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4期

商业型文人与文化型商人

作者:傅承洲




  李渔(1611—1680),字笠鸿,号笠翁、笠道人、觉道人、觉世稗官。原籍浙江兰溪,出生在江苏如皋,他的父亲李如松和伯父李如椿都是经营中草药的商人,少年李渔受到家庭环境的熏染,养成了良好的商业意识与经营能力。虽然李家祖上无人做官,由于李渔从小聪明好学,“襁褓识字,总角成篇”(《闲情偶寄•曲词部》),父辈还是将读书做官、改换门庭的希望寄托在李渔身上,为他创造良好的条件,让他潜心儒家经书,准备科举考试。崇祯八年,李渔二十五岁,到金华参加童子试,得到主考官、浙江提学副使许豸的赏识,以五经见拔,成为秀才。许豸还将李渔的试卷印成专帙,送人炫耀。崇祯十二年,李渔赴省城杭州参加乡试,结果名落孙山。三年后,再次赴杭州应乡试,此时已是兵荒马乱,明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李渔中途闻警折回,未能参加明朝的最后一次乡试。两年后,李自成攻陷北京,明朝灭亡。随着清兵的南下,战火也烧到了李渔的家乡,李渔不得不避兵山中,房屋则在战乱中烧毁。等到战乱结束,金华已被清兵占领,李渔下山回家,被迫剃发,曾作《剃发二首》,其二云:“晓起初闻茉莉香,指拈几朵缀芬芳。遍寻无复簪花处,一笑揉残委道旁。”此诗成为乾隆年间禁毁《笠翁一家言》的主要原因。顺治四年除夕,李渔作《丁亥守岁》:“著述年来少,应惭没世称。岂无身后句,南向目前誊。骨立先成鹤,头髡已类僧。每逢除夕酒,感慨易为增。”从他这一时期所作的诗歌来看,李渔还是一个有民族气节的文人,他在明朝只中过秀才,并没有做官,但在明清易代之后,对清朝统治者采取了不合作的态度,他“绝意浮名,不干寸禄,山居避乱,反以无事为荣”(《闲情偶寄•颐养部》)。他在兰溪构筑伊山别业,栽树种花,过着“识字农”的生活。清朝因袭明制,以八股取士,李渔没有参加清朝的科举考试。
  李渔绝意功名,不愿意通过科举考试到清朝做官;隐居山中,又不可能真的种地为生。此时李渔已经年近四十,娶妻纳妾,还有孩子,长期隐居只能是坐吃山空,李渔不能不慎重考虑养家糊口的现实问题。他在《与陈学山少宰》中写到:“一艺即可成名,农圃负贩之流,皆能食力。古人以技能自显,见重于当世贤豪,遂至免于贫贱者,实繁有徒,未遑仆数。即今耳目之前,有以博弈、声歌、蹴踘、说书等技,邀游缙绅之门,而王公大臣无不接见恐后者。”经过认真的思考,李渔卖掉了伊山别业,举家迁往杭州,开始了“卖赋以糊其口”的创作生涯。
  与同时代文人相比,李渔最具商业头脑,他对文体的选择就可以看出这一点。戏曲小说从明中叶以来蓬勃发展,《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三言”、“二拍”等通俗小说一版再版,拥有众多的读者,冯梦龙、凌濛初的话本创作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看戏成为明代以来最主要的娱乐活动。而李渔自信自己具有小说戏曲创作方面的天赋,到杭州之后,很快就选择创作戏曲和通俗小说作为谋生的手段。在杭州十年,先后创作了传奇《怜香伴》、《风筝误》、《意中缘》、《玉搔头》、《奈何天》、《蜃中楼》、《比目鱼》,小说《无声戏》、《肉蒲团》、《十二楼》。这些作品问世之后,就获得一些文人的高度评价。顺治十六年,李渔的第一种传奇集《李氏五种》结集付梓,孙治《李氏五种总序》云:“即就五种而论之,其壮者如天马之鸣霹雳,其幽者如纤林之响落叶;其诙谐如东方舍人射覆于万乘之前,其庄雅者如魏邴丞相谋谟于议堂之上。而总以寄其牢愁之感,写其抑郁之思。挂玉钗于东墙,赠荆珠于洛浦,离合变化,出鬼入神。于是,岂独词翰之飞黄,才思之神皋哉!天下后世之才士硕女,必有读是书而咏叹感泣者矣。”身后更是好评如潮,康熙年间刘廷玑云:“李笠翁一代词客也。著述甚夥,有《传奇十种》、《闲情偶寄》、《无声戏》、《肉蒲团》各书,造意创词皆极尖新。”(《在园杂志》卷一)光绪《兰溪县志》《李渔传》称李渔“最著者词曲,其意中亦无所谓高则诚、王实甫也。有《十种曲》盛行于世。当时李卓吾、陈仲醇名最噪,得笠翁为三矣。”今人孙楷第《李笠翁与〈十二楼〉》云:“说到清朝的短篇小说,除了笠翁外,真是没有第二人了。”杭州十年,李渔确立了他在中国戏曲小说史上的重要地位。
