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评水浒人物









  丢了差事之后的杨志
  杨志的绰号:青面兽。大概是一个面目凶猛的男人。人不可貌相,此人出身高贵,据说是宋朝开国将军杨继业老令公的后人。可到了杨志这一代,也就是没落了。杨志没有达到祖宗那样辉煌,他只是国家的一个小公务员。他的任务是给地方官员武装押运花石纲,往京城里送,这是一件长途押运的工作,挺辛苦。他干过多少次这种辛苦差事,书中没有交代。可是这一次却出事了。半道船翻了,花石纲也都没了。得,杨志的饭碗砸了。
  那时候的吏制似乎不像现在宽松,放到现在就不是什么大事情。不是翻船了吗?你杨志又不是故意的,这是自然灾害,不可抗拒的嘛。行了,你检讨一下调动工作就是了。那时的制度似乎挺严格,出事儿了?下岗。没商量。杨志便是没有差事了。于是,他就来到了东京。东京是什么地方?是大宋国的首都啊。就业的路子比一般城市多。杨志想谋个差事,只能来东京试试了啊。用现在的话说,他到首都来发展了。
  但是杨志这份工作的确不好找。东京城里已经换了高太尉,高太尉主管着军事单位的用人权力呢。人家根本就不认识杨志啊。杨志已经到了举目无亲的地步。可是无论如何也得托人找到高太尉啊。高大尉说了算啊。好容易上下使钱打点,央求着人把简历送到了高太尉办公桌上,总算见着点亮光了。可是高太尉看了简历,也不详细问问清楚,就破口大骂了一通,就把杨志轰出去了。
  命乖运蹇的杨志也着实可怜了。写到这里,想起一个道理,人不怕遇到什么事儿,就怕遇到什么人。遇着这么一个不问青红皂白的高太尉还不算,那个泼皮牛二也硬是不讲一点道理地闯进了杨志的生活里。这就真成了老百姓说的,你要是赶上倒霉了,就是喝口凉水也得塞牙啊。
  杨志跟牛二遭遇是因为杨志到市场上去卖刀,杨志卖刀就是出卖祖上的遗产。人逼急了,是守不住祖上的产业的。杨志卖刀是为了吃饭。杨志应该算是富贵人家出身。有贵族血统。他自称是杨继业老将军的后人。杨志卖刀真实的意义在于,这可能是杨志下岗之后二次创业的一个机会呢。卖刀这件事并不难,上市场,找个摊位,定个价钱,遇到买主儿,还还价钱,双方满意,就成交了。杨志通过这次卖刀,或许还真能生发了做个小本生意的念头。哦,敢情做小买卖也是一条生路啊。谁知道卖刀竟发生了事变呢。他遇到了牛二。一个惹不起也躲不及绕不开的泼皮。刀不仅没有卖成,还吃上了官司。
  无论是谁,被一个泼皮在当街纠缠住不得脱身实在是一场麻烦,假如稍有些血气,作为一个男人,不要说是不是英雄了,不拼命才怪呢。由此说,杨志杀人也在理所当然了。牛二也算是活该,谁让他遇到杨志了呢?杨志是谁,青面兽。或许牛二在天之灵也后悔莫及,他欺侮杨志,真是看走眼了。他真是以为自己吃饱了,喝足了,谁也不服了。
  杀了人的杨志,被判刑。按说杀了牛二这么一个万人恨的主儿,如果有人出面说说情,杨志顶多算是一个正当防卫。可是谁能给杨志说情呢?当官儿的肯定要“公事公办”了。充军。杨志被押送到了大名府梁中书那里。
  应该说梁中书还是一个爱才的官儿。看中了杨志一身本事,便解除了杨志的充军身份,留用了。这也算解决了杨志的生计问题。也应该算杨志因祸得福了。杀了一个泼皮,出一口恶气,有惊无险。还找了一份体面的工作。可天底下没有白吃饭的地方。梁中书留用杨志,是看上了他一身的好本事。没几天,梁先生就给杨志派任务,让杨志负责给他老丈人押运生辰纲。这就引出了晁盖七个人劫道的故事。杨志算是给这“纲”坑苦了。上一次是花石纲,这一次是生辰纲,还成了官府悬赏缉拿的要犯。
  此时的杨志,大概已经是对前途失望至极,完全死了心。只好上山落草吧。
  如果归类,杨志是一个很天真的人。他自认为可以凭本事吃饭。岂不知这天下有时凭本事是吃不上饭的。你想凭着能耐,“一刀一枪在疆场上拼出个功名,好封妻荫子”,天底下做这种梦的男人多了去,大都被碰得头破血流。也该着杨志运气不济,找着几回饭碗,可是总让自己砸了饭碗。这怪谁呢?点儿背,还是怨社会?
