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用好文本这个作文素材库

作者:赵胜启




  目前不少学生在作文选材上仍是苦于心中无材而喜欢凭感觉杜撰些通常的例子。这些例子往往感动不了别人甚至也感动不了自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生活处处是材料”这话无比正确,但对于头痛于无材写作的学生非但无帮助,相反却给了他们不少消极暗示。究其原因,写作材料的获得及灵活运用最终依赖于写作者的心灵感悟。摘抄、日记、周记、读课外书等这些好的积累材料的方法对有些学生有效而对另一些学生无效原因也就在于此。
  在学生接触的众多材料中,语文文本这个十分丰富的现成的写作素材库应该引起广大教育者和学生的足够重视。文本是教育专家苦心孤诣的成果,内容涉及历史、人文、科学、为人、处事等方方面面,有着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对于文本而言,老师一般在课堂上讲解过,学生对其可以说已经有些感悟。用好文本,写作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用好文本这个写作素材库问题:
  
  一、引用成句
  
  引用是学生作文的一个好传统,恰当的引用既能丰富文章内容,又能增添文章文采,有时还能为作文勾勒一道亮丽风景。对于引用,不少学生苦于心中无格言警句,想引用而不得。其实作文可引用的绝不限于格言警句,语文文本中那些充满情感、富于哲理的句子都可以引用。如“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朱自清《荷塘月色》),“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间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载舟覆舟,所宜深慎”(魏征《谏太宗十思疏》)等等,都可以引用到作文中去。
  引用诗词名句是一种相对简单的方法,如:当我们渐渐熟记那些公式后,才发现那一道道公式之间竟然还有那么多联系。有时“山穷水尽疑无路”,深思一番,却“柳暗花明又一村”。当你沉浸在思维欢欣的愉悦之中,你才能真正体味学习的滋味。(学生作文《读书百味》);朱熹有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种文化要有长久的生命力,就必得吐故纳新;一种文化要绵延不绝,更需要坚守自己。(2005年高考满分作文《渠清如许》)
  为了更好的表达写作意图,还可以化用诗句。如“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有泪水,因为我对诚信爱得深沉”,化用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中的诗句解读诚信;又如“前不见青山,后不见绿水,念天地之污染,独怆然而涕下”,化用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的诗句解读环保与污染。
  
  二、驾驭成段
  
  围绕话题将文本相关材料,主要是历史名人、文学形象、历史事件等勾连在一起,往往能写出优美别致的段落。如:当李白不被重用时,他却仍能快乐地梦游天姥,却仍能举杯畅饮,他对明天有着乐观的微笑。当苏轼屡遭贬谪,他却仍有“泛舟游赤壁”的雅兴,有“浪淘尽千古英雄”的豪迈,他对明天有着希望的微笑。当屈原纵身投江时,我想他也一定带着微笑,因为他坚信他的“众人皆醉唯我独醒,举世皆浊唯我独清”一定会给后人带来思索和警惕。(2005年天津高考满分作文《留给明天》)
  与勾连几则材料相对的另一种驾驭成段方式是将一则材料发挥成段。如:好一句“天祥为大宋宰相,宋亡,只能死不能活”。你宁做大宋忠魂而不为元朝宰相,你用你的忠魂昭示了民族的灵魂,你用你的傲骨顶起了大宋的脊梁。于是才有那百姓跟着囚车,奔走相告,为你送行;于是才有了那零丁洋中泛起层层细浪,久久不能平静;于是才有了民族不屈的忠魂。/你的丹青留于汗青,你用忠魂浇灌了一江零丁。/看!今年零丁花胜去年红,因为它记得天祥的忠魂。(2005年辽宁高考满分作文《今年花胜去年红》)
  
  三、创造成篇
  
  纵观2001年以来高考优秀作文,依凭文本材料创造成篇的越来越多。这些文章构思独特、文采斐然,源于文本而又“高于”文本,充分显示了高中生扎实的语文素养和令人惊叹的创造智慧。此类佳作较多,这儿列出部分题目以飨读者。
  2001年:《赤兔之死》、《题乌江亭》;
  2002年:《刺秦》、《谏屈原书》、《小重山的选择》、《昭君的选择》、《潘金莲的选择》、《霸王泪》、《历史从那一夜开始》(司马迁选择腐刑而投身著《史记》);
  2003年:《吊屈原赋》、《武侯自责表》、《李白的泪水》、《宝钗鸣冤》、《从泪走到血——孙膑访谈手记》、《孔明挥泪斩马谡》(独幕剧)、《谁丢了玉坠》、《如果死去的是我》(以赵云的口吻劝谏刘备);
  2004年:《昭君行》、《苏轼的赤壁》、《薛宝钗魂断大观园》、《水中走来的沈从文》、《项王项王奈若何》、《孔雀东南飞新传》、《新孟母三迁》、《关羽之恨》、《诗人曹操》、《与鲁迅先生对话》、《英雄》(写项羽)、《至圣》(写孔子)、《哀痛者、幸福者》(写刘和珍)。
  2005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苏轼月夜游赤壁》、《永远的苏武》、《荆轲、脸、秦王》、《夸父追日》、《晶莹雪·寂寞林》、《没有了妖魔的取经之路》、《念君清泪如铅水——写给李贺的信》、《纪念远逝的曼妙红颜》(纪念李清照及其词)。
  最后补充三点:一、文本素材在运用时要深入挖掘内涵,不能泛泛地罗列堆砌而忽视思想。二、一个材料可以多角度使用。三、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归文本,人文性地解读文本,做长期感悟积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