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从修辞的角度解读《归去来兮辞》
作者:王 力
1.借用古代句式。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家乡的农民(邻居)告诉我春天到了,我将要到(西方的)田野里去耕种。句面意思很简单。可是“有事于……”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句式。“有事于……”的句式主要用于古代诸侯国国君的祭祀或战争等重大活动。这种句式的主体只能是国君或诸侯王。(虽然季氏当时既不是国君也不是诸侯王,但当时他已控制鲁国的大权,鲁君只是一个傀儡,所以它也可以“有事于……”)。陶渊明在此套用这一句式,就是要表明他到西畴的农耕和君主的祭祀、征战活动是一样的,等同视之,他就是自己领地的君主。可想而知,他的喜悦是无法言表的。这种喜悦又是归隐后的农业劳作带来的,我们就不难理解文旨了。
2.巧使典故,妙用双关。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这句话的意思是,有时坐着有帷幕的小车,有时划着小船。巾车是一种有帷幕的车子(阴法鲁《古文观止译注》2000年版426页),有篷的车子(朱东润《中国历代作品选》上编第二册200页)。总之,我们大家都知道,巾车当是当时农村常用的农业工具。殊不知,陶渊明在这里已经不动声色的用典了。
《周礼·春官宗伯》中有:“巾车掌公车之政令,辨其用与其旗物,而等叙之,以治其出入。”《三礼辞典》对此作了解释:“巾车:职官名。掌王、王后各类车辆及其旗物之等级,管理车辆之配用及收回。车管之长,下大夫,属春官宗伯。”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巾车”其实是掌管古代帝王和王后车辆的官吏。在这里陶渊明说自己“或命巾车”,就是巧用“典故”,让人想到帝王、王后出行时才可以“命巾车”。
“棹”字是名词作动词。阴法鲁的解释是“棹,船桨。这里用作动词”。但是这只是解释了“棹”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并没有解释它的修辞意义。
“棹”与“诏”谐音,而在“或命巾车,或棹孤舟”中又与“命”相对,正是借用了“诏”的意义。我们知道,在西方拼音传入中国以前,中国一直是依靠反切来确定一个字的读音的,在《切韵》时代,“诏”是之少切,“棹”是直教切,二者的韵部是相同的。“棹”、“诏”的韵同,韵母必然相近,两字的读音都是舍齿音,在魏晋时代,读音是非常接近的,完全有可能用作谐音双关。而且谐音双关是魏晋六朝时的文学作品中很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如南北朝民歌中经常有以“莲子”谐音“怜子”,用“藕”谐音“偶”等。陶渊明作为当时的文学巨匠,对谐音双关的修辞肯定很熟练。而且陶渊明生活的时代与舟搭配的动词很多。如“乘、浮、泛”为当时常用的动词,但是陶渊明偏偏钟情于生僻的“棹”,是有一番苦心的。否则这也与陶渊明平易、自然的诗风不太相符。
同样“孤”字也是双关的修辞手法。古代王侯才可以称自己为“孤”,陶渊明所说的“孤舟”,可以是“孤独的小舟”,也可以是“我(孤)的小舟”。他既然可以像帝王一样“有事于……”,自然也就可以遮遮掩掩地称“孤”了。
如果我们领会了这首辞赋中借用的古代语法句式、用典、双关等修辞手法,就会发现在那样的一个时代里,陶渊明用一种诙谐而隐晦的笔调,表达了他弃官归隐之后获得精神自由的畅快心情。他回到自己的家,就如同进入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王国,这是一种真正的解脱、自由,没有半点的矫情和做秀。在这里,他就是真正的王侯,完全可以用一个王侯的语气叙述他从事生产劳动的过程。当我们读完文章的后两段,仿佛看到一个清矍、孤高而又骄傲的老人,他又是“将有事于……”,又是“或命巾车,或棹孤舟”,这种气派和风光是只有一个王侯才能够拥有的。虽然他是那样的平易近人,能与目不识丁的老农融洽相处,虽然他是那样的衣衫褴褛、辛苦劳作,过着“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的生活。但他仍是那样的惬意而自然的活着。他诗意地叙述自己的生活“既崎岖而经丘,又窈窕而寻豁”,“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他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精神贵族,他完全生活在自己理想的国度里,把自己每一次的日常生活,都看作是在自己王国里驾幸,国王当然是他陶渊明了。所有这些无疑表明了陶渊明在摆脱官场羁绊后的喜悦,以及对农村纯朴的自由的理想化的田园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