  似乎也怪不着别人。但其中还是有些道理要讲的,自古以来,吃饭是人的大问题,首要问题。梁山好汉各有各的历史经历。只有杨志,是属于找不到工作(饭碗),才上山落草的。民以食为天。
  想富起来的吴用
  吴用是《水浒传》里的一个重要人物。吴用出场时的身份是一个乡村的教书先生,他出场是来找晁盖的。他要同晁盖策划于密室,向朝廷的生辰纲下手。这次行动,只是吴用和晁盖两个人还不行,他们还需要点火于基层,发动群众。于是,吴用亲自出马,组织阮氏兄弟入伙加盟。
  吴用先生由此起事,投笔从匪。也有读书人分析,吴用并不单单想发财,吴用是有政治上的野心的,理由是:如果吴用不是对朝廷万般仇恨,断不会做出与人合谋劫取皇家贡品的冒险行动的。我不同意这种硬往政治上套的观点。读书人也是人。他要吃饭,要过日子。想想吴用这年纪,已经步入中年了,年轻时大概也有远大理想,可他现在也感慨啊:琴棋书画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如今七字都改得,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啊,吴用现在已经懂得油盐柴米的尴尬了。这七件俗事儿,天上掉不下来,大风刮不过来,得自己想辙。这时候,政治理想已经退到其次,生存才是第一要义。解决生存的最好办法,只有两个字:发财。人无横财不富啊。
  什么叫横财?就是抢。就是偷。
  过去讲,读书人两个去处,一是做官。这毕竟是少数。二是教书。在乡村里教私塾,这能挣几个小钱儿啊?肯定少得可怜。再遇到家里穷的,到年底没有钱,给教师送二斤冻豆腐吧,你还得认这个账。这就得饥一顿饱一顿了。吴用应该就是这种生活状态。
  俗话说,饥寒起盗心。吴用如果不是日子逼得紧,银子上着急上火,他断不会主动上门与晁盖合谋做这种掉脑袋的事情。吴用也知道自己的脖子是肉长的,做这种事儿被逮着就得砍头。可是他也得解决生计问题啊。至于这生辰纲是不是不义之财,似乎关系不大。说它是不义之财,这几位只是为自己的行动找了一个道义上的借口,借以壮胆,鼓励自己,也好拉人入伙。攒鸡毛,凑掸(胆)子啊。
  劫吧。穷哥们儿,咱不能穷死啊。抓住了算他的便宜,抓不住算咱们的造化。
  无论如何说,劫生辰纲的最初动力,就是哥几个想发财,财迷闹的。经济是第一推动力。这里边绝不会有什么政治纲领。就是有,也就是上边说过的那两个字:发财。哥几个完了事儿,不是把东西都分了分,各自散伙了吗?如果不是白胜出了事儿,招出了晁盖,官兵和刑警已经荷枪实弹地摸上门来,他们断不会上梁山的。所以说,吴用开始也是只想发财,并无草拟出一个政治纲领来,要和政府对着干的意思。几个人上梁山,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这绝不会是吴用的初衷。总不能让人家生逮了去砍头吧。
  吴用上山之后,成了梁山泊智囊中心的首席人物。吴用毕竟是水泊梁山上最大的知识分子嘛。叫他智多星,倒也不是吹牛。梁山上的一些重大军事活动,都要有吴用指挥。而且他还经常化装下山。比如诱骗卢俊义入伙,就是吴用亲自化装下山实施计划。应该说,这样的干部,的确是好干部,常常到第一线去工作。当然,吴用也有犯错误的时候,他让人仿写蔡京的笔迹,就因为聪明太过,乱盖印章,画蛇添足,险些把宋江和戴宗害了。这才有了闹江州劫法场的事件。但是读吴用比读三国里的诸葛亮更生活化。用现代语言说,吴用是一个工农化了的知识分子。这一点他不像诸葛亮,行军打仗,都得专车接送。这叫摆谱。吴用从来没有摆过这个谱。这样的干部,招人待见啊。
