。明年纵健人应老,昨日追欢意正违。不问秋风强吹帽,秦人不笑楚人讥。”(《壬寅重九,不预会,独游普门寺僧阁,有怀子由》)诗里充满对兄弟、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后人有感于此,修建此亭以示纪念。
  望苏亭:位于东湖西南角,是一座六角两层小亭。据说当年苏轼离凤翔任时,全郡的老百姓送他到很远的地方还依依不舍,十分留恋。后人为了表示对苏轼的怀念,修建了此亭。登上望苏亭远眺,古道乡陌,一直绵延到无尽的远方,如同凤翔人民对苏轼的怀念一样悠长。
  苏堤: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凤翔知府傅世炜在东湖的南边,又扩建出一个新的湖区,称外湖,把原来的东湖称为内湖,从此东湖分为内外湖两部分。据《关中胜迹图志》卷八记载:“外湖分山庄、花圃、莲塘。高低参差,前后错落,曲折有致,起伏多变,主次分明,贯通一气。”山庄按照苏轼《海棠》诗中“东风渺渺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的意境,修筑了“空濛阁”、“月转廊”、“崇光亭”。又在莲塘营建了“藕香榭”和“曲桥”。曲桥为一长廊,连接外湖南北,曲折有致。藕香榭为一四方小亭,位于曲桥上,顾名思义,当是观赏莲花之佳处。内湖和外湖的相隔之堤,是苏轼当年用清理出的“古饮凤池”的淤泥所筑,长三百余米,后人为了纪念苏轼,取名“苏堤”。苏堤建有三孔石拱桥,地势高的内湖水贯桥而入外湖,形成“沧浪飞瀑”的奇特景观。明代韩借甫《东湖咏》诗云:“见说清泉今复润,苏堤烟月古今谈。”岳万阶《东湖》诗云:“坐听盈耳奏,钓乐下沧浪。”都是在咏写苏堤景观。
  东湖柳:苏轼当年修筑东湖时,广植垂柳,他的《柳》诗写道:“今年手自栽,问我何年去。他年我复来,摇落伤人思。”随着时光推移,依依垂柳成为东湖的一大景观。明代王麟《东湖柳浪》诗中所云的“风绕微波绿满池,倚风杨柳舞频欹。平湖分翠流春远,碧海笼烟上月迟”(《凤翔县志》)可为证。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今天,当我们徜徉于东湖公园美丽的湖光山色间,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景致时,我们会深深地缅怀苏轼,缅怀他在凤翔为官时期的种种政绩,感激他为后人留下了东湖这座美丽的园林景观。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文学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