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在阅读中发展直觉思维

作者:朱海燕




  直觉思维是人脑对事物、事物的本质及规律作出迅速的识别、敏锐的观察、直接的理解和整体判断的思维过程。虽不经过逻辑推理,但是,它是建立在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知识积累基础之上的,对语言文字进行的感知和整体上的把握。
  在人类的心理活动中,直觉是构成高层次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必要因素,创造性思维活动同直觉又是紧密相联的。爱因斯坦说:“真正可贵的是直觉。”前苏联哲学家凯德洛夫则断言:“任何创造活动都离不开直觉。”因此,我们在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开发智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直觉思维能力有两个相关因素:一、语言的感悟性特征;二、灵感和顿悟。
  直觉思维能力与语言的感悟性特征紧密相关。王力老先生曾说过:“西洋的语言是法治的,中国的语言是人治的。”意思是说:西洋的语言重逻辑分析,而中国的语言重视的是语言主体的直观感受。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读一篇文章单凭语言就能判断出文质的优劣。在读到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看到父亲爬月台的情形,不觉地感动之情溢于胸中;读到“春风又绿江南岸”的诗句时,不禁为“绿”字用得之好而拍案叫绝;在读到刘亮程先生的《对一朵花微笑》时,不禁为文中的朴素、自然、真诚的语言而打动,这是一曲自然的音响,每个音符都是爱的赞歌。读到刘亮程先生试着和鸟说话,鸟儿不理睬他,一下子飞走了,他便伤心的流下了眼泪,我想:我们任何一个读者都会被他的这份亲切与爱而感动,深深的感动。
  由此看来,在训练培养直觉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好语言的感悟性特征,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迅速感知文章的内涵,感受文字中流淌出的美好而复杂的感情,感受作者也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微妙之意。这些都是直觉思维能力强的体现,不也正是我们所有语文老师所追求的境界吗?
  除此之外,直觉思维能力还要借助于灵感和顿悟表现出来。灵感是思维的的火花,顿悟乃思维的高境界。孔子在《论语》中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其中的思含有悟之意。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语》中说:“禅通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清代著名教育家陆世仪在《思辨录》中也十分强调“学必求悟”;灵感和悟性的培养不仅体现出学生直觉思维的结果,也是学生学习主体能动性形成的必要条件,可极大地唤醒学生的思维活动。
  那么,直觉思维借助灵感和顿悟如何体现出来呢?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过的知识和已有经验,对文章进行迅速、直接的感知和整体上的把握。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景色优美的小石潭为什么深藏竹林人未知,如此清新、幽静之景,而作者却写得“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学生会很快想到作者的诗《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直觉地感悟到风景的凄清正衬托作者仕途不达,因革新而遭贬谪的凄苦郁闷之情,景是美的,而情却是苦的。又如学生阅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从大风大雪的铺垫尤其是“那雪正下的紧”中凭直觉可以预测到后文在风雪中可能会发生的惊心动魄的事。再如孙犁的《荷花淀》中的一段描写:“大大的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像铜墙铁壁一样,荷花等高高的挺出,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这些语句中,我们就可以预料到后文将要发生的一场激战。
  灵感是思维的火花,我们可以运用直觉思维突破思维常规,利用思维的灵活多变、跳跃的特点,对文章进行敏捷的感知和理解,对众多的信息加以重新组合加工。
  直觉思维能力中灵感和顿悟与传统的“沿波讨源,虚心涵泳”、于涵泳之中会有悟而生有所区别。这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传统教育方法。直觉思维培养学生快速阅读信息,筛选、加工信息,对文章有整体感知之后,产生顿悟。在教育实践中常有如下情形发生:
  学生在经过快速的阅读、紧张的思维和专注的研究探索之后,于迷惑不解中会瞬间产生奇特的设想和见解,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如读到朱熹的《观书有感》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时,学生由水之清乃是源于有清水之源,进而引出知识的渊博,也同时需要有新的知识注入。又如,《种树郭橐驼传》作者讲种树的道理,引出为官治民之理。学生则由种树之方法,悟出父母教育子女时也存在“忧之太勤,爱之太切”,不能采取合理方法的情况。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表面上是讲邹忌与城北徐公比美之事,实际是反映邹忌凭借直觉发现了比美之中暗含的关系:妻偏爱,妾畏惧,客有求,进而领悟到一国之君整天也被一帮阿谀奉承的嫔妃、宫女、王公大臣所包围,听到的都是假话,劝谏齐王广开言路。若不凭借这种直觉思维,邹忌则很难发现这一道理。
  在我们阅读教学中,常会出现“水重水复疑无路”的情形,但专注思考顿悟灵感之后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局面,从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利用直觉思维培养顿悟能力对体味文章的重大帮助。那么,在语文教育中怎样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了尝试和努力。
