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学习原理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作者:张海德
要了解学习的原理,首先要懂得认知结构的基本情形。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类的认识活动都是在一定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婴儿对世界认识的基础就是一些内化了的动作,心理学上称之为“遗传性图式”(皮亚杰语)。随着认识活动的逐步深入,这种图式不断丰富,旧图式不断被打破,新图式不断地建立,这样,形成了人的认知结构。所谓认知结构,就是人的认识活动赖以形成的基础。但由于经历、水平、专业、性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个人的认知结构的具体情形是不一样的。不过,有两点是大致统一的。
第一,认知结构的单位是知识模式和知识群。其中知识模式(也叫知识组块)是最基本的单位。很多相关的知识模式组合起来构成一个知识群。在不断的学习中,知识群会朝着某个方向延伸出一条或数条射线(这就是“术有专攻”、“单刀直入”),随着学习的深入和学问的日益深厚,不仅这些射线上,又串起一个个小知识群(体现治学的成果),而且这些小知识群又会逐步产生辐射,且纵横交织,形成网状结构。由此可见,认知结构就是知识模式和知识群构成的有序集合体。
第二,认知结构中的知识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生着由低级到高级的分化组合。例如对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水”是一个知识模式,而到了小学阶段,就要把“江、河、湖、海”作为一个知识模式来学习。到了初中,又要对水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有所认识了。这就是说,学习不仅仅意味着量的增加,而且质(人的思维素质)也在变化。
了解认知结构的基本情形之后,再来看学习的原理到底是怎样的。我们不妨先用最简单的语言描述一下:简化,内化,分化。
先说简化。简化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学习材料力图加以浓缩,使之变成一个符号化的模式。我们人类之所以能大量地吸收知识,关键问题是具有这种浓缩能力。而浓缩的办法就是要运用抽象思维,舍弃学习材料中个别的、次要的、非本质的东西,从而发现学习材料的内在联系。例如我们经常用“总分总”来概括议论性文章的结构,用“虚实相映”来评论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等,这实际上是在对无数个类似的对象进行了分析、抽象之后简化的结果。有了这种简化,我们就可以在不断的学习中迅速而直接的解决有关问题,还可以把丰富复杂的学习材料化繁为简,化厚为薄,从而更加便于吸收、存储。
除了对学习材料进行简化外,我们大脑还得随时对已存储的知识模式进行第二次简化加工,即进一步简化那些已经熟悉、认为凭直觉就可以解决的知识内容,又转而存储那些经过加工的新的知识模式。我们前面说到的知识模式的质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就是这种简化的结果。正像同样是集成电路板,但其内部的元件数量、所承受的功能会截然不同一样。学习中,同一个班的学生都接受了同一知识内容的学习,但反馈的结果会大相径庭,其原因就是有的还进行了第二次简化整合,有的却只进行了第一次简化,还有的连第一次简化都没有进行,只是囫囵吞枣。事实上,只有在简化、再简化的连续运动中,我们的知识量才会不断增大,认知结构也渐趋于丰富多彩而又系统完善。
再说内化。内化是个体心理世界对一定的学习材料的整合加工。这个整合加工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思索和领悟的过程。内化的结果是人类的许多知识与经验被吸收,并在头脑中形成新的知识表象。内化的前提是在已有的认知结构中要有相应的知识基础作为“固定点”,这就好比你要买进一批货物,必须事先准备好合适的仓库存放一样。我们要运用已有的知识基础去整合加工新问题,必然涉及到“使用谁”和“怎样使用”的选择问题。假设有A、B、C三种知识都与整合新问题有关,有时孤立地选择其中任何一种都达不到目的,但如果在这三种中各选择适当的一部分来作用于新问题,就能够达到目的。比如对高中生来说,已经较为系统地学习了有关记叙事件和描写人物的技巧方法,但在具体分析理解某一篇记叙文时,又只能有选择地使用这些技巧方法中的某一部分。这里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内化的结果。所以,内化首先就是要选择合适的旧知识来整合加工新的知识,这是内化的第一步。
内化的第二步是积极组合,就是要把已经理解的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中某一有关知识群组合,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但这个组合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积极地或修正之,或补充之,或完善之,使之成为一个新的知识群。例如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在接触“道路以目”“草菅其命”等句子,学生知道前一句中的“目”是“眼睛示意”,后一句中的“草菅”是“把……当作小草”后,学生就懂得,文言文中,名词有时不仅活用为动词,还活用为状语,有时还用为意动词。这样,就要对初中所学的“名词用为动词”这一认知结构进行必要的补充。
最后说分化。分化就是从认知结构中提取某一种知识或技能的过程,即我们所说的回忆。上面说到的内化知识不是学习的目的,而是学习中的一个过程。而分化——提取某一种知识来解决相关问题,这才是学习的目的。这个提取(或回忆)的过程有时要用很长时间,有时能在一瞬间完成。这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原有知识的分离强度是否高,记忆是否深刻:记忆深刻,随时提取;记忆淡漠,延时提取甚至无法提取。二是在回忆时所用于探索的方法是否优化。对前者,我们容易理解;而对后者,我们往往不大重视。但实际上,回忆效率与搜索方法的选择密切相关。
我们通常把回忆时被提取的范围称为“问题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假若从始点起到终点止不加选择,不分主次地去搜索,那么,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又会使问题变得困难起来。正如在一大片自行车中要找到你本人的那一辆一样,如果你一辆一辆地去找,显然是一种弱方法。但是如将那与自己自行车的特征相差很大的迅速淘汰掉,只取特点相近的进行回忆性搜索的话,时间就会短得多。这种抛弃细节、抓住特征的方法,使我们能以较少次数的尝试就达到了分化的目的。
上面我们从简化、内化和分化三个方面对学习的原理作了粗略的静态考察。但我们不难发现,这三者之间具有的相承关系:简化是内化的前提,内化又是分化的条件,分化又成了简化的基础。对于一个中学语文教师来说,尤其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的今天,会从学习的原理中受到什么启示呢?
一、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习知识不能只见树叶,而不见枝干;应当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例如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所接触到的“素”字义项有以下几个:
1、白色的帛。如“若士必怒,……天下缟素”。(《唐雎不辱使命》)
2、白色。如“红装素裹”。
3、空、白白地。如“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诗经·伐檀》)
4、本来。如“相如素贱人”。(《廉颇蔺相如列传》)
5、平素。如“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作为教师,就不能仅满足于让学生知道这几个义项,还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弄清这些义项之间的内在联系:“素”字的本义是“白色的生帛”,因生帛未染色,故引申为“白色”。又因“白色”无它色,故引申为“空”,“白白地”。又因白色是生帛的本色,就引申为“本来”、“平素”。由此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明白:汉字由本义到引申义的一般规律是:从具体到抽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