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第4期

领略古代散文的美丽风景

作者:黄厚江




  
  3.遵循规律,“三文”融合,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文言文的教学也应该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体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落实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课程目标。为此,必须做到“三文”的融合和统一。“三文”,一是指文言,二是指文章(文学),三是指文化。文言文教学,对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培养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无疑是主要目标,但又不是学习目标的全部,培养鉴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借鉴写作方法,也是应有的内容。文言文是我们母语的源头,是传承我们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中华文明很主要的一部分,学习文言文不能无视对民族文化的学习和继承,让学生在文言文阅读中感受民族文化的灿烂,培养对母语和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是教学的目标之一。文言文学习的这一特点,正是新课程改革主要理念的自然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这三者不是牵强的拼凑和外在的相加,而是自然的融合;不能只是关注文言文的基础知识,把这门选修课变成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尤其不能变成文言文语法知识的系统教学。
  
  4.因文而异,丰富教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比较集中的单一文体教学,尤其是文言文的较长时间的学习,如果教学方法单一,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疲劳,很难保证教学的效果。因此要根据不同文本的具体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的效率。(1)根据不同的文体进行特点教学。本教科书依据不同文体编排,一方面体现这门选修课程的特点,另一方面也为教学形式的丰富提供了基础。在教学中,要注意不同文体的结构特点和语言特点,设计教学思路,选择教学方法。(2)体现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可以用精读和略读两种不同教学策略处理文本的教学。精读篇目,要在读懂的基础上,开展鉴赏、探究等更丰富、更高要求的教学活动,略读篇目则以读懂为基本目的,在读懂的过程中比较集中地适当开展一些学习活动。(3)选择不同的切入口进行教学。文言文教学,以文言文的知识积累和阅读能力提高为主要目的,但并不是说教学都必须从语言切入,从诵读切入,从文章思路切入,从文章结构切入,从文章特点切入,甚至可以从作者的风格切入,从文化内涵切入都可以很好地实现“三文”的融合,即使从语言切入也可以有不同的具体切入角度,如从关键词句切入,从疑难句的理解切入,从注释切入等等。
  
  5. 突出基础,加强梳理,重在阅读能力的提高
  选修课的教学,自然要比必修课适当提高要求,但这不意味着教学中可以架空分析,仍然要强化基础,致力于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1)以“读”为本。无论是精读还是略读,无论是讲读还是自读,都必须以读为主,切忌以分析为主。这里的读,首先是诵读,文言文的学习,读,既是基本的要求,也是学习的方法;但又不仅仅是诵读,还包括了揣摩理解的读,立足于读懂、会读的读。(2)引导自学。要切实改变文言文教学教师一讲到底、一味串讲的做法,要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和时间,教师要致力于引导和指导。(3)重视积累。语文素养的提高,扎实的积累是基础,文言文的学习尤其如此。既要积累实词等基本的语言素材,包括背诵一定的经典篇目和精彩片段,又要积累适量的必要的常识。但积累又不等于简单背诵,尤其不能把力气过多地花在文言文语法的学习上,要讲究方法,讲究效果。(4)加强梳理。对于高中生来说,先积累后梳理,先分散后集中是基本的学习规律。结合具体文本的学习,借助教科书的有关知识介绍,对文言文学习具有规律性的东西进行梳理,能够提高文言文学习的效率。比如一些常用实词和虚词,一些常见的词法和句法、断句释义的基本规律、通假字出现的特点及其识别与判断等,都可以进行梳理和总结。要以学生自己的整理为基础,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教给方法,归纳基本规律。把梳理总结和学生的自主阅读相结合,更容易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6.巧用名家评语,拓展教学空间
  “评语选粹”不只是一般的资料汇编,而是重要的学习资源,更重要的是拓展教学空间的凭借,对学生思维空间的拓展,研习情景的营造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名家评语大多具有独到性和深刻性,也不乏偏颇的见解。但正由于这一点更具有利用的价值。常见的做法有:(1)凭借名家评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凭借名家评语引导学生深入研习文本;(3)凭借名家评语引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4)凭借名家评语进行鉴赏活动。要注意的是,凭借名家评语拓展教学的空间,要把握恰当的时机,要区别对待不同评语,切不可把名家的观点强加给学生,束缚学生的思想,尤其不能以名家评语代替学生的自主阅读,妨害学生研习和鉴赏文本的过程。
  
  7.以文本研习为主,融合三种基本的学习方式
  作为一门“选读”课,必须坚持以“文本研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但选修课的较高要求有时候又可以运用“问题探讨”和“活动体验”等学习方式。比如对一些写作特色的把握,对一些阅读规律的认识,通过“问题探讨”或“活动体验”会有更好的效果。许多文学性很强的作品,在阅读的基础上必然要开展一些鉴赏活动,单纯的“文本研习”也很难实现教学意图。在教学中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有机融合三种学习方式。
  
  四、推荐书目
  
  1.《唐宋古文研究》,李道英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唐宋古文八大家概述》,吴孟复著,安徽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3.《唐宋八大家文化文章学》,周楚汉著,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4年版。
  4.《文章并峙壮乾坤》,蒋凡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古代散文文体概论》,陈必祥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6.《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辞典》,吕晴飞主编,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年版。
  
  (作者单位:苏州中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