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抽象化文本与具体化教学
作者:李胜志
通过具体评讲,全面而系统地梳理了庄子的精神,让抽象文本走向具体化,使学生站在“乌龟”这一故事的脊背上,放眼全文,环顾四周,综合概括,辩证思考,这就从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挽救了语文水土的流失。
评讲是抽象文本具体化的有效环节。
如果忽视了这一具体的教学环节,或者为了省时省事,评讲时只满足于对答案,那么,学生就只能知其然,而不能知其所以然。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往往是抽象的。因此,语文教师要落实好这一环节,应注意如下几个具体问题。
首先,要对评讲的内容进行抽样分析。抽样分析,可以避免评讲的盲目性与随意性。学生练习中错误较少或者基本没有错误的地方,就可以一略而过,这样,即节约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学生练习中错误较多或者基本没有正确的地方,就要精打细敲,这样,既突破了难点,又具有针对性。
其次,要评出方法,评出技巧。评讲练习,要引导学生积累科学的做题方法与技巧。方法与技巧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近年来,学生在高考中由于非智力因素造成做题错误的比比皆是。这恐怕与平时这方面的训练不规范不无关系。不同的题目,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与技巧。例如,字词要采取识记法:病句要采取分析法,阅读要采取综合法,等等。
第三,要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与深化。由于设题的局限性,练习不可能面面俱到,但评讲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整理,必要时,可采取师生互评的形式,还给学生重新思考的天地,给学生自我消化的时间,让学生充分领悟小结,以深化巩固,突出实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