  一、加强学生的语感培养。
  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要强调语感。通过语感我们可以对语言文字有一种正确而丰富的了解。有了良好的语感,可以帮助我们凭直觉经验对语言做出敏锐的感受和瞬间的感悟,所以培养语感是提高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重要举措。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关键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更多的语感实践,一是要引导学生诵读,诵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基本方法。朱熹说:“读的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和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些诗句都告诉我们诵读的价值。文章是作者情趣的体现,只有通过反复的诵读,才能使学生对文章的形式获得真切的、敏锐的感受,产生情感的共鸣,从中学到为文之道。通过诵读可以直觉的体验到语言的规则,可以学会运用语言。在平时学习中,我争取每天让学生诵读一首诗或一篇美文。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是古人们早已证明了一条成功经验,也是我们培养学生语感,发展学生直觉思维的重要途径。二是要指导学生亲自实践,培养语感,还应当运用生活经验去感受。特级教师魏书生每个星期天都要领学生去玩。夏天捉昆虫,秋天摸鱼,冬天在冰上跑接力,打雪仗。他说:“我决不是单单的让学生玩,而是让他们观察、思考。”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春天,组织学生去野外春游,学生惊叹:“今天才领略了‘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味道。”当我们读一篇文章时,应指导学生把读到的语言文字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沟通起来,借助想象和联想,才能深得文章旨趣,使语感训练有效。
  二、强化学生速读训练。
  我用传统的语文教学强调练习“涵泳”之功,但一味的字斟句酌,很难克服读得慢,读得少的弱点,因此,在练涵泳之功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快速获取信息的速读能力,这也符合当今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我们可以通过强化速读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直接领悟言语的能力和敏锐提取信息的能力。直觉思维能力强的人通过速读准确、敏锐、迅速地提取文章的中心词、中心句、要点。如学习高一第二册科技说明文《<物种起源>导言》和《神奇的极光》时,学生能迅速准确地筛选各段的主要信息。而且在阅读中,我们始终充满着阅读期待,不自觉地将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融入于阅读之中。法国著名作家萨特曾说:“阅读时,你在预测,也在等待,你预测句子的未尾,预测下一个句子,预测下一页书,你等待着它们来证明你的推测是否正确。”学生还能产生准确地预测和贴近作品实际的期待,如学习高一第二册人教版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时,学生能根据小说情节预料出各种合情合理的结局:有的同学说翠翠等到了傩送,两个人过上了相亲相爱的生活;还有同学说翠翠在碧溪岨边孤单地过了一辈子,傩送不可能回来;还有同学认为根据当地风俗傩送不可能去娶害死大老的女人为媳妇……种种结局给小说《边城》笼罩上一层凄美的、哀伤的、迷幻的神秘色彩。
  三、要注重学生整体感知能力的培养。
  我们学习的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方面,成为各自独立的个体,是完整,不可分的。所以初读课文时,不要急于分层分段,肢解课文,而应首先从整篇课文出发,让学生有一个整体感受,让学生去默读,欣赏,揣摩,从而把握文章的主旨、艺术手法等。然后再根据学生的这个整体直觉感受对文章的精要部分再做深入探讨,最后清晰的、深刻的、整体上的把握课文。这种整体——局部——整体的思路遵循了格式塔心理学所认为的:人类心理中最基本的特征是在意识经验中显现的整体性。我在上《陈奂生上城》一课时,第一步就是请同学结合全文来谈陈奂生这个人物。有的同学谈到陈奂生代表了当时解放后农民的思想,有的则说陈奂生的形象是典型的中国农民的缩影,他勤劳淳朴节俭闭塞,带有点阿Q的性格;有的则说我们很难就某一处来评价陈奂生这个人物,这个人物具有其复杂性,应从全文来看,总体上把握。老师和第三位同学的做法都是从整体上把握,然后再重点精要分析陈奂生上城住招待所这一部分是如何凸显文章的主旨的。这种从整体上出发的直觉思维,得之于主体积极的思维活动,长期训练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是培养学生语言感受的灵敏性,发展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也会成为语文教学中课文探究的闪光的起点。
  另外,根据心理学的知识,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感知需要经过体验→感知→感悟的过程。当前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则是学生缺少体验,没有了体验,便不会有感知,进而也就不会在大脑中有所感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也就无从谈起。试想,阿基米德倘若没有在浴缸中洗澡的体验,他能发明阿基米德定理吗?所以,注重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的培养一定要让学生拥有更多的生活体验,这是培养直觉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直觉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还有待于探索提高,我们每位语文老师的耕耘犹如弯着腰在路上拾捡用自己的汗水孕育而成的珍珠一般。“天道酬勤”的古训萦绕在我们耳畔,“任重而道远”,吾辈定当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