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当下语文教学中的四种怪现象及对策

作者:朱京霞




  作为一名语文教研员,笔者在调研中,尤其在观摩一些多媒体教学公开课时,发现了一些值得深思的怪现象,在此提出,以待方家指正。
  
  一、教师不范读了
  以前没推广多媒体教学的时候,课文一般都是由教师先作范读,然后再指导学生诵读,整个课堂书声琅琅,声情并茂,文学气氛非常浓郁。也有老师用录音机事先录好范读磁带,到上课时放给学生听,但只是偶一为之,并不经常。但近两年来笔者却常在公开课上看到这样的情形:应该范读课文了,教师一躬身,轻点鼠标,从网上下载的名家就开始给学生“范读”起来……
  笔者并不反对播放名家的诵读录音,他们读得确实很好,在音色表现、情感把握等方面几乎无可挑剔——但问题的关键是,这是否能代替语文教师自身的角色职能呢?笔者认为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教师有感情地给学生范读课文,不仅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识辨生字词,增强学生对文章感情的体悟能力,积累词汇、句式,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并能在学生中树立教学威信。试想,一个长期不给学生作范读的老师,他的朗读能力能不退化吗?而如果自己都不愿读,读不好,又靠什么去指导学生读呢?
  
  二、教师不板书了
  有些老师在进行多媒体教学的时候,把要讲的内容巨细无遗都收罗在课件上:一点鼠标,题目出来了;再一点,学习目标;又一点,作者介绍,创作背景……包括要问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参考答案”,课件上全都有,教师的主导作用似乎就体现在把这些内容依次“点”出来,而屏幕旁的黑板则形同虚设,有的老师从头到尾都没摸一下粉笔。
  这又提出一个问题:在多媒体教学普遍推广的今天,黑板和粉笔是否已经过时了,应该被淘汰了?笔者以为,答案依然一个字:否!这是由板书自身的性质决定的:它不是书写一般的教学表层信息,而是勾勒出随着教学的深入而体现的作品深层意蕴和结构脉络,它主要以言简意赅的形式帮助学生把握学习要点,利于学生完整地、全面地理解所学内容的内在关系。这一功能,恐怕不是课件所能承担的,无怪乎有些学生抱怨上多媒体课还不如上一般的常规课收获多,因为前者虽然“花哨”,热闹,学生却觉得所学知识很乱,没有线索可循,没有思索消化的时间,很难记。笔者还以为,教师如果不注意板书的话,时间长了,书写水平也有下降之虞。
  
  三、不细致分析问题了
  多媒体教学一般离不开课件,教师在课件上把问题和答案设置成一对一的模式,看似自然,其实弊端很多。很多老师把设计的问题投到屏幕上以后,学生立即展开热烈的探讨和争鸣,说实在的,他们的见解有不少都很有创意,应得到我们为人师者的肯定和鼓励。然而由于老师在归纳总结的时候把“标准答案”投影出来了,这往往会导致学生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的见解是错的,从而无形中“修正”自己的观点,向“标准答案”靠拢。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本意是要从技术上推动教学理念的变革,结果却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仍然没有达到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的根本目的。
  因此,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摒弃动辄出示“标准答案”的做法。问题提出来之后,学生的回答只要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都应得到鼓励,都应该被认定是“对”的。教师的任务是对问题作细致引导,为学生打开思路,提供方法指导和背景材料,并对学生回答中的缺欠和疏漏给予指正,而不是笼统地“赞赏”之后再出示“标准答案”。
  
