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第2期
南国无双地 西江第一家
作者:胡迎建
面芙蓉类削成,春风环佩入瑶京。无须太华峰顶去,此地堪期玉女盟。”(《游龙虎山莲花岩》)因峰石酷似莲花而联想到可在此地与玉女订盟,何须远寻西岳华山莲花峰。峰脚水面,又有玉梳石。石块耸突,排列如梳齿,当代人澳门冯刚毅诗云:“昆仑桂魄夜清寒,王母妆成翠黛弯。错手玉梳云鬓卸,飞投龙虎枕危澜。”想象玉梳乃因西王母卸却云鬓不慎落此,诗风清雅而见巧思。
溪西奇岩魁岸,如城如屏,古名仙人城,又因岩藏悬棺而名仙棺岩。石脚浸于如玉碧溪中,倒映如双岩。岩石峻削,难以攀援。唐代顾况《安仁港口望仙人城》诗云:
楼台彩翠远分明,闻说仙家在此城。
欲上仙城无路上,水边花里有人声。
能于实处见工,于虚处传神,婉转谐畅,清空一气,尤见此岩之神奇。
岩壁多石罅,内有棺木,或横竖,或直插,隐约可辨。棺木如何安置其中,向为谜团,或言仙人所遗。宋人王文卿《仙棺岩》诗云:
昔人骑鹤上天去,不问人间有蜕蝉。
千载玉棺飞不动,空江斜月照空烟。
危素的《游仙岩记》中记载了其时当地人悬空钩棺出穴的情景:“至顺(元文宗年号)中,居民系长绠大树,上悬竹笼,坐一人其中,稍到仙棺岩前,以长钩钩二棺,坠溪水中。棺皆楠木所制,一棺中有玉莲环而已。或云尧时民避水其上,故其遗踪存焉。”但他不同意尧时避水至石穴中的这种说法:“尧时沙水为患,其横流泛滥,乌得至此境邪?”究竟是何时,他也无法解答。
上世纪80年代,江西文物考古队来此考察,认为棺木乃春秋战国时古越族人所葬。后来又有上海考古专家与江西文物考古队作安葬模拟试验,以山巅置滑轮垂索于溪中,于岸边转动绞车将一人悬吊至半空,尔后此人如荡秋千,荡入洞中,再悬吊棺木,由进入洞中者拽入穴中,很是惊险。近年来,移出一二棺木,置于景区入口处,建馆室供人观瞻,残骸古剑犹存。
自两岩夹峙的山路中行进约200米,一岩直立,至其基部擘开,酷似女阴,兼有流泉下淌而形成的阴沟,须草络垂,人称仙女岩,又称“羞女岩”。与羞女岩隔溪相对的有金枪峰,一柱朝天,崭崭峭雄。一阳刚,一阴柔,亦天造地设之妙。当代人厦门黄拔荆《减字木兰花》词云:“峥嵘一柱,宛似金枪天外举。羞女岩奇,初浴晴潭未着衣。朝朝暮暮,隔水无桥舟不渡。欲结丝萝,何日双双游爱河。”以拟人手法写此两岩的缱绻恋情。
附近有天仓岩,形似谷仓,宋代晁补之《仙岩》诗云:“稽天巨浸洗南荒,上有千峰骨立僵。民未降邱应宅此,举头天壁有囷仓。”他猜想上古时洪水滔天时,黎民百姓应该是居住在峰间。明代黄应元《天仓岩》诗云:“峭壁苍苍上倚天,仙人遗廪视如拳。山中芝兰殊堪食,始信昆丘有玉田。”言山中产芝兰,天仓乃仙人遗廪。又有辘轳岩,王文卿《辘轳岩》诗云:“天上霞开金井晓,山中风引玉绳秋。长江万古汲不尽,断岸夕阳飞白鸥。”此言岩旁有金井,绳汲溪水不尽,绕开实处虚写,神韵盎然。
再往东南,溪东岸有小桃源,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茂林修竹,掩映村舍三四椽,俨然世外人家。村为许姓,传说张天师初来此地,蚊阵肆虐,乃施法术,得以暑日无蚊,故又称无蚊村。宋代裘万顷《题小桃源》诗云:
半月池边倚瘦藤,望仙台上岸乌巾。
尘埃一点不到地,花木四时长是春。
载酒岂无好事者,烂柯应有著棋人。
请君更种桃千树,准拟桃源来问津。
处士潇洒出世风姿,宛然在目。“载酒”句暗用陶潜故事,“烂柯”句用晋代王质故事。诗风清逸奇婉,风光宛然如见。
再往东南,峰岩渐逶迤而小,然有一大岩兀立当溪口,形似鲁迅侧面像,惟妙惟肖,人称文豪岩,又称鲁迅石。过此,离溪岸三四里,杂花遮溪,稻田平旷。在此可远眺龙虎两山,山不甚高而气象峥嵘。宋代王安石《龙虎山》诗云:“弯弯苔径引青松,苍石坛高进晚风。万响乱敲云影里,琵琶高映水声中。”声色相衬,愈见山水幽旷清雅。王文卿《龙虎岩》诗云:“龙虎丹成紫气开,空遗高石踞崔嵬。何人长笑高峰顶,引得风云动地来。”于清逸中寓动荡之气,笑傲江山,如能引风云而来。
岩之今名,民间附会故事甚多,因岩石虽惟妙惟肖,却是不能动的,故民谣《十不得》云:“老婆背老公走不得,莲花戴不得。仙桃吃不得,丹勺动不得。云锦披不得,道堂坐不得。石鼓敲不得,剑石试不得。玉梳梳不得,仙女配不得。”
历代文人墨客络绎来游此境,为龙虎山留下名篇佳作,如唐代常建、吴筠,宋代曾巩、洪迈、杨万里、文天祥、谢叠山、郑思肖,元代范梈、傅若砺,明代李梦阳、夏言、罗洪先,清代笪重光等。元代虞集,明代宋濂、方孝孺、朱权均与龙虎山道士交往很深,为之写有不少诗文,增添了龙虎山的文化内涵。
(作者单位: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