  小说关于吴用的结局,似乎有些脱离了人物原来的性格。吴用没有结婚,为什么英雄人物都不结婚呢?此时梁山泊全体已经被招安了,吴用也当大官了,娶几个太太(那时没有一夫一妻制之说)也是件容易的事儿。可他没有。这种写法,不大合乎人情。
  再者,吴用自杀不合理。吴用跟宋江一同招安的,也封了官。尽管这官职不一定有权,也不一定是肥缺。可是拿工资一定是的,这就比一般老百姓的日子好过多了。吴用万不会去自杀。宋江自杀有宋江的理由,他是觉得自己逃不过高俅等人的黑手,是吓死的。而吴用号称智多星啊,你总是有办法消灾远祸的。宋江李逵死了,花荣也死了,可是你吴用着急着死个什么劲啊。这又不是打麻将,三缺一。吴用死得莫名其妙。有点赶场的味道。
  书读到这里,谈歌有点替吴用泄气。
  鲁智深为什么与郑屠斗殴
  鲁智深原来的名字叫鲁达,书上讲他的官职是经略府里的提辖。
  古今中外,一有城市,就自然有一批先富起来的人物。他们是城市里的风云人物。郑屠夫便是一个城市里的富人代表。
  按照鲁达的说法,郑屠似乎先是投靠在经略府门下,开起了一个肉铺子(或许是经略府搞的第三产业),而后富起来了。鲁达后来跟他发生了对抗性冲突。当然也有郑屠自身的原因,我们不能忽略的一个事实是,当城市膨胀起来的时候,一些富人们挣到钱之后,那种横行霸道为富不仁的行为,是要惹起公愤的。鲁达与郑屠的冲突,是因为郑屠要霸占金老汉的女儿金翠莲。鲁达看不过去,才去找郑屠打架的。除去这一偶然性的原因,更深层次的必然原因,是不是还有一种仇富心态?这咱就不论了,咱们还是来分析分析鲁达与郑屠这一场架打得如何。
  鲁智深这场架打得说有理也无理,说胆大也胆小。
  先说有理,郑屠夫也应该受到教育,他实在是可恶了,一个卖肉的,有了钱就烧包儿,有了钱就不是他了,吃喝嫖赌全来了,还自称是郑大官人。郑大官人是你随便叫的吗?那是一种社会上的荣誉称呼。一种社会身份。好,你图虚荣,想自封一下,就自封一下,你就算是郑大官人了,牛。你郑大官人有钱了,牛。开始放高利贷。还打人家金姑娘的主意,牛。可这就赶上你倒霉了。谁让你遇上鲁达了呢。
  我们再说鲁达这一场架打得无理。鲁达作为一个职业军人,如何总上街乱走,吃肉喝酒。还赊欠酒账茶钱?如果说在街上偶然发生冲突,有坏人捣乱,你鲁达遇到了,看不公了,冲上去打几拳,这还算得上你见义勇为。可是你鲁达找到人家铺子上去寻衅,这岂不是失了体统?就算郑大官人有毛病,问题多,民愤大,欺男霸女了。可这是地方上的事,也犯不上你一个军人出面摆平这事儿啊。鲁达这一架打得有些无理。
  再说胆大,鲁达不愧是一个英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听说街面上有了这样一个混蛋欺侮人,哪里容得下?走,找他去。管你有钱没钱呢,管你大官人小官人呢,打就打。光天化日之下,就在当街收拾这个城里的新贵,看客们好不解气。鲁达胆大矣。
  再说胆小,这场架最初的设想,鲁达大概只是想教训教训郑屠夫,绝没想弄出人命来。可是出手没轻重,郑屠不经打,死了。鲁达吓得逃了。不就是打架吗?而且还是见义勇为之举,而且还是郑屠先动的刀子,你鲁达不过是正当防卫。出了人命,可以向官府说清楚的。你跑什么啊?写到这里,还得说鲁达聪明,书上是这样写的。他看出郑屠夫死了,心里慌,却稳住神,沉住气,口气轻松地说:“你这小子装死。”说完,就一道烟儿地走了。一出城门便溜之大吉了。有读书人讲,这件事情上反映出鲁达的性格,这事如果换上李逵,肯定不知道跑。换上武松,也要好汉做事好汉当,等着官府来拿。如果碰上杨志,也说不定拉上几个旁观者作证,到衙门里去说理:“大家可都看见了,是他先欺侮人的。你们各位到衙门里可得给我作个见证啊。”可是,鲁达不是李逵,不是武松,也不是杨志。他先跑了再说。鲁达身上有好汉不吃眼前亏的人生经验。
