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第6期
漫谈元曲中的套数
作者:沈鸿鑫
《庄家不识勾栏》以活泼诙谐的笔调写一个农民进城偶入勾栏观剧的经过和感受,真实而具体地展现出我国元代戏曲演出的情状和风貌。
全曲共有八支曲子。第一段写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庄稼人进城烧香还愿,“正打街头过,见吊个花花碌碌纸榜,不似那答儿闹穰穰人多。是说在勾栏门口挂着五颜六色的戏码,围着许多人在观看。勾栏是宋元时百戏杂剧演出的场所,勾栏内有戏台、戏房(后台)、神楼、腰棚(看席),元以后勾栏亦指妓院。只见一个人在戏院门口高声吆喝招徕看客,“道迟来的满了无处停坐。说道前截儿院本《调风月》,背后么末敷演《刘耍和》。《调风月》全名《诈妮子调风月》,关汉卿所作杂剧,写婢女燕燕受小千户诱骗、欺负的故事,是当时常演的院本剧目。《刘耍和》,杂剧剧名,刘耍和原是金元间著名的院本演员、教坊色长,后来他的故事也被编为杂剧敷演。
第二段,写庄稼汉花了二百钱进了场,看到场内人多热闹的景况:“见层层叠叠团栾坐。抬头觑是个钟楼模样,往下觑却是人旋窝。钟楼模样指高高的戏台。戏开场前“不住的擂鼓筛锣。
第三段,杂剧开场,庄稼汉好奇地看起戏来。先是演“艳段,有丑角的滑稽表演和说唱诗词歌赋。接着演正戏院本《调风月》:“一个妆做张太公,他改做小二哥,行行行说向城中过。见个年少的妇女向帘儿下立,那老子用意铺谋待取做老婆。教小二哥说合,但要的豆谷米麦,问甚布绢纱罗。小二哥捉弄张太公,急得张太公将皮棒槌打成了两半。庄稼人不懂,以为一定会把小二哥的脑壳打破,小二哥非向官府告发太公不可。谁知小二哥好像没事一样,毫不计较,反而哈哈大笑起来,弄得庄稼人莫名其妙。
最后是庄稼汉看得入了迷,但内急难忍,只得遗憾地退出了勾栏,后面的精彩演出没有看到,还白白被旁边的人取笑了一番。
这个套曲共八支曲子,写到《调风月》用完了七支,只剩下一个尾声,作者以庄稼汉尿急离席,使套曲戛然而止,显得自然,也给读者留下了不尽的回味。
这个套曲以一个不谙戏剧和勾栏的农民身份和视角看到的勾栏和戏曲演出,把演出的场景和主人公的心态神情描摹得惟妙惟肖,极其传神。语言全用本色的白话,通俗活泼,并且十分诙谐。因为“庄家不识勾栏,所以充满了夸张、变形、误会、调侃,呈现出极其浓烈的喜剧色彩。但是谑而不虐,并无贬低或丑化庄稼汉,相反,通过这些描写,一个纯朴可爱而又风趣的元代农民形象呼之欲出。宋元院本、杂剧当时演出的样式早已失传,而这个套曲对元代戏曲演出的剧场设置、构造,演员的妆扮、表演,剧目的名称、内容等,都作了具体细致的描写,成为唯一直接描写元代剧场演出状况的文艺作品,这对后世研究元代院本、杂剧的演出情况是十分重要的资料,因此特别值得珍视。
【新水令】《代马诉冤》则是一篇风趣而意义深邃的寓言。作者刘时中(约128—1336),名致,号逋斋,石州宁乡(今山西中阳)人,受当时的古文大家、集贤大学士姚燧赏识,荐为河南省掾,后官至翰林待制、翰林总摄太常博士,其散曲反映现实生活,干预政治,今留存套曲《上高监司》、《代马诉冤》等为其代表作。
全曲以拟人化手法用动物口吻倾诉冤情,从而来抒写人间的不平。曲子一开始就哀叹“世无伯乐怨他谁?干送了挽盐车骐骥。空怀伏枥心,徒负化龙威。索甚伤悲,用之行舍之弃。意思是说,世上没有伯乐,千里马只能负盐车,服劳役,被白白地葬送一生。我是一匹老马,空怀凌云壮志,但主人却以为我已老而无用,将我舍弃,使我无限悲伤。
第二段,老马回忆起自己辉煌的往昔:“王鬣银蹄,再谁想三月襄阳绿草齐。雕鞍金辔,再谁收一鞭行色夕阳低。花间不听紫骝嘶,帐前空叹乌骓逝。命乖我自知,眼见的千金骏骨无人贵。玉鬣银蹄、雕鞍金辔是当年自己的奕奕风采,这里作者用了几个典故:刘备骑马襄阳赴会,项羽帐前空叹“时不利兮骓不逝,古代君主千金买骏骨。作者连用数典,自叹命乖运蹇,不为人重视。因而发出诘问:“谁知我汗血功,谁想我垂缰义,谁怜我千里才,谁识我千钧力?“垂缰义指前秦苻坚之马垂缰救主的故事。下面进而写马的赫赫功劳:“谁念我当日跳檀溪,救先主出重国?谁念我单刀会随着关羽?谁念我良美川扶持敬德?刘备乘的卢马跳檀溪冲出重围,关羽骑赤兔马单刀赴会,尉迟恭大战单雄信,匹马救李世民。但是这一切早被人忘却。故而“马愤愤不平地连用了三个“谁念我。
第三段写眼前的现状:官府和当权者重用的都是一群蠢驴,而这些暴发户、无知小辈,“不识尊卑,“一概地把人欺。不中用的驴子被委以重任,而千里马却遭排挤,受连累,拉盐车,服苦役,“把我埋没在蓬蒿,失陷污泥。这一段与前面形成强烈的对比。
最后一段则更加悲凉。被排挤、服苦役还不是最坏的结局,“有一等逞雄心屠户贪微利,咽馋涎豪客思佳味。一地里把性命亏图,百般地将刑法凌迟。千里马最后竟被屠宰杀戮,成为馋涎豪客的盘中之餐。
这支套曲是一篇绝妙的寓言。全曲以千里马的怀才不遇及悲惨的命运,借物喻世,借马之口揭露现实社会的世道不公和黑暗残酷,英才得不到赏识和重用,功臣被贬斥,甚至遭陷害,而小人得势,作威作福,寓意十分贴切而深刻。套曲语言生动,随着“马的心情、境遇的不同,语言色彩也随之变化。“玉鬣银蹄,再谁想三月襄阳绿草齐。雕鞍金辔,再谁收一鞭行色夕阳低,多么春风得意,语言色彩何等明丽!而“把我埋没在蓬蒿,失陷污泥,“一地把性命亏图,百般地将刑法凌迟,却又是何等的悲凉惨然!其语言有着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由于篇幅的限制,我们从元曲的套数中选出几套来稍作解读,只能说是以管窥豹,曲海拾贝,但即使这样我们也能领略到套曲反映现实社会众生相的表现能力和独特风貌,读者朋友若想欣赏更多的佳作,那么还请诸君亲临曲海作一番遨游吧。
(作者单位:上海艺术研究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