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3期

我与六朝文学研究

作者:穆克宏




  (三)《昭明文选》研究
  梁萧统所编《文选》,保存了丰富的文学资料,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此书远在唐代初年就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学问,叫做《文选》学。《文选》学历史悠久,影响广泛,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我接触到《文选》是在建国前。当时我在高中读书,由于仰慕《文选》的大名,购置了一部世界书局影印的胡刻本《文选》。《文选》一开始就是汉赋,当时感到十分难懂,就把它搁在一边了。后来,读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和陶渊明的《归去来辞》时,偶而取出《文选》来翻一翻。六十年代初,我开始研究《文心雕龙》,翻阅《文选》的次数多了,渐渐地比较熟悉了。1985年,我给自己指导的研究生开设《文心雕龙研究》、《昭明文选研究》,翻阅《文选》的次数更多了,就更熟悉了一些。1985年以后,我以主要精力研究《文选》学,撰写了十三篇研究论文,后来在论文的基础上写成《昭明文选研究》,1998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为了比较深入地研究《文选》学,我点校清代梁章鉅的《文选旁证》,此书是《文选》学的集大成之作,有较高的学术价值。2000年,该书作为《八闽文献丛刊》之一,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1998年,春风文艺出版社约稿,让我写一部评介《昭明文选》的小册子,作为通俗读物,于1999年出版。我的《昭明文选研究》和《文选旁证》点校本,引起了同行的注意。王立群的《现代文选学史》说:“穆克宏的《昭明文选研究》为20世纪后期中国大陆学者第一部现代《文选》学研究的专著……成为20世纪现代《文选》学步入新的学术上升周期后最有代表性的研究著作之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又说:“穆克宏点校的《文选旁证》则是大陆学人对清代传统《文选》学专著进行整理的杰出代表。”(同上)这些评论反映了学术界对拙著的重视。1998年以后,我陆陆续续又写了十余篇有关《文选》学的研究论文,这些论文和旧著《昭明文选研究》的修订本皆收入我的《文选学研究》。此书即将由鹭江出版社出版。
  (四)文学史料学的研究
  我在大学中文系从事魏晋南北朝文学教学和研究工作多年,在教学和研究过程中,接触了很多史料,很久以来,我一直想对自己所接触到的史料加以整理,撰成《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述略》一书,供读者参考。但是,由于教学工作繁忙,无暇他顾,多年的愿望一直无法实现。1985年以后,我为自己指导研究的研究生开设文献学课程,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讲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史料。1990年,中华书局约我撰写《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学》,于是,我借此机会,撰成本书。这样,总算实现了自己的夙愿。1997年,拙著《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述略》由中华书局出版,列入《中国古典文学史料研究丛书》。当时的中华书局总编辑傅璇琮先生在《总序》中说:“中华书局古典文学编辑室于几年前即提出编辑《中国古典文学史料研究丛书》的计划,但由于种种原因,这套丛书的起步不太快。经过几年的准备,穆克宏先生的《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述略》作为这套丛书的第一部,将于今年出版。”此书出版后,得到学术界的好评。陈庆元说:“此书不仅带有较强的学术性,而且也体现了他的治学特点。应该说,这是一部具有开拓意义的文学史史料学专著。”(《评穆克宏〈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述略〉》,《书品》,1997年第4期)同时,也受到魏晋南北朝方向的硕士生、博士生和有关教师的欢迎。2004年夏天,中华书局原总编辑傅璇琮先生来福州讲学,向我提出对拙著进行增补重印,供读者参考。当时,我因为正在撰写《文选学研究》,无暇他顾,此事就搁置下来了。2006年4月,我在江苏镇江参加《文选》座谈会,见到中华书局原文学编辑室主任许逸民先生,他也跟我提起增补拙著重印发行的事。两位老朋友的关心,我十分感谢。于是从2006年5月起,我开始增补拙著,历时半年,基本上完成了任务。此书已于今年11月,由中华书局出版。
  四十年来,我的主要研究成果,仅仅如此,不足道也。我已年近八旬,精力显然不如过去。但是,我的研究工作还在进行,今后的研究工作主要是继续研究《文选》学,撰写论文。学问是做不完的,我只是尽力而已。唐代著名诗人王勃说:“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我当以此自勉。
  