  对李渔来说,更重要的是,他的戏曲小说很快打开了市场,达到了以此谋生的目的,戏班和书坊纷纷请李渔编写戏曲和小说,还发生过传奇只写了半本就交戏班排演再赶写下半本的事情,李渔《与某公》云:“此剧上半已完,可先付之优孟。自今日始,又为下场头矣。月梢必竣,竣后即行。”小说则交书坊刻印。而戏班和书坊要给李渔付酬。正因为靠写作谋生,李渔不允许书坊随便翻刻他的作品,否则他告到官府,追究责任,成为中国最早维护自己作品版权的作家之一。李渔《与赵声伯文学》云:“弟之移家秣陵也,只因拙刻作祟,翻版者多”,“幸弟风闻最早,力肯苏松道孙公出示禁止,始寝其谋。乃吴门之才熄,而家报倏至,谓杭州翻版已竣”,“弟以他事滞今阊,不获亲往问罪,只命小婿谒当事求正厥辜。”直到晚年,李渔还在为作品被盗版而警告当事人:“至于倚富恃强,翻刻湖上笠翁之书者,六合以内,不知凡几。我耕彼食,情何以刊!誓当决一死战,布告当事!”(《闲情偶寄•器玩部》)
  康熙元年,为了解决小说戏剧盗版问题,李渔移家江宁。如果说在杭州时期李渔还只是一位具有商业头脑的文人作家的话,到金陵后,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成为一位以经营为主的文化商人,尽管他并没有停止写作。江宁是当时的刻书中心之一,李渔曾有过与书坊合作的经验,对书坊并不陌生,更重要的是他的作品有广阔的市场。有了这些有利条件,李渔到江宁之后,也开书坊刻书,初名翼圣堂,后更名芥子园。刻印过《资治新书》、《求生录》、《笠翁论古》、《尺牍初征》、《四六初征》、《闲情偶寄》、《笠翁诗韵》、《名词选胜》、《芥子园画传》等,有些书籍是他女婿沈因伯协助刻印的。所刻书籍有不少畅销读物,一版再版,有一些书直到今天,仍然有众多的读者。还设计刻印韵事笺八种、织锦笺十种,也十分畅销,出现了盗印,为此李渔曾予以劝阻和警告:“是集中所载诸新式,听人效而行之;惟笺帖之体裁,则令奚奴自制自售,以代笔耕,不许他人翻梓。已经传札布告,诫之于初矣。倘仍有垄断之豪,或照式刊行,或增减一地,或稍变其形,即以他人之功冒为己有,食其利而抹煞其名者,此即中山狼之流亚也。当随所在之官司而控告焉,伏望主持公道。”(《闲情偶寄•器玩部》)
  李渔在江宁编书、刻书,并没有摆脱家庭困境。康熙五年春节,李渔靠典当衣囊过年,“以度岁无资,衣囊质尽”(《闲情偶寄•种植部》)。他得开辟其他的生财之道,他将家政、书坊交给女儿淑昭和女婿沈因伯打理,自己带一姬远游打抽丰,先到京师,后至山西平阳,平阳知府程质夫买一十三岁女子相赠,是为乔姬。乔姬聪慧过人,李渔雇金阊老优教乔姬习歌,后来成为李渔家班的台柱子。又到甘肃兰州,“地主知予有登徒之好,有先购其人以待者,到即受之,不止再来(即王姬)一人,而再来其翘楚也”(《乔复生王再来二姬合传》)。王姬从乔姬学歌,王扮生而乔演旦,“其余脚色,则有诸姊妹在。”自此,李渔家班成立,李渔自己编剧、导演、班主,一身数任。一般来说,明清时期的家班,主要是达官贵人为家人看戏方便而组建的。按李渔的家境,实在是养不起家班。李渔的家班主要是商业演出,为李渔挣钱。“予数年以来,游燕、适楚,之秦、之晋、之闽,泛江之左右、浙之东西,诸姬悉为从者,未尝一日去身。”(《乔复生王再来二姬合传》)此后五、六年间,李渔带着家班四处巡回演出,出入达官贵人之家,直到康熙十一年乔姬病逝,商业演出才不得不停止,康熙十二年,王姬病故,家班解散。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