  这一跑,世上便没有了鲁达,江湖出现了一个鲁智深。
  鲁智深这一跑是躲人命官司的。怎么躲?只有一条路:出家。如果就此安顿下来,鲁智深肯定能成为种菜大王,可是他遇到了林冲。再次拔刀相助,他救下了险些被高太尉暗害的林冲,由此得罪了高太尉,高太尉可不管你是不是和尚,抓。如此看来,躲官司,看是跟什么人惹的官司。郑屠死了,你去当和尚没事。可是惹动了高太尉这样的高级领导,你当和尚就不行了。
  鲁智深便只能上山落草了。
  读《水浒传》,鲁智深是很让人喜欢的一个人物。他是一个真正的性情中人。他脾气暴躁,却不像李逵那样,胡乱杀人,他非常理智,行侠仗义。他从出场,到最后,全是帮助别人。他的性格与社会相对抗。应该说,鲁智深是因为性格的张力,才落草当了土匪的。
  猎头公司盯上了卢俊义
  卢俊义本来跟水泊梁山不搭界。可是他不仅搭上了界,还弄了一个二把手干。
  先说不搭界。卢俊义本来是一个不愁吃不愁喝的富人,先不管他是怎么致富的,也不管他是怎么一个“原罪”过程就进入了城市的中产阶级行列,反正卢俊义就是大名府里一个富户。是上了大名府年度富豪排行榜的。梁山泊本来是杀富济贫的,跟富裕的阶层应该是势不两立,这是阶级立场问题啊。可在卢俊义的问题上,梁山泊似乎背离了革命的宗旨。梁山泊相中了卢俊义,盯上了他,非逼他放下舒舒服服的小康生活,上梁山入伙。既然如此重视卢俊义这个人才,吴用和李逵便组成了一个“猎头”特别行动小组,找上门去打人家的主意。
  卢俊义的管家李固,原来是一个沿街讨饭的,冻倒在卢家的门口,被卢俊义收留了。
  写到这里,谈歌还是想不透,梁山好汉为什么一定要拉卢俊义入伙。有人说梁山泊是为了让卢俊义去捉拿史文恭。(晁盖在曾头市的战役中被史文恭射死,也算正常死亡。哪有打仗不死人的呢。)就算是史文恭武艺高强,可是捉拿史文恭也不一定用得着卢俊义啊。就是最后卢俊义擒拿了史文恭,我感觉也是梁山上的人(也就是宋江)给了卢俊义一个顺水人情。也就是为了让他坐第一把或者第二把交椅有一个借口。这应该是宋江在里做的套儿。
  可是为什么偏偏让上山最晚,资格不够,资历浅浅的卢俊义坐了第二把交椅呢?书上给出的理由不够。若说卢俊义武艺高强,也没写出他如何有万夫不当之勇。若说卢俊义是个大财主,那他比柴进不及。若说他是什么名门望族,可书上也没有交待。就算是,他也比不过呼延灼关胜杨志这些身上有贵族血统的人啊。凭什么?就凭宋江一句话。
  其实说简单些,只能是一个理由,这理由是政治上的,就是宋江要掺沙子。梁山泊的领导班子,还是晁盖留下来的原班人马,包括吴用这些高层领导,基本都是晁盖的原班人马。宋江大概怕自己指挥不了。他必须弄上一个没有背景的人来进班子。就算不用卢俊义,张俊义,李俊义都行。这是一种权术。
  说到卢俊义,得说说燕青。他是卢俊义的仆人。也就是一个跟包的秘书。按说这样一个身份,就算是上了梁山,也不应该把位子排在前边。可燕青的位置真是不靠后。谈歌的记忆里似乎是排在了三十六位。我从不相信那些什么天星地星的胡话。这绝对是宋江事先弄好了再拿出来让人看的一份既定名单。这一切都是按照宋江的意思来办的。座次就标志着你的身份,你的身份就代表着你的待遇。宋江给卢俊义排到前边,自然不能亏了燕青啊。这是给卢的面子啊。或许卢俊义私下也对宋江讲了些什么照顾燕青的话:这小伙子跟了我多少年了,适当照顾一下吧。宋江肯定照顾。不然,燕青绝对排不到前边。