  四、三点体会
  
  我治学的体会,约而言之,有三点:
  (一)研究的目标要集中
  学术研究的方向明确,方法科学,并能持之以恒,将来必然有所成就。如果目标分散,东打一拳,西踢一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后将一事无成。“歧路亡羊”的故事,发人深省。
  大学毕业以后,经过几年的摸索,于六十年代初,我决定研究六朝文学。六朝文学的历史长达四百年,茫茫学海,如何着手?经过反复的考虑,我决定研究刘勰的《文心雕龙》。此书对齐、梁以前的文学做了一次总结。研究《文心雕龙》,可以对六朝文学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大致说来,1985年以前,我集中精力研究《文心雕龙》,1985年以后,我又集中精力研究《文选》学。由于方向明确,目标集中,基本上完成了任务,并得到同行专家的好评。所以,我认为,学术研究工作一定要做到目标集中,才有可能取得预期效果。如果目标分散,很有可能一事无成。
  (二)研究要有自己的特点
  文学创作要有自己的风格,如李白诗“飘逸”,杜甫诗“沉郁”,各具特点。学术研究贵在独创,也要有自己的特点,切忌千人一面,千口一腔。重复别人的劳动,那是浪费时间,同时也造成了枣梨之灾。
  我的学术研究工作有自己的一些特点。如拙著《文心雕龙研究》的特点是:
  第一,将《文心雕龙》和六朝文学结合起来研究。黄侃先生说:“读《文选》者,必须于《文心雕龙》所说能信受奉行,持观其书,乃有真解。”(《文选评点》)我认为黄先生的话很有道理。同样,将《文心雕龙》与《文选》结合起来研究,更可以发现《文心雕龙》之精妙。我不仅将《文心雕龙》与《文选》结合起来研究,而且推而广之,将《文心雕龙》与六朝文学结合起来研究。这样,我对《文心雕龙》的理解更为具体深入了。这是受到黄侃先生的启发。
  第二,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粗浅的见解。例如,作者认为《文心雕龙》绪论五篇,与其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的关系不是对等的,而是一种统摄的关系。绪论五篇所表现的儒家思想是贯串全书的。又,作者较早注意到《文心雕龙》文体论的研究,认为其文体论熔创作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为一炉,这是刘勰不同于他的前辈的地方,也是高出他的前辈的地方。还有作者首先对《文心雕龙》的表现形式进行了研究,指出它在体裁、结构和语言方面的特点,如此等等,或可供研究者参考。
  第三,我努力学习前辈学者严谨的治学精神,尽力实事求是地对《文心雕龙》进行研究,因此,对其所论述的文学问题和作家作品力求作科学的分析。对其正确的、精辟的论述,固然一一拈出;对其错误的,或不恰当的论述也不放过,一一点明。书中的每一个结论都是在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反复思考,最后得出的。当然,个人的考虑都有局限,可能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敬希方家和读者指正。
  这些特点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皆凝结了作者的心血,来之不易也。
  拙著《昭明文选研究》是建国后第一部《文选》学研究专著。其特点是将《文选》与《文心雕龙》、《诗品》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使读者对《文选》的理解更进了一步。
  拙著《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述略》是一部文学史料学著作。此书是中华书局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史料研究丛书》的第一部出版的,被同行专家评为开拓性的著作。此书强调治学从目录学入手,必须具备古代文献知识,体现了作者治学的特点。
  我的学术研究工作总的特点是:实事求是。这是我最重要的治学方法。
  (三)“勤能补拙,水滴石穿”
  “勤能补拙,水滴石穿”,是我治学的座右铭。我认为,治学要勤奋,要有恒心。勤奋造就人才,有恒为成功之母。这些话看起来是老生常谈,但是,当你付诸实施时,你就会发现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