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第十六回贾元春才选凤藻宫,秦鲸卿夭逝黄泉路
这一回又是一个叙事要点。一面是由于贾元春当选为贵妃而使大观园晨曦初现,一方面是因为秦鲸卿(情尽倾之谐音)的夭逝而结束贾宝玉面对的以秦氏姐弟为标记的情欲诱惑(参见第三章有关叙事转折的论述)。这种榫接的美妙在于,大观园晨曦初露,情欲之鬼如秦钟者黯然退隐。整个意象如同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第一幕所呈现的鬼魂场面。而事实上,秦氏姐弟在某种意义上也确实扮演了引导贾宝玉进入人世的情鬼,正如贾元春承担了对贾宝玉进行人生启蒙的母亲角色。说秦氏姐弟是情鬼,意指她(他)们授予或影响贾宝玉的那种情缘多少带有些许肉欲味,并且一完成使命便告别人世。同样,说贾元春像母亲,则不仅根据小说所叙她对幼时的宝玉的关怀教养,而且意指在贾宝玉的人生旅途上,真正给了他母爱温馨的与其说是王夫人,不如说是贾元春。这位母亲似的姐姐不仅教养了这个奇特的弟弟,而且时刻在宫中牵挂他,同时为他选择了那个最美妙的生活世界大观园,让他快乐得手舞足蹈,称心如意。正是如此母性的关怀,将贾宝玉从秦氏姐弟的“云雨情”里救出,转送入阳光灿烂的大观园。我想,这也许就是这一回目的深意所在吧。
五、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这一回目看上去是渲染贾宝玉大观园生活呈现的鸟语花香气氛,但仔细品味一下,可以发现另有深意所寄。因为花解语者,袭人规劝也;而玉生香者,黛玉情意也。将袭人解语和黛玉情意相对,并非互相映照,而是两相对比。规劝者所劝,无非经济,指向贾雨村式的假语村言之路;而痴情者之情,出自天然人性,归于心灵相系,魂魄相连,真可谓同样的温存,两种截然相反的品味。虽然对于一派稚气的贾宝玉来说,此刻尚属混沌未开,不能明确区分这两种不同的温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花解语的假语存之假,玉生香的真事隐之真,会在贾宝玉心中逐渐分明起来。两种不同质地的温爱,在此如此并举,既点明大观园中包围着贾宝玉的和煦氛围的复杂性,又为后文中薛宝钗和林黛玉的对比作了铺垫。
六、第二十一回贤袭人娇嗔箴宝玉,俏平儿软语救贾琏
正如第十九回中将袭人之意与黛玉之情作相对照一样,这一回目中成为对比的是袭人在宝玉面前的娇嗔和平儿在贾琏面对凤姐查询时刻的软语。如果说前者两种不同的情感质地和情感指向的对比,那么这里是两种不同的善良不同的心地的比较。不能不说袭人不善良,心地不纯正,但同样的善良和同样的心地,在平儿那里显得更可爱更纯正。而且,这个回目的对比意味是双重的,既是将袭人和平儿对比,又是将宝玉与贾琏对比。这两组对比以平儿的善良心地反衬出袭人的贤德意味,又以贾琏的俗气反衬出贾宝玉的童稚;而且,平儿的善良本身又反照出贾琏的恶俗,袭人的贤惠德行则反照出贾宝玉的混沌未开。一联回目,活写出四个人的性格形象,并且又点出在宝玉面前的袭人之贤和在贾琏面前的平儿之俏。可谓字字珠玉,且设计得天然浑成。七、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这一回目将贤德和痴情再度作比,与十九回不同的是,这里相对于林黛玉之情的,不是袭人而是袭人的正本形象薛宝钗。回目中戏彩蝶的“戏”字,一字道破宝钗之德的老于世故,以及善于察言观色、随机应变的本领;而泣残红的“泣”字则极写黛玉之情的坎坷艰难,苦于风霜交加、刀剑相逼的命运。这里以杨妃对飞燕,表面仅为戏谑,似无褒贬,但联系到三十回中薛宝钗在贾宝玉趣言她为杨贵妃时的恼怒,杨妃之称的贬意就赫然自现了。至于飞燕之比,可在第五十回芦雪庭联诗中的黛玉所联一句“剪剪舞随腰”获得形象写照的映证,以刻画出林黛玉形象骨子里的风流洒脱。虽然在这一回中薛林之战还未见分晓,但贤德和才情之分野已经相当明显。而且,尽管小说在回目上用的是春秋笔法,但蕴藏其中的褒贬却并不含糊。
八、第二十八回蒋玉涵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这是一个十分微妙的回目。一个是贾宝玉的戏子朋友,一个是大观园里最矜持的少女,一个情赠,一个羞笼;仿佛都有点风月情案,而且似乎都不无暖昧;一时间真有点真假难分,不知何为珠玉何为鱼目。这种微妙只有联系小说相类的情节才能领会。比如晴雯和袭人:一个与宝玉并无私情,却枉担虚名,被认定为狐狸精;一个看上去忠厚老实,稳重可靠,但实际上却的确与宝玉有染。同样道理,蒋玉涵虽然与宝玉的友谊纯正清白,但因为琪官的名分,两下里的互赠私物便有了说不清楚的嫌疑,结果这成为宝玉挨笞挞的原因之一。相反,一向持重的薛宝钗在一个应该持重的场合,却私下里向宝玉无意间但确凿无疑地露出了膀子。要知道,这种“失误”在那个时代就如同现代少女在男子跟前不小心袒露了酥胸一样严重。这在薛宝钗也许确属无意,但小说中如此写出却并非无心。似乎为了强调这种露膀对宝玉的影响,小说随之又特意描述了那个著名的“呆雁”的典故。按说,宝黛之间有耳鬓厮磨不算少,但即便同卧一床,小说写得也并不见俗。但偏偏薛宝钗这一次无意露膀,小说紧紧抓住不放,并且又对比以琪官与贾宝玉的友情。读者难道领会不出薛宝钗的矜持和袭人的稳重之间的相似性么?当然,程度不同,但大同小异而已。可见,这一回目以情赠和羞笼相对时,“羞”字可谓一字千金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