  四、教学内容不实在了
  一般地讲,多媒体教学比传统教学课堂气氛更活跃,因为音乐和画面的刺激比教师的语言表述肯定要有力得多。然而有的老师准备课件时没有充分考虑到教学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内在协调和统一,只想着怎样才能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于是画面背景姹紫嫣红,主体的文字反而模糊不清;而提示音则喜欢设置成“风铃声”、“鼓掌”、“口哨”等等,这反而容易破坏了教学氛围,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笔者有一次听某老师上《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课,每当有学生正确回答了一个问题,音箱里就传出几秒钟的“掌声”,然后是合成语音“太棒了,回答完全正确!”……课堂上笑声不断,气氛十分“活跃”。但,这就是学习这篇课文所需要的效果吗?马克思的逝世是全人类无比沉痛的损失,上课气氛本需庄重、肃穆才对,如果把学生上“笑”了,那就太失败了。这种教学模式的缺陷就表现在只注意形式的新鲜有趣,没有深入钻研文本;课上得很令学生“开心”,真正的效果却并不见佳。
  上述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在不少教师的教学中都或多或少、或隐或现地有所体现。追溯其根本原因,笔者认为,可能就在于我们对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功能的认识上有误区。多媒体实在是一个好东西,一个小小的课件,就可显示声音、图像、音乐、动画、文字、图表,等等。也就是说,它几乎把我们过去常用的纸、笔、录音机、电视机全取代了。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教学的主体毕竟是教师,这可是多媒体取代不了的呀。如果教师不明确自己在教学上的定位,就极有可能被多媒体喧宾夺主,不是让多媒体顺着教师的思路走,而是变成教师顺着多媒体的“思路”走,教师反而成为多媒体的“讲解员”,这种教学,是完全违背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本身作为一种教学工具本质的。
  针对上述的四种怪现象,笔者提出如下改进策略。
  
  一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不可否认,传统的语文教学具有丰富、宝贵的教学经验,在常规教学中,教师能用三言两语把某个复杂的问题讲得清楚透彻,并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逻辑力量,它是任何现代技术都不能代替的,其简便易行又是多媒体很难企及的;又如传统语文教学中的讲授、背诵、分析等教学方法,虽被抨击得很多,但它仍具有很多优势。多媒体不可能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因此,夸大多媒体的作用,试图以多媒体代替传统教学的做法是不现实的。无论传播媒体怎样先进,不管它的功能如何完善,它们都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手段。
  正如有关专家所说:“多媒体教学不光是借助网络、多媒体手段的独特优势,更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要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不能割裂。”很多创造都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根据教师和教学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段,进行合理的安排,如多媒体会变抽象为具体,但它仍代替不了老师板书、语言、教态的变化传递给学生的知识信息和情感信息。在运用媒体时,不是考虑怎样更多地运用媒体,而是考虑怎样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配合,相得益彰。如:在教授诗歌时,当然可以用现成的录音资料来给学生示范朗读,但它绝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朗读;可以用一些图片来对诗句进行解释,但不能所有的诗句都用图片来解释:诗的优美意境需学生自己用心去体悟,用语言来描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提高欣赏水平,有一定的文化积淀。
  
  二是形式与内容相结合
  北京师范大学的王鹏远老师指出:“不是所有的课都需要用多媒体、网络,不应该硬性规定用了技术加分,不用技术扣分,关键是看技术用得是否恰到好处。”不同的课文具有不同的教学策略,在设计课件时要体现各种策略间的差异。
  如何恰如其分地把握好这种差异呢?台湾学者徐新逸教授讲过这样一段话对我们很有启发:“信息科技可以是一个工具、一位助手,却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而成为教学的全部。只要教师能抓住课程内容的重点,以最适当、最有效的方式传达出来,其实最简单常见的Word和PowerPoint,就可以达到所需的学习效果。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同样的教材,不同背景和特质的教师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与互动,就可以赋予教学与学习不同的生命力,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这也是教育可称为一门创造性艺术的迷人之处。”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堂教学中,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例如在设计科学小品文课件时要注重语文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的有机结合,突出客观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用浅显的方法使学生了解有关科学知识。但在设计古诗课件时就要注重创造一种意境,通过设计一些富有诗意的画面和动画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切不可用单一的模式设计课件。这种突出重点的设计可以使教学目的明确,使学生学到真正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是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案,课件应强调对学习的认识和教学环境的设计,因为教学意味着更多的控制与支配,而学习意味着更多的主动与自由。所以在设计课件时,始终要以这一教学思想为指导,研究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几个重要环节,如: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构建知识结构——知识迁移形成能力——拓展知识开阔视野的实施,并将其编制在课件的主界面上,使学生明确一堂课的主要任务并能主动选择学习的内容。
  课件的设计首先要把学生需求放在第一位,从而真正体现人文性。在教学中应留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注意与学生的交流,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课件,达到科学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结合,真正做到课件为人所用,而不是人为课件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