  燕青是一个书中写得挺硬实的人物,他上梁山晚了些,可是他的名头在梁山上不小,也立了不少功劳。要我讲,他绝对是沾了卢俊义的光儿。就算卢俊义没有什么实权,可人家毕竟是二把手啊,人们得拍着点啊。现实社会里,像卢俊义这样的干部不少。他发达了,就一定要提拔自己的亲信。
  卢俊义最后征方腊回来,也弄了个大干部当。总算有了一个好结果,可好景不长,他也被人下毒落水而死了,也就不算善终了。事先燕青因为劝不动他归隐,个人顾个人,早早地跑了。其实这么说,燕青的人品也不怎么样,你倒是保护好你的主人啊。看起来,卢俊义的两个仆人都没有选好啊。
  说到底,其实还是梁山泊害了卢俊义。主谋就是宋江,你让人家好好过着小康的日子,有吃有喝,这辈子算是幸福了。可是你逼着他上梁山。这下场,啧。现在倒是流行一种说法,叫做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卢俊义愿意当高官,也就不在乎高寿了。当高官多高兴啊。不当高官的高兴,不是瞎高兴啊。
  谈歌感慨地想,卢俊义真高兴吗?真是天可怜见。
  招安不是宋江一个人的事
  宋江出场时的身份不高,押司。押司是个什么官儿?也就是县衙里一个掌管公函来往的秘书差事。弄到这样一个差事,吃穿的问题可以解决。
  饱暖生闲事,闲事惹是非。这应该是一条屡试不爽的俗理儿。宋江也莫能例外。按书中所写,宋江属于大龄青年,不知道什么原因,他还是个单身贵族。一直没有结婚,可他却长期包了一个姓阎的小姐(也没领结婚证,属于长期同居那一类)。大概开始时还算不错,可后来这个阎小姐渐渐开窍了,她大概也属于追求爱情之类的主儿,渐渐地对宋江不大满意了。于是,阎小姐又勾搭上了一个名叫张三(有的戏中叫他张文远)的小白脸儿。
  宋江是个跟黑道儿有来往的人,出事儿就出在这上边了。话说那一日,梁山泊派刘唐下山,给宋江送来了一堆金子和一封信。什么信?是晁盖写来的一封感谢信(无外乎是感谢宋江通风报信之类的客气话),这封信让阎小姐给看到了。无情的阎小姐早就忘记了当初跟宋江的恩爱,她借机要敲诈宋江一把,还扬言要告官。宋江怎么央求也不行,阎小姐坚持要向外捅这件事情。宋江再好脾气也得急了眼啊。阎小姐就让宋江给杀了。
  宋江这是第一次杀人,是被逼的。
  好在宋江人缘好,朋友多,上下打点,没按杀人偿命处理。宋江给判了个到江州去劳教。
  说话就到了江州。这个地方,宋江有朋友啊。他有一些民间崇拜者。如是,戴宗、李逵、张顺等一干人先后登场了。宋江这劳改的日子还是挺快活的。可以逛街,可以跟朋友聚会喝酒。可他又在酒上出事儿了。他在一家酒楼上喝多了,非在人家墙上弄几笔留作纪念,话里话外有点要闹事儿的意思。写完了,也留念了,也就走人了。可活该宋江倒霉,这墙上的字儿让一个名叫黄文炳的先生发现了:这位姓宋的有造反的意思啊。黄先生就把宋先生给举报了。麻烦大了。这一下,把一个戴院长也牵扯进去了。好啊,敢情你这个劳改院的院长也跟黑道儿上的人有联系啊。本着从重处理的原则,两个人都被判了死刑。
  梁山好汉能让宋江死吗?梁山好汉就劫了江州法场。事情到了这一步,宋江只好就万般无奈地(再无别的路可走了)上了梁山。这里还有一个细节,宋江让人逮了黄文炳,亲自动手剜了老黄的心脏。老宋可是个厚道人啊,轻易不下这样的狠手啊,老宋也真是恨坏了。
  宋江这是第二次杀人,是被气的。
  宋江至此正式上了梁山,成了梁山泊的领袖人物。先当第二把手,很快接班儿又当了第一把手。这就有了前后两个宋江。前一个宋江被人称作是及时雨,是一个平民政治家。上了梁山的宋江,就成了领袖人物。被人称作是呼保义。这个绰号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呼天抢地要保护忠义?由此,宋江成了投降派。
