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试释《三峡》中的三个“绝”
作者:郭子林
一、说文解字究其义
据《说文解字》记载:绝,断丝也。从语言发展的历史看,一个词在最初产生时,大多是单义的,但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和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化,词的多义性便成了一个必然的结果。“绝”字后来就有了许多引申义和比喻义。如①特指断交。《屈原列传》:“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②停止,消失。《石壕吏》:“夜久语声绝。”③死亡。如“悲痛欲绝”。④尽,穷尽。如“斩尽杀绝”。⑤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游黄山记》:“至险绝处,澄源并肩手相接。”⑥到极点的,无与伦比的。《与朱元思书》:“奇山异水,天下独绝。”⑦极,非常。《核舟记》:“佛印绝类弥勒。”⑧横渡,越过。《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⑨绝句。如“七绝”,旧体诗的一种。
二、辨伪去妄求真知
《三峡》中的三个“绝”字,分别出现在下面三个句子中:“沿溯阻绝”,“绝巘多生怪柏”,“哀转久绝”。对于后两句中“绝”字的解释,笔者没有异议。即:“绝巘多生怪柏”中的“绝”可解释为“极”,“哀转久绝”中的“绝”可解释为“消失”。但对于“沿溯阻绝”中的“绝”字的解释,本人不敢苟同一些人的观点。对于这一句的理解,不少书上都是这样翻译的:(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隔断了。
诚然,“绝”有“断绝”的意思,但此处这样翻译,笔者认为很是不妥。因为下文写道:“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很显然,从这句话可以推断当时从上游到下游的航路是通畅的,并没有被阻断。不仅如此,航行的时间还大大缩短,航行的速度比以往也更快了。正如文中所说:“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有人说,江水暴涨,航行非常危险,所以航路中断了。其实,这种说法也是不正确的。江水暴涨,对航行产生重大影响的无非是洪峰的出现。但长江上并非每天都有洪峰,且并非每一段都同时有洪峰。恰恰相反,江水暴涨,水位升高,船只的航行有时会更加安全,因为原来影响航行的暗礁都深藏于水底了。同时,水位升高,淹没了两岸的山陵,水面也变得更加广阔,这对下行船只的航行也应该更加有利。现在正在兴建的三峡工程,在某些方面是与此相似的。据报道,三峡工程建成后,水位升高,水面更加开阔,长江三峡将变成真正的“黄金水道”,宜昌至重庆间将成为深水航道,一百零九处险滩全部被深水淹没,万吨级船队从汉口可直达重庆。航行时间大为缩短,航运成本将降低百分之三十三至三十七。
笔者认为,江水暴涨,阻断的只是从下游到上游的航路。因为江水暴涨,两岸山陵被淹,在没有机器动力的年代里,人力纤夫更是无用武之地。加上江水流速剧增,从下游逆流而上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沿溯阻绝”应当这样翻译:下行的航路畅通无阻,上行的航路艰险难行。即这里的“绝”不应译为“断绝”,而应译为“横渡”。在文言文中,“绝”为“横渡”之意的也并非仅此一处。荀子《劝学》中就有这样一句:“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也许有人要问,你怎么可把其中的词语分拆开来进行翻译呢?其实,“沿溯阻绝”运用了古文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并提分承,也叫“合叙”。即先把两件或几件相关的事放在一起说,后面再承接。当然在翻译的时候,理应将它们分拆开来。如“沿溯阻绝”即为“沿绝溯阻”。(注:沿,顺水而下。溯,逆流而上。阻,险阻。)相类似的用法如“兵革非不坚利也”(兵非不利也,革非不坚也)、否泰如天地(否如地,泰如天)等等。
三、标新立异读书本
对待书本,我们要有正确的态度。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法国哲学家和数学家笛卡尔也早就提出“普遍怀疑原则”,即把一切事物放在理性面前加以审视,以辨真伪。用马克思的话来讲,就是“怀疑一切”。
我们想想,如果伽利略迷信亚里士多德的权威理论,他怎么会发现自由落体定律?如果爱因斯坦不质疑牛顿的经典力学,他怎么会提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相对论?书本作为知识的载体,诚然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但“金无足赤”,其缺点或错误也在所难免。要通过书本学到真正的知识,必须有怀疑的精神。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常有疑问,才会常思考、常探索,这样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