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第5期

一位清醒而痛苦的悲剧英雄——诸葛亮

作者:淮 茗




  虽然作品没有细腻详尽的心理描写,但从一系列行为和事件不难想象其痛苦、复杂的内心世界。他晚年的心境一定是极端孤独、凄凉的,缺少刘备这样志同道合、可以倾诉的对象,北伐又不被蜀国的君臣所理解,且出师屡屡失利,能理解自己的恐怕只有他本人了。他太想再创造一次奇迹了。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情给了作为臣下所能享受的最高礼遇,这固然是鞠躬尽瘁的强大动力,但也会成为无比沉重的精神负担。因为目光过于超前,因为过于清醒,注定要比别人承受更多的痛苦,因为他连希望哪怕仅仅是安慰甚至是欺骗自己的一点幻想都没有了。他仿佛西方神话中的西西弗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徒劳地努力着。从某种意义上看,与其说六出祁山是一系列军事行动,不如说是一种精神追求。上天给了他过人的才智,但并没有给他与此匹配的运气。他只能在无限的感叹和苦痛中看着自己一生苦心经营的事业一天天走向毁灭,于极端无奈中走完悲壮的人生。严峻的环境改变了他的性格,使他无法再豁达、从容起来,变得忧郁、深沉,变得多愁善感。赵云、张苞、关兴……每一位战将的陨落都使他跌足大哭,以致于昏绝于地。他哭得那么伤心,那么绝望。身边本来就没有几个能干的战将,走了一个人,也就少了一份希望,再顽强的抗争也无济于事,他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国家滑向深谷。人世间让人痛苦的事情确有不少,但还有比寒彻透骨的绝望更为痛苦的吗?
  他输给了残酷无情的天命,实际上也输在了自己手里,因为“受先帝托孤之重,惟恐他人不似我尽心”,夙兴夜寐,事必躬亲,不仅把自己累坏,提前退出历史舞台,也妨碍了部下的锻炼成长。锦囊妙计固然可以收到戏剧般的神奇效果,但也养成了手下的依赖性,削弱了他们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因为过于忠诚,过于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处处谨慎,不敢冒险,生硬地拒绝魏延至今看来仍然绝佳的奇计,不仅事倍功半,出师屡屡失利,而且也挫伤了魏延的积极性,自乱阵脚,将其推向不归之路,造成不必要的内讧。
  他有过人的智慧和才干,但未能培养出像自己同样精明强干、独当一面的助手和接班人。虽然行军布阵略胜司马懿一筹,但在培养新人方面他远不如后者,只要看一看两人后代在战场上的表现就可明白这一点。他过于专注了,也过于认真了,也许是迫切的现实使他无法顾及长远的规划,也许是他还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但实际上到他晚年时这一问题已经表现得十分突出了。处于成长期的后主刘禅并非弱智,竟然如此昏庸无能,作为肩负辅佐重任的托孤大臣,作为大权在握的相父,不能说没有失教之责。事必躬亲在个人品德上确实是无可挑剔的,但实际效果未必最好,常常会事与愿违,毕竟个人的精力有限,事无巨细,一一过问,不肯放手,这无疑让手下失去了很多独立成长的宝贵机会。结果,国家的命运完全系于个人自身的安危,在个人来说,这固然是一种十分理想的状态,但其中蕴藏的巨大风险也是可以想见的。人活着,一切运转正常;人一旦遭遇不测,整个国家也必将随之走向没落。他是创立蜀国基业的毫无争议的第一功臣,同样,排除天命的因素之外,蜀国的灭亡他也要负最大的责任,其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自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些性格、行为上的缺陷并不妨碍诸葛亮成为后人景仰的英雄,一位清醒而痛苦的悲剧英雄。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中文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