  宋江是个投降派,这个帽子大概是摘不去了。其实这是个政治上的概念。多少年来,至少有几本以上的《水浒传》,也就是我们平常讲的,有政治家的水浒,有商人的水浒,有贼人强盗的水浒,还有老百姓的水浒。老百姓读水浒是读得热闹。宋江在老百姓的眼里,是一个讲义气的主儿。实际情况也是这样。如果宋江不是讲义气,就不会在江湖上大大有名,就不会有那么多道儿上朋友哭着喊着追随他。所以说,宋江后来在梁山上坐了第一把交椅,不是天下掉下来的,更不是凭借老子的权力弄来的。大家伙举手选出来的。
  接下来,宋江的确是想着被朝廷招安。这件事情做起来很辛苦。有两条必须做到:一,朝廷必须相信,你宋江一个人想投降还不行,必须梁山泊全体是真心想投降。二,你还必须让朝廷知道,你真心想投降,不是嘴上说说就完事了。可是这其中就费事了。梁山的好汉们都是一条心吗?我看应该是。这些人有了原始积累之后,愿意换一个身份。谁不想着有一个光明正大的社会身份呢?自古至今,就没有愿意一辈子干土匪的,就把林冲算上,他恨得牙疼的也只是高太尉。这也是私仇。
  宋江愿意投降受朝廷招安,应该是梁山泊众望所归。梁山上的好汉,本来就是一群打砸抢的好手,他们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就图一个肚子饱啊,他们能有什么政治立场啊?就是宋江举行全山寨公议公决,也不会有别的什么意见。
  写到这里,谈歌忍不住要说一句,招安这件事就算是做错了,也不应该让宋江一个人负责。这是梁山泊的集体行为。
  武松不是情种
  对于武松这个人物,民间历来有多多的文章和口头文学流传,民间的曲艺和戏曲也多多地拿他当主角说事儿。他的知名度之高,影响力之广,与之比肩的不多。
  谈歌问过许多朋友,他们最早启蒙的水浒知识,大都是由“武松打虎”开始的。水浒人物的故事在中国民间流传最多的,也大都是武松的故事。中国老百姓大概没有不知道武松的。
  我想先分析一下武松的身份。武松是在清河县打死了人(后来得知那人没死),出来躲案子的。他后来因为打虎出名,当了阳谷县里的捕头。
  武松大概是想在阳谷县找了这么一份工作,凭着本事吃饭,跟哥哥相守着,这也是一种天伦之乐。他从小没有了父母,是武大把他一手(一把屎一把尿,中国人都爱这么说)拉扯大了。应该说,武大在武松心目中,有父亲的影子。武大是一个长兄如父的典型示范。可是偏偏闹出了一个西门庆,这就把武松逼上了狮子楼的杀人现场。读到这里,不禁悲从中来,西门庆登场,闯入了武大的生活之后,武松别说想当好捕头了,就是想当一个自食其力的普通人,也办不到了哟。
  武松如何会与西门庆遭遇了呢?读者都知道,责任百分之百在西门庆。武松无论如何也躲不开这一场遭遇。
  西门庆算是一个先富起来的城里人。既然富了,人们只注重现实,而不能去追究他的原罪。那年代可以正大光明地包二奶。于是,富裕起来的西门庆便开始享受生活了,便喜欢在女子身上下些功夫了。话说那一天,西门庆偶尔遇到了武大的老婆潘金莲,潘金莲长得漂亮啊,西门庆一眼就看中了。他想把潘金莲包作二奶。这男女二人眉来眼去,开始有了私情。
  武大的悲剧由此开始。
  西门庆与潘金莲通奸这件事跟民间常常发生的那种男女私情没有什么大的区别。赌出贼凶,奸出人命,这是人类自古以来的通例。中国外国一个样子。可西门庆未必这么想,奸出人命?出什么人命?照我西门庆这样的身份,横。就算是我西门庆跟某某人的老婆私通了,那男人也得老老实实戴着绿帽子。这应该是西门庆先生的逻辑。可是,这事主儿武大偏偏有一个兄弟。而且这兄弟是武松。这事儿就热闹了。也严重了。你西门庆有钱怎么样?武松不买你的账,我不杀了你西门庆,怎么能出胸中这口鸟气。
