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第3期

“无爱”的乱世与“失爱”的《三国》

作者:潘知常




  (三)基于“失德”的历史判断,《三国演义》继而理所当然地为中国历史开出了“药方”。这就是:“补德”。这显然是关于“乱世”《三国演义》所提出的第二个最根本和最关键的问题。然而,正确的答案却应该是:补爱!“补德”则实在苍白。至于以“补德”的名义去发动战争,那就更加可怕,“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战争当然是有用的工具,但更是有限的工具!当人类为战争而流第一滴血时,和平与美好的世界就已经被污染。因此,战争的胜利是除失败以外的最大悲剧。这使我们想到,在《三国演义》中始终欠缺一种健康、正常的人性感觉和美学感觉:使人不成其为人,使美不成其为美,以丑为美,同时又以美为丑。真正的快乐来自爱与美,我们能够做的就是让人们接近爱与美,并且回归爱与美的文学。没有爱与美的社会肯定可以生存,但却肯定不能使人快乐地生存和尊严地生存。因为没有爱与美的社会也就必然没有人的尊严,人也就必然活得像动物而不像人。这样的社会无论是‘乱世’还是‘盛世’都不是‘人世’。而《三国》的弊端恰在于此。它是战争的演义、暴力的演义,但是却并非爱的演义、美的演义。
  西方人说,千年易过,德国法西斯的罪孽难消。而千年已过,但是三国时代的罪孽却至今未消。《三国演义》在“补德”的名义下的战争礼赞,至今仍旧值得我们时时深刻反省。
  (四)关于“乱世”,《三国演义》所提出的第三个最根本和最关键的问题是:由谁来促成乱世的结束?《三国》的回答是:有德者。“天下土地,惟有德者居之。”可是,今天站在现代的立场不难看出,《三国》的“道德”“演义”只是为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提供了一种意淫的快乐,其实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对于终极关怀阙如的“失爱”的“乱世”来讲,现世关怀的“补德”假想无异于画饼充饥。然而,这还在其次。真正的危险在于:《三国演义》追捧、歌颂了一批以“有德者”自居的“英雄”,这不仅是一个错误的美学判断,而且它为国人心中注入了一股极不正常、极其有害的“三国气”。
  且不论“道德”能否拯救“失爱”的社会,当这些乱世“英雄”以“有德者”自居,以“补德”的名义发动连年战争时,英雄所居之“德”、战争所补之“德”首先就应该受到质问。“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推崇的“英雄”其本质都是战争狂徒,在某种意义上,他们甚至都是不折不扣的战争罪犯。曹操、刘备、孙权热衷于战争,是因为觊俞见“天下”大位,要发战争财,也要在战争中图谋不轨;以诸葛亮为代表的一批战争阴谋家,他们的血战到底与穷兵黩武,是因为只有战争才是他们的立身之本。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尽管有其忠肝义胆的一面,但是实质上却是他压制反战呼声的战争宣言书。因此三国战争中的任何一方非但都“罪大恶极”,而且都“罪无可赦”。他们都没有去“补德”,而且,他们也都无“德”可“补”。在谋臣的“帷幄”之外,在将军的“马蹄”之下,只有百姓累积如山的冤魂白骨。《三国》英雄“道德”脸谱下的真实面孔是权力和暴力,没有人比这些利用道德的“英雄”更不道德了。三国战乱“补德”遮羞布之下是赤裸裸、血淋淋的争权、夺利,再没有什么比以“补德”为名义的战争更可怕、更无耻了。
  其实,英雄的标准根本就与有“德”与无“德”无关,而应该是有“爱”或者无“爱”。真正的英雄必须是呼唤爱、为了爱的爱心英雄。因此,乱世中那些真正的英雄应该是也必须是:有爱者。美学的回答惟有——永远呼唤爱的莅临,永远“补爱”!而那些离乱中为爱而生、听命于爱的召唤的“爱心英雄”才是文学、美学应该赞美的。
  可惜的是,这些在《三国演义》中我们根本无从看到。我们所见的《三国》是一部将战争合法化(“补德”)、暴力道德化(“有德者”)的“演义”。在小说中,暴力者之罪、战争者之罪都为道德者之“义”所遮蔽,所消解。与爱背道而驰、与美背道而驰;权力至上与暴力第一;推崇杀人如麻和尔虞我诈的所谓“英雄”的美学观、价值观。这,就是我们在《三国演义》中所看到的一切。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