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我与地坛》的人生感悟
作者:刘 谦
《我与地坛》共七节,教材上只选了两节。这篇文章分两条线写,第一条是作家对地坛观察后的感悟,第二条是作家对地坛生活场景中几个人物的观察、描写后的感悟。
史铁生有着不幸的人生经历,当他正值最“狂妄”的年龄时下肢瘫痪,那一段时间里,他的精神几乎崩溃,甚至想到了死。在一种极不寻常的心境中,史铁生摇着轮椅,走进了他家附近的地坛。地坛内,除去几座殿堂他无法进去,除去那座祭坛他不能上去外,地坛的每一棵树下他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平方米的草地上都有他的车轮印。无论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他都在那园子里呆过。在园内的好多个角落里,他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并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他为什么要出生。他想了好几年,终于“园子的荒芜但并不衰败”的真实记录给予了他生命的感悟:“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剩下的就是怎样生活的问题了”。为了“完全想透”,文中连续用了六个“去”字,可见史铁生对生命,对生活方式和生活意义的探索是何等的深沉与执著。接着文章又连用了六个“譬如”写了园中夕照的灿烂、雨燕的高歌、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暴雨中草木泥土的气味和秋风里落叶的味道,这些让读者感受到的是史铁生对生命有着怎样的热爱和对人生应该有所作为的信念。特别是在第七节,当史铁生再次回味他置身园中的体验时说,“他玩累了,可他还没玩够呢,他一来一见到这个世界,便立刻成了不要命的情人”。最终,地坛的一草一木,地坛的一景一物使他感悟到“关键的是如何活下去”。
如果说第一条线索是写史铁生感悟出了生命的意义,并从生与死的纠葛中解放了出来,那么第二条线索就更多的是写他感悟到了如何地生存下去。
如何生存,给史铁生影响最深的也是最大的是他自己的母亲。在第二小节里作家用了两千多字的篇幅写了他的母亲,写了母亲不仅会疼爱儿子,而且还十分理解儿子。为了写好博大的母爱,他用“设想”二字写了“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的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这感天动地的母爱让史铁生感悟到,“我用纸笔在报刊上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那到底是条什么样的路呢?作家接着写道:“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生动”。史铁生又从母亲艰难的命运和苦难的生活中再次感悟出应该像母亲那样,面对艰难的命运,要靠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生活下去,沿着那条路走下去。
如何生存,给史铁生影响的还有一群人。那个唱歌的小伙子和长跑者让他感悟到了生存的价值,人总是有欲望的,仅仅为了某种欲望而生存那是“人质”,像听歌的小伙子和长跑者那样生存,人才活得轻松和自由;那对不管晴雨都相依到园子散步的老年夫妇让他感悟到生活中还有甜蜜;那个与他互致问候的小伙子又让他感悟到人与人之间的亲近和温馨;捕鸟的汉子让他感悟到生活中什么叫执著和痴情;尤其是那个在林子里捡灯笼花的美丽却先天弱智的少女让他对人生的理解又一次升华和飞跃。作家终于感悟到:“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么?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要是没有了丑陋,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幸运?要是没有了恶劣和卑下,善良与高尚又将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能成为美德呢?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是否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条死水。”
凡·高说:“人生便是痛苦。”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蒙田还说:“生命之本质在于死。”正因为史铁生透彻地感悟了人生,所以他最终没有做生命的“人质”,最终用他受损的心垒起了一条人生的路——一条既充满艰辛同时又充满阳光的路。在这条路上他沉静地走着,摇着他的轮椅,扶着他的拐杖。
有人说《我与地坛》是史铁生想“在宿命论的圈子里求得安慰”,笔者实在不敢苟同。要说史铁生起初有点宿命的思想,似乎还说得过去,因为宿命是指前世的命运,也就是佛家所说的人的今生的命运是由前世的善恶决定的。不过作家在洋洋万言大篇里又只字不提前世的善恶,如果再给作家戴上一顶宿命论的帽子,那就更有点冤枉了。
宿命论是一个哲学命题。宿命论者认为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人的生死和贫富都由命运和天命决定,人是无能为力的,一切都只能认命,只能听天由命。凡是读了《我与地坛》的人,凡是了解史铁生的人,都知道他从来没有认命,自从他感悟到了生命的可爱和人生的意义后,他就像许许多多有志气的残疾人一样成了生命的强者,一个与命运抗争的强者。应该说“珍爱生命,拼搏人生”,才是《我与地坛》的真正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