  行文至此,想到了一个老话题:自来人们研究武松,总是津津乐道地猜测武松跟潘金莲之间那点男女事。这是中国自古以来的读书人的悲哀。我就是奇怪,为什么中国的文人总是对这一段故事感兴趣呢?实际上,无论七十一回本,还是一百二十回来。《水浒传》这本小说里,武松与潘金莲根本没有那种关系嘛。可是多年来,一些读书的文人,还是从字缝中读出来了武松与潘金莲那种微妙的男女关系。研究来研究去,或者说潘金莲暗恋着武松,或者说武松是强按欲火,有贼心没贼胆。是不是这种情况?书中根本就没有这么回事,可是从来的文人大都这么说。众口铄金,武松就算是真还活着,作为当事人,这事情还真是说不清楚了。
  我相信,施耐庵当年写武松,决不会是这种想法。拿着武松发挥,本来就是一些无聊文人的事情,曾经看过三十年代一本写石秀的小说,硬说石秀跟潘巧云有一种复杂的情感。什么复杂情感?也就是男女那点事情。作者还描写石秀揭发裴如海(那个偷情的和尚),是出于本能的忌妒。作者硬能认识到这一步,这事就真是无道理可讲了。可人家《水浒传》的作者根本就没有这样写啊。
  我们接着读小说,行文到后来,武松醉打蒋门神。这一回写得精彩纷呈。谈歌这里要提问了,蒋门神有一个老婆,就是让武松扔进酒缸里的那一个女子。我不知道这些评论家有什么想法,武松跟蒋门神的老婆莫非是初恋?否则,武松对这女人这么大的仇恨,硬给这女人扔进酒缸里去了,或者是武松对蒋夫人由爱生恨?武松杀了不少女人,希望联想丰富的评论家们也把这些女子一一排列出来,分析一下武松当时的性心理。
  不可否认,中国传统文化里,有一部分色情文化。从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写色情的不少。发展到现在,有了一种怪论,不写男女间的事情,似乎就不是好的文艺作品。这也是当代中国文人圈子里的一个心照不宣的共识。几大名著,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小说的成就,不及《红楼梦》吗?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上边的几部书里缺少男女的故事情节罢了。这个秘密一经拆穿,便无稀奇。但是,唐诗宋词留下来的绝大篇章,涉及男女的却少,并不是唐宋年代少写男女情感的作品,而是写好流传下来的不多。而明清的一些情色小说,写得也不见得怎么精彩,却影响当代甚重。此是闲话,带过。
  武松最后的下场是出家了。他还落了一个残疾,一支胳膊扔在了征方腊的战场上。关于这一点,文人们也有自己的看法。说这支胳膊之所以丢了,是因为被他嫂子潘金莲摸过。所以必须断。不知道这些文人们的猜想,有几分是武松的,有几分是自己的情感。
  说明白了,武松并不是情种。情种是文人。
  最后一篇;杨雄
  杨雄绰号病关索,是两院押狱,官儿不大。放在东京城里,怎么也显不着他。可是在一个蓟州这个地方城市里,他应该是一个有头有脸的人物了。这就是老百姓的话,做官别上京城。
  书上讲,杨雄是河南人,跟着叔伯哥哥来到了蓟州,叔伯哥哥当知府。后来叔伯哥哥大概调走了(书中写得不详细),新任知府看在前任的面子上,也照顾了杨雄。不然,这样一个位置是不会给杨雄的。这可是个肥缺啊。这样看来,杨雄在蓟州是有背景的。这样的背景的干部娶上一个美丽漂亮的老婆也应该。后来让老丈人开一个肉铺也应该。可是好事总不能都落在你一个人头上。于是,某一天就在街上遭人哄抢了。石秀这时候出来了(应该说句套话,是闪亮登场),三拳两脚就给杨雄解了围。
