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第5期
第八讲 诗的情景
作者:徐有富
一、诗的题材是物
世界上除运动着的物质外,一无所有。《周易·序卦》指出:“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因此诗中用来表达感情的题材说到底就是物,物既是诗人感情的触媒,又是诗的感情的载体。
人的感情实际上是人的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晋代陆机的《文赋》曾用形象化的语言说明了万物对诗人情感的触发作用:“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於劲秋,喜柔条於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凌云。”梁代刘勰的《文心雕龙·物色》篇则专门探讨了景物对作者的情感,以及文学创作的影响,指出:“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其《明诗》篇还对南朝宋以后通过写物来抒情的诗歌创作方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此近世之所竞也。”钟嵘的《诗品·总论》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耶?”在钟嵘看来,诗歌的创作方法就是通过“写物”来“穷情”。应当说我国古代文艺理论著作对于这个问题谈得已经非常透彻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客观事物对个人情感的影响,并将之写入了诗歌作品中,如曹植《赠白马王彪》:“感物伤我怀,抚心长太息。”阮籍《咏怀八十二首》之十四云:“感物怀殷忧,悄悄令人悲。”张协《杂诗》其一:“感物多所怀,沈忧结心曲。”谢灵运《游南亭》:“慼慼感物叹,星星白发垂。”唐人白居易的《庭槐》诗说得尤为明白:“人生有情感,遇物牵所思。树木犹复尔,况见亲旧知。”下面我们就以王安石《南浦》诗为例来说明一下这个问题:
南浦东冈二月时,物华撩我有新诗。
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
“鸭绿”一句写澄碧的春水被风吹起了细浪,“鹅黄”一句写淡黄的柳条在风中摇摆。正因为这撩人的春光使得诗人很快乐,才写了这首诗。
不少诗人还专门以某物为描写对象写了所谓咏物诗,清代的俞琰曾编过一本《咏物诗选》,收六朝至明代的咏物诗一千三百多首。其《序》云:“凡诗之作所以言志也,志之所动由于物也。感于物而动放形于言,言不足故发为诗。诗也者发于志而实感于物者也。诗感于物而其体物者不可以不工,状物者不可以不切,于是有咏物一体以穷物之情,尽物之态。”如戎昱的《早梅》:
一树寒梅白玉条,廻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消。
此诗将梅树的位置,梅花的颜色,花期,以及早开的原因都写得非常准确,诗人因为凭借早梅传递的信息,早早感受到春天已经到来的喜悦,也就从诗中流露了出来。所以清人沈祥龙《论词随笔》说:“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於其内,斯寄托遥深,非沾沾焉咏一物也。”
二、诗的题材是景物
任何物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就拿上面这株早梅来说,它必须有自己存在的空间与时间,比如地点是村边,路旁,靠近一座小桥,桥下有一条小溪;时间是早春,梅枝在去年冬天还积过雪;此外,还有一位诗人正在欣赏着它,思考着这株梅花为什么会比其它的梅花开得早。所以我们可以把诗的题材进一步说成是物的组合体——景。景实际上就是人的眼耳鼻舌身所感觉到的环境。如《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此诗取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与民族特色,寥寥数语,就表现出了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所独有的苍茫寥廓的景象。元好问《论诗》绝句有云:“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下面我们再欣赏一下宋人项安世《春日堤上》所描写的长江岸边的美景:
高高下下十五里,白白红红千树花。
总在疏篱断垣里,背堤临水小人家。
作者出身湖北江陵,又在安徽池州当过官,这两个地方均在长江之滨。此诗首句写诗人春天在大堤上情不自禁地走了十五里,“高高下下”是近距离观察花草树木时所留下的印象。次句“白白红红”这两组叠词表现出了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的烂漫景色。三句中“疏篱断垣”恰恰写出了普通老百姓家园所呈现出来的真实状态,篱笆编得很密,垣墙垒得很好,总是短暂的现象。这句诗同时也说明那些勃发着生机的花草树木都处于自然生长状态,而不是刻意栽培的。第四句说明这儿的小小老百姓们虽然住着低矮的房子,过着贫困的生活,但正是他们才拥有春天。诗中流露出了一种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
景物自然也包括人物,而且人物往往处于景物描写的中心位置。如五代西蜀词人李珣的《南乡子》: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游女带香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
此词由远及近写来,开头两句为我们描写了南国水乡那明丽而又鲜艳的画面。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第三句写一曲棹歌惊起水面上成双成对的鸳鸯,使它们扑腾腾地飞了起来。也许正是这一生动的画面,使得乘彩舫出游的少女们会心的、互相打趣的、顽皮的笑了起来,“偎伴”二字传神地写出了她们天真烂漫、笑态可掬的样子。傍晚的阳光已经不那么强烈了,但是少女们却仍然就地取材,争着摘下荷叶来遮挡阳光。词的末二句告诉我们,那是她们在有意无意地展示着自己青春的活力、青春的美。
景物也包括事物。事物同样也是诗人用来抒情达意的题材。《汉书·艺文志》指出:“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白居易也说过:“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行于歌诗也矣。”(《白氏长庆集·策林六十九采诗以补察时政》)人们把那些叙述人物事件的诗称为叙事诗,如汉代辛延年的《羽林郎》:
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不意金吾子,娉婷过吾庐。银鞍何煜爚,翠盖空蜘躇。就我求清酒,丝绳提玉壶。就我求珍肴,金盘脍鲤鱼。贻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裾。不惜红罗裂,何论轻贱躯!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
这首诗写一位年龄只有十五岁的少妇,长得非常漂亮,打扮得也很入时,当垆卖酒,大将军霍光家的奴才冯子都,狗仗人势,以饮酒为名,跑来调戏她,遭到她严词拒绝的故事。诗人借这个故事热情地歌颂了胡姬对社会上貌似强大的恶势力进行反抗的精神,同时歌颂了她坚贞的清醒的爱憎鲜明的爱情观。此诗也是汉代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具有普遍的意义。
正如朱光潜《研究诗歌的方法》所说:“诗寓情志于景于事,表达于语文。比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眼见印在书上的十六字是语文,杨柳雨雪是景,来往是事,而诗人所写的对于时序变迁的感慨是情。”
三、情与景的关系
王国维在《文学小言》中指出:“文学中有二原质焉,曰景,曰情。”在诗中,情与景是是密不可分的。两者关系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
1. 触景生情。《文心雕龙·物色》篇说:“物色之动,心亦摇焉。”韩愈《原性》指出:“情也者,接于物而生者也。”近人顾随也分析道:“所有抒情诗的核心内容毫无例外地是诗人主观地抒写自己的情感。但人的情感不能无因而生;它有着产生它的客观存在;情感也是客观事物之反映。”(《朗诵了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以后……》,见《顾随全集》第2卷)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