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1期

开拓校园文学大课堂的尝试

作者:施向军




  通过五年办刊的实践,我摸索到以下一些做法是切实可行的,而且必须坚持下去:
  1、定期出版。社刊《滴石》原则上每学期出版一期,可根据需要灵活变动,有时每学期两期。这样做目的是:一是使学生有所期待;二是使学生的好文章能及时被采用,及时向外推荐,反馈快,受益快,效果好;三是使编辑社刊的师生有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提高工作效率。
  2、栏目丰富。“刊首寄语”、“圆桌读书会”、“七彩校园”、“感悟生活”、“花季雨季、“心灵传真”、“书林漫步”、“寓言世界”、“同题作文”、“人与自然”、“滴石箴言”、“诗海撷贝”等20多个栏目,能满足擅长各种文体的学生的发表欲、成功欲,有时甚至因为习作质量高而还没有出现过该习作所隶属的栏目,就特地为它设置一个新栏目,让学生有用武之地,有一个发表的空间。
  3、及时指导。学生的习作水平参差不齐,即使能发表的文章也还有不足之处,这就需要及时指导,使学生能克服障碍,去获得成功的喜悦。例如,许多学生写文章前面颇下功夫,可是到结尾时草草收兵,显得软弱无力,给读者没有什么启发。遇到这类情况,我或者当面辅导,或者集中起来讲一讲,叫他们重新写个结尾,务必能给读者一点启发,直到比较满意才给他见刊。
  4、积极推荐。为了使社刊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了满足学生的发表欲、成功欲,更为了激励学生写出更多的好文章,必须及时向外推荐社刊。《滴石》每出一期就及时寄往多家报刊,但重复发表的极少。鼓励发表作品这一点极为重要,因为现在青少年学生追求成功,希望自己的劳动能得到社会的认可,这种欲望特别强烈,在报刊正式发表文章,可以满足他们的成功欲望,这对学生的鼓励是极大的,有的甚至能影响他的一生。
  5、组织讨论。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每个学期我精心选择10多篇本社社员佳作,印发给骨干社员,并组织他们进行讨论,引导他们从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这两个角度,去品悟其成功之处,指出其不足之处。由于事先发了材料,明确了要求,准备工作充分,因而讨论会上,他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发表了很多中肯的意见,使在座的文学社员受到了一次美的熏陶,提升了审美能力。
  6、严格把关。要把一份社刊办得有生气、有活力、有质量,还必须严格把好稿子质量关。凡是达不到社刊发表水平的,自然不能用,但不是弃之不顾,而是耐心地指出稿子的问题所在,热情地鼓励他(她)或者换一个角度写,或者充实一下文章的内容,或者修改一下某个段落。总之,一定要看上去还行,才予以发表,此其一。其二,要“打假”。有的学生虚荣心很强,自己写不出好文章,看到别人发表文章又眼热,于是就做“文抄公”,而编审老师又不可能看遍天下所有文章,有时难免“上当受骗”。出现这种问题后,我一是及时追信给有关报刊说明情况,表示道歉,挽回影响;二是找抄袭者严肃谈话,并在社员大会上给予曝光,又在社刊上严厉批评这种弄虚作假的恶劣行为。总之,严把质量关,是社刊的生命,应予高度重视。
  7、甘为人梯。要办好一份社刊,出一点成果,主要指导老师如果没有一点甘为人梯、甘为学生作嫁衣的奉献精神,是办不到也是做不好的。课题组定期组织出版文学社社刊《滴石》,把社刊《滴石》作为学生交流作文的平台。并把社刊主动向全国各大报刊推荐,让他们择优发表,以扩大文学社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也可激发被发表文章的学生的积极性。
  自课题在我校启动以来,文学社出版社刊五期,发表社员文章100多篇。本人围绕课题就撰写论文18篇,3篇发表在《语文教学与研究》上,并被中国人民大学资料复印中心《中学语文教与学》全文转载;其余的发表在《成才之路》(教研版)、《写作》、《创新作文》、《现代语文》、《读书时报》等刊物上。滴石文学社荣获“全国中学优秀校园文学社样板社刊”、“创新作文核心文学社”、“全国优秀文学社团50佳”和“中国百佳校园文学社团”等称号。2003年被张家港团市委授予“新长征突击队”称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