  石秀是一个没工作的人(书中讲,他自称是南京人,跟着叔叔做贩牲口的生意,叔叔半路病死了,折了本钱,便卖柴为生),大概正发愁如何在蓟州找份工作呢。如此算是通过打这一架与杨雄相遇,石秀就跟杨雄套上瓷了。就留下在杨雄家里干活了。
  生活中有一个屡试不爽的常理:人生大概不能太顺了,太顺了就要出事。古人讲,福兮祸所倚。大概是讲幸福和倒霉常纠缠在一起。杨雄撞在了这个常理上了。他家开买卖,找了一个能干的临时工,买卖也开得顺当,可意想不到的问题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石秀发现了杨夫人的婚外情。这对杨家来说,实在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而且对石秀来说,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思前想后,石秀告诉了杨雄:杨大哥,大嫂外边有人了。
  古今中外,天底下大概没有一个男人喜欢让老婆给自己戴上一顶绿帽子的。谁听了这种事,都得生气。不生气就不正常了。可是生气归生气,你也得沉得住气,俗话说,捉奸要捉双啊。偏偏杨雄是一个二百五,他喝了点酒,嘴上就没有一个站岗的,回去就大骂潘巧云。潘巧云多聪明啊,肯定有人在老公面前说什么了,不然恩爱的老公怎么会骂人呢。这多嘴多舌的会是谁呢?一定是石秀。杨夫人反应快啊,当下就反咬一口,说石秀调戏她不成,才污她。杨夫人一哭二闹三上吊,杨雄就半信半疑了,是啊,我老婆说的有理啊,我们毕竟是一夜夫妻百日恩,你石秀算什么啊。哦,闹了半天你是打我老婆的主意啊。行了,老婆啊,你也别闹了,明天我让他走人就是了。
  石秀大概也没有想到是这样一个难堪的结果,自己挺哥们儿的啊,可是怎么会让哥们儿给误会了?石秀这一脚算是踩进烂泥里,干净不了了。
  等石秀杀了裴如海之后。杨雄便醒悟过来(还没有糊涂到底)。杨雄起了杀心,妈的,我得杀了这个娘们儿,她竟敢给我戴绿帽子。写到这里,觉得杨雄这人也太愣了些。不就是老婆有了外遇了嘛,你跟她离婚就是了。那时离婚也容易,不用上法庭,连财产都不用分割,你放屁的工夫就写一张休书。让她滚蛋。完事儿。你犯得上杀人吗?石秀还在一旁拱火,杨大哥,我看行,杀了这女人,咱们就上梁山入伙去。这时候显得石秀不够意思了。你一个没工作的人,你敢情好办,上梁山也是吃饭。可杨雄不能跟你比啊,他可是有一份好工作,收入也不低,待遇也不错,说丢就这么丢了?
  也有人讲,杨雄实在不应该结交石秀,杨雄上梁山,到底是因为石秀呢?还是因为潘巧云呢?一本糊涂账。但是,他的确是被一顶绿帽子逼上梁山的。
  写到这里,有些替杨雄感慨,他为了一个女人,丢掉了自己的正经职业,值不值呢?为一个已经不再爱你的女人,你值得把生命和事业都搭进去吗?
  从这个观点上讲,杨雄没有必要杀人。石秀先生的确起了特别不好的作用。是他一步一步把杨雄引向杀人现场的。由此说,杨雄有些交友不慎了。
  从书里的写法来看,杨雄应该是石秀的陪衬。二人上了梁山之后,杨雄基本上没怎么露大脸。也就是说,没怎么受重用。而石秀倒是挺受赏识,上级总是给石秀派下任务。石秀的任务也总是完成得不错。在梁山上也算是露了几回大脸儿。这人比人,真是不能比啊。不过杨雄倒没有露出什么忌妒的意思来。也没喝多了出去乱吹,你们说石秀能干啊?什么啊,哼,当年如果不是我收留他,他能有今天啊。杨雄从没有这么说过。算是一条汉子了。
  杨雄是一个厚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