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又名秦克清、秦赢、秦英(3)








  五、 对秦可卿之谜的解释
  1. 关于秦可卿的丧事。 为秦可卿大办丧事是书中的重头戏。使用了只有“义忠亲王老千岁”才有资格使用的棺材板,“帮底皆厚八寸,纹若槟榔,味若檀麝,以手扣之,玎珰如金玉”。丧事的规格几乎达到帝王的规格。这样隆重的葬礼,与秦可卿的身份当然不符。但是,当我们知道作者的真实意图后,就不会感到奇怪了。
  作者表面上给秦可卿办丧事,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实际上是给秦克清、秦赢、秦英大办丧事,是为了沉痛悼念为抵抗清军而牺牲的烈士,沉痛悼念抗清斗争的失败。作者给为国捐躯的英雄举行国葬有什么不可以呢?她代表的本来就不是“常人”,而是抗清烈士,完全有资格享用最好的棺木。丧事的规格之高,场面之大,都寄托了作者对烈士的崇敬、怀念和哀悼,表达了反抗清朝侵入者的爱国主义主题思想。
  明末清初的战争,是大清(金)国与大明国、大顺国的战争,是征服者与被征服者之间的战争。环顾世界名著,没有一部作品能像《红楼梦》那样在侵略者残酷镇压下能够为烈士和灭亡的祖国举行如此盛大的葬礼。作者表达的主题思想,可比屈原的《离骚》,胜过《离骚》,足可惊天地,泣鬼神。我们不禁要为作者大无畏的精神所感动,为他的高超的写作技巧拍案叫绝。《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反侵略的爱国主义文学作品。不能因为秦始皇统一中国而否认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同样不能因为清朝入主中原而否定《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爱国主义作品。
  2. 其他疑团。秦可卿是虚拟的一个人物,作者对她的出身总要有所交待。书中说她是从养生堂抱来的,不知其生身父母,正是虚写的一种手法。居室的豪华和在贾家的地位,“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等都是为了她的葬礼做铺垫。有人提出为什么删去了四五页?作者写她的生活作风问题,是一种掩护手段,对于英雄人物尚属小节。如果对丑事重墨描写,岂不有损英雄的形象?还会转移读者的视线。删去数页,是有道理的。
  关于秦可卿早死的问题也容易解释。据本人统计,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可卿”仅出现了4次,“秦氏”却出现了六十五次。非常明显,作者尽量避免使用“可卿”二字。如果秦可卿的名字在后面几十回中频繁出现,她的另一个名字秦克清被发现的概率就很高。若是满清统治者发现了“克清”二字,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作者在第十四回就给秦克清大办了丧事,完成了写秦可卿的主要目的。
  读者了解了秦可卿是一个复合人物,了解了她的其他三个名字的含义以后,解释关于她的其他谜团应无问题,本文无需赘述。
  六、 结论
  本文应用拆字法和谐音字法对秦可卿的名字进行了解读,这两种方法在书中均有据可查,得到的结果是可靠的。
  (原载红楼艺苑网。马兴华,1943年出生,1966年大学毕业。30多年从事科研工作,研究员(教授级),获政府特殊津贴。读《红楼梦》是多年的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