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诗歌语言品味法例说

作者:石木星




  在诗歌教学中,为让学生深味作品中某些字、词、句、段的意蕴,对它们或删或换,进而引导学生比较感悟,是帮助学生提高诗歌鉴赏能力的有效方法。现结合实例说说其妙用。
  
  一、运用换词法可浅中探幽
  有些诗看起来很浅显,难以看出深意,这时,不妨用换字换词法引导学生“浅”中探幽。上高中语文第三册诗歌单元之前,我要求学生谈谈对李白《静夜思》的理解。有学生就偷着笑,其意是说,老师不该拿小学生的问题来考他们,不过还是有几个学生起来,对诗作的题材、主题、语言、写法,甚至广为流传的原因等问题,发表了看法。随后我把这首诗的异文“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板书在黑板上,要求大家评一评,议一议,换了两字之后,效果怎么样。这个题目,同学们感到新奇。经过一番紧张的思索之后,有的同学说效果更好,有的说效果不好,至于理由则说不大清楚。笔者适时点拨:“疑是地上霜”的感受里包含了“看”的意思没有?学生很快回答:包含了。“看”的对象是窗外的月光,还是床前的月光,你清楚吗?学生齐答是床前。那么“床前明月光”的“明”字与下联的句意有关系吗?一学生答:有,不是明月,不会如霜。这是什么关系呢?“因果关系”,一学生脱口而出。至此,“明”字用“看”字替换,优劣不言而喻。
  关于“山”字的替换,我完全放手让学生讨论、辨析,最后形成两种主流意见:一是认为换得好。月明而又洒光于床前,可见夜之深,突出了游子思之切,再者“山月”的意象既高远,又鲜明,还给人以苍凉感,更符合游子的心境。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换得不好。那升高过山巅的“山月”,已是月到中天之时,而中天之月的光辉只能直洒大地,并不一定就能从窗口射至床前。若如此,诗之前二句的情景便不可能生发,后两句也就无所着落。这样改使诗句游离,诗意割裂,《静夜思》也因此失去了它那深厚浓郁的诗情画意。
  一首众所周知、明白如话的小诗,用“换词法”引发深刻辨析,这对学生掌握“浅”中探幽的鉴赏方法,形成“浅”中探幽的鉴赏习惯和能力,作用不可小视。
  
  二、运用删除法可平地见山
  有些诗句或段落乍看没什么特别,学生看不出其深厚意蕴。“删除法”不失为引导学生平地见山的好方法。
  美国著名诗人狄金森的《篱笆那边》是一首语言朴实凝练,意象平凡、清新,既可爱又耐人咀嚼的小诗,放在高中语文第一册里。但学生刚接触时,却感到无味可嚼,有的同学甚至怀疑:这样写,也能算诗?首先我要求学生把诗还原成生活故事。学生轻易完成:“一个小孩被草莓诱惑着,想摘又怕挨骂。”
  为了让学生见着简单平凡背后丰富奇异的蕴藏,我在教学中就运用了删除法来收获“平地见山”的效果。具体做法是删除第二节的后两行,让学生品味诗意的变化。当下,就有学生说,改后的诗只剩下“有一样东西,我很想得到,但怕被骂不敢取”。我说如果诗人真是到此为止,再怎么读,怎么看,怎么想,也品不出什么味道,的确是无味可嚼了。那么加上后两行,会加入一些什么意味进去呢?对这个问题,同学们兴趣大增,课堂上开始议论纷纷。
  第一位同学发言:加上后两行,就有孩子对上帝的不满之意。第二位同学发言:两个假设把孩子的心思道出:多想得到那东西,上帝又那么不近人情。第三位同学发言:后两行诗句让那些古板、守旧的人看了应该有所启发,孩子的天性不应随便扼杀、压制,人的天性应受到尊重。
  此时该诗的意蕴基本被挖掘出来。同学们惊叹:诗人能用小孩的眼光,小孩的思维,小孩的口吻,表达如此深刻的哲理和深沉的人生感叹,手段实在高!
  
  三、运用换味法可破云见日
  有些诗(如象征派诗作和现代派诗作)晦涩难懂。学生刚读这类诗会感到如坠雾里,不知所云。把诗中的某些艺术化语言换白,变成口语化语言,有意造成两种语言表达效果的落差,让学生不仅明其意,而且识其味。
  如穆旦的《赞美》诗(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节里有三句用到“拥抱”一词,前边一句是在用蒙太奇手法展示密集意象,状写辽阔山河之后,写道:“它们静静地和我拥抱”;中间一句是用相同的手法,铺陈沧桑历史之后,写道“我要以一切拥抱你”,最后一句是“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这三句显示着诗意的层次和感情的节奏,因此对其理解品味很关键。
  但学生又难以捕捉其意味。我在教学时对这三句都作了“换味”处理,即把诗句散白化,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对照着琢磨。第一个“拥抱”句改换成:中华大地山河壮丽,看在眼里,爱在心里;第二个“拥抱”句改换成:中华民族历史悠久,苦难深重,她的人民是那样可爱、可敬;第三个“拥抱”句改换成:我可爱的人民啊,我要与你们一起战斗,共同前进。
  通过讨论,同学们认为,改写的话表意虽然明晰了,好懂了,但仅剩下一些概念,已毫无艺术性可言,且丢失了原句的很多意味,更谈不上有什么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