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想象在写作中的运用

作者:邱桂萍




  想象原是心理学术语,意为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是思维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写作能力从表面看是运用语言的能力,但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运用语言这种心理现象的神经生理基础,是巴甫洛夫提出的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这个信号系统是人类社会独有的,它的刺激信号是语言,而“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写作活动究其本质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所以想象在写作过程中不可缺失,对于文学写作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
  写作者运用想象可以获取更多的写作素材。想象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作者可以凭借它把不同时间和空间里的生活现象聚拢在一起,甚至可以借助想象获取人们从来没有见过或不可能见到的景象、物象。这就大大拓宽了作者的取材范围,使文章或作品的内容更为丰富,也更有艺术魅力。如郭沫若的诗《天上的街市》、吴承恩的神话小说《西游记》等,就是将自己未经历的未见过的情景描述或塑造的惟妙惟肖。
  写作者借助想象可以拓宽思路,另辟蹊径。写作者经常会出现思路不通,写不下去的现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作者不善于想象,目光只盯着现有材料,画地为牢,束缚了自己的思路和视野。运用想象,就可以打破自身的限制,或推想过去或预见未来,把本不同质的事物结成一体,使不相干的现象发生联系,这样思维的范围拓宽了,思路自然也就开阔了。如裴多菲的名诗《我愿意是激流……》,表达的是“为爱奉献”这样一个常见的主题,但作者把自己想象成激流、荒林、草屋、废墟、云朵,把爱人想象成小鱼、小鸟、火焰、常春藤、夕阳、于是就有了五幅饱含着作者情感的图景进入了读者的审美视角。
  写作者运用想象可以增添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而想象则是展现艺术魅力的重要手段。首先,想象可以令内容更充实,使情节更集中,使形象更丰满,便人物更典型;其次,许多艺术手法的运用,如比拟、象征、暗示、托物言志等等都是以想象为基础的,可以克服内容的平泛单调,克服文字的呆板。使作品充满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有一个人在路上遇到欧阳修,就马上拜他为师,并大吐倾慕之意。当时正值冬季,万木凋零,这个人以“枯”为题先吟了两句:远望一棵树,两个大丫杈。欧阳修随即续道:春来苔是叶,冬至雪作花。同样是对枯树的描述,两者的意境却相去甚远。前者平俗无奇,更不谈美感,而欧阳修却以绝妙的想象之力写出了化腐朽为神奇的绝句。
  我们在写作中如何运用想象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一、原型启发是想象产生的契机。想象往往是受到类似事物的启发,通过联想把旧有表象结合起来,或把旧有表象典型化而产生新形象的过程。而主动或被动选择合适的原型则是我们想象的基础,从而也是写作的基础。所以,写作者必须尽可能多地投入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从而获取更多的“原型”。试想,如果李白没有游历天下山水的经历,又怎么能产生那么多奇妙的想象,写出那么多诸如“飞流直下三千尺,凝是银河落九天”之类漂亮的诗句?蒲松龄如果不到路边摆摊听故事,又怎么能写出那么多千奇百怪,吸引无数读者的动人故事?
  二、典型抽取是创造想象过程的主要环节。想象过程是创造新形象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新的创造物都是一个典型,典型既具有代表性,又具有创新性。新形象或物象的创造过程的主要环节,就是典型的抽取过程。任何成功的人物形象塑造都是在作家从大量的现实人物特征中进行反复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中获得的,通过将最有代表性的特点分离和抽取出来,概括到某一对象身上,从而得到一个具有代表性和创新性的典型形象。《阿Q正传》中的阿Q就是作者经过多年来对中国各地农民的观察,再经过合理想象加工,进行典型抽取而塑造的一个具有广泛典型意义的形象;《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作者将人、猴、神的特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创造出来的;《三国演义》的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是作者集中了历朝历代许多智者的故事,通过想象创造而塑造出来的。
  三、灵感升化是想象活动接近突破阶段出现的顿悟。在想象过程中,新的形象或意境的获得和产生往往带有突然性。这种突然出现的新意念状态称为“灵感”。灵感是作家全部精神力量、高度积极性的集中体现。它同作家的创作动机、生活阅历以及不断对最佳表达方式的痛苦寻觅紧密相连。作家此时注意力高度集中,意识处于清晰状态,心灵十分专注和敏锐,客观世界的“原型”不停地敲击着作者的神经。所以“灵感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最愉快的邂逅”(艾青语)。灵感虽具有突然性,但需作者经过长期探索,反复酝酿和构思,通过艰苦的实践和无数次的选择才有可能出现。所以,灵感就是想象过程的高潮。诗人和作家的一生都在为灵感的到来而不断追求,灵感到来时的快乐也就可想而知。王安石的名句“春风不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大家都不陌生,但其中一个“绿”字是作者经过多时思考,经过对江南春景的充分想象才选用的,作者先是写“到”字,再又改为“过”字,三改为“入”字,后改为“满”字,均不中意,最后灵感一动,选中“绿”字,意境全有,满心欢喜。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