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5期

满族说部的历史渊源与传承保护

作者:周惠泉 孙 黎




  完颜雍这次著名的东巡,率领亲王、妃嫔、皇族子孙等两千余人由中都(今北京)浩浩荡荡向女真发祥地进发,是一次行程两个月而颇具象征意义的空前的壮举。号称“北方小尧舜”的世宗完颜雍十分珍视民族传统文化,身体力行求本寻根活动,为民间以颂扬先人辉煌业绩为主要内容的口承史诗性长篇叙事文学带来了强劲的助推力。这一传统后来为女真族后裔——满族所承袭和接受,使女真民族杰出人物的英雄事迹历经上千年仍在满族居民中以“说部”的形式口耳相传,为满族先民保存了大量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颂唱宣扬祖宗辉煌业绩的古老传统,由于完颜雍作为一代英主以身作则、亲自实践,当已跨越历史的风云而垂范子孙后世,为满族以说部的艺术形式求本寻根、追念祖先树立了楷模。满族说部正是继承了满族先民口头文学和非物质文化的优良传统,从而创造了气势恢宏、篇幅浩瀚的说部艺术,形成饱含天籁真趣、生机活力的原生态作品。
  
  二、满族说部的传承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称无形文化遗产,它是人类在对文化遗产认识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内涵极其丰富。为了完整准确地揭示其内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广泛征询了各国专家的意见,最后在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保护无形文化遗产公约》中是这样表述的:“所谓无形文化遗产,是指那些被各地人民群众或某些个人视为其文化财富重要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活动、讲述艺术、表演艺术、生产生活经验、各种手工艺技能以及在讲述、表演、实施这些技艺与技能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工具、实物、制成品及相关场所。无形文化遗产具有世代相传的特点,并会在与自己周边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甚至是与已经逝去的历史的互动中不断创新,使广大人民群众产生认同,并激发起他们对文化多样性及人类创造力的尊重。当然,本公约所保护的不是无形遗产的全部,而是其中最优秀的部分——包括符合现有国际人权公约的、有利于建立彼此尊重之和谐社会的、最能使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那部分无形文化遗产。”其中口头“讲述艺术”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满族说部堪称人类口头“讲述艺术”的代表作。作为列入国家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满族说部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的民间文化工作者在满族聚居区通过田野调查发现的口传叙事性长篇说唱文学。据初步掌握,目前尚有三十余部说部作品存在于满族民间,已经记录整理的仅有十一部。由于满族说部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的,因而传承人对于说部作品的活态保存十分重要。但是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的田野作业中得知,这些传承人多为年过六旬的老人,当时尚有二十余位健在。2002年黑龙江省东吴县沿江乡四季屯78岁高龄的何世环老人,还能用流利的满语讲唱《尼山萨满》,不过其他传承人都只能用汉语讲唱。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至本世纪初,满族说部的传承人已有十七八位相继谢世,濒危状况相当严重。立即采取措施迅速抢救、有效保护这份珍贵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文化遗产是人类的祖先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具有不可再生的性质,一旦损毁或失传,必将造成文化财富无法弥补、不可挽回的损失。对于已经列入国家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怎样有效地进行保护?这是一个必须认真面对、妥善解决的新的课题,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没有现成经验可循。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摸得着、看得见、有着具体形态的物质文化遗产不同,它是人类历史发展中各个族群生活方式乃至情感、智慧的活的载体,保留着各民族特有的心理结构、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为各民族精神血脉之所系。要想切实保护这类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加大探索的力度。通过总结人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可以看出,保护的方式大体说来不外两种,即静态保护和动态保护。前者是以往保护工作惯用的方式,后者是国内外着力攻坚的新的方法。
  我们认为,口头文学属于集体创作,凝聚着民间的集体智慧,承载着千百年来形成的道德观念、精神需求、价值体系,具有潜移默化的法约性,构成一种无形的行为规范,对于子孙后代的行为方式不乏引导作用。有鉴于此,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以一种自然的形态生存,最理想的保护方式就是使其继续存活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传承于人们的口耳之间,也就是俗语所说的“活鱼还要水中看”。但是在我们国内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刚刚起步,亟需在具体操作中发扬首创精神,摸索可行的做法、探寻成功的经验。为了在满族说部的保护中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创造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态传承的适当环境,二是要有动态传承的后继传人。按《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的精神,应尽快创立满族说部的文化生态保护区,以便为满族说部的口头传承和持续性保护提供宽松的生存环境;与此同时,还应加大对满族说部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力度,提供切实有利的条件,保证满族说部能够以师带徒活态传承。
  除了动态保护的原则以外,静态保护的原则也是不可偏废的。新的发展时期以来,由文化部、国家民委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发起的“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的编纂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成为我们国家对民间文学进行全面普查、及时抢救、系统整理的一次最为壮观的文化工程,将许多处于濒危状态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文字记录的方式成功地抢救下来。至于对满族说部的静态保护工作,到目前为止文字记录的成绩也相当可观,已经抢救记录、正在整理成文的十一部说部作品其篇幅已达600万言之巨。就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满族说部的保护方式而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互联网的发展,在语言、文字、图像共同传递信息的所谓“读图时代”,静态保护也要有所创新。应该把录像、录音、摄像引入保护工作的始终,对于满族说部进行立体的记录,以便完整而恒久地保留其活态存在情况下的原真性面貌。
  满族说部的活态传承和横空出世,乃是人类文化史上的空前壮举和重大发现,给多元一体、气象万千的中国文学史增添了无限的光彩,为中国文学的传播方式开创了新的局面。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中,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关注文献著录的文学成果,很少留意口耳相传的文学资源。文献的著录记载对于古代文学的研究无疑是十分重要,但是口耳相传的文学资源同样不可或缺。特别是上个世纪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以来,引起了全世界的热切注意,也打开了我们的眼界,促使我们对于中国古代文学无比丰富的多样性内涵和形态在认识上产生了新的飞跃。由于传统说部的崛起,将推动学术界在书面文学与口承文学互动互补、汉民族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相激相融中构建中国文学史的新的框架,实现中国文学史由场域狭小、内涵单一的传统模式向视野开阔、多维多元的科学体系转型和跨越。与此同时,由于满族传统说部具有文艺学、文化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等多方面的价值,必将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尽展风采,极大地补充与丰富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
  (作者单位: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