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快速把握散文主旨的方法
作者:车庆欣
一、从整体入手,了解内容方向
对所读的散文,进行大致的浏览,主要阅读散文的题目、开头、结尾及每段的开头与结尾,心中有一个文章的概貌。确定所给的材料是写社会人生的哪个方面的,是抒发人生感情方面的,还是讨论文艺问题;是重在叙事抒情、写景抒情、托物抒情,还是重在说理议事、追根溯源、辨明真伪。有了这一步,文章的内容指向了然于胸,为深入理解主旨奠定了基础。2002年上海考题,乍一读,好像是记游,因为文章开头说“今春又路过故乡江苏宜兴县,热情的主人在匆忙中陪我去看灵谷洞。天微雨,主人感到有些遗憾。车窗外,雨洗过的茶场一片墨绿,像浓酣的水彩画。细看,密密点点的嫩绿新芽在闪亮;古树老干黑得像铁,柳丝分外娇柔,随雨飘摇;桃花,……”但通览全篇,我们就可以发现各段一些词语,如第一段的“这个‘湿’字透露了画家敏锐的审美触觉”,第二段的“因为雨,有些景物朦胧了,有些形象突出了,似乎那位宇宙大画家在挥写不同的画面,表达着不同的意境”,第三段的“我自学过水彩画和水墨画后,便特别喜欢画阴天和微雨天的景色,我不喜欢英国古老风格的水彩画”,第四段的“数十年来,我感到在生活中每次表现不同对象时,永远需要寻找相适应的技法,现成的西方的和我国传统的技法都不很适用”构成了全篇的内容主体,由此可以初步确定,文章是谈艺术创作的。
二、从特征入手,把握文章主旨
通过以上阅读,要确定所读的散文属于那种类型。不同的类型,其特点不同,考试中所要回答的问题也不同,从而可以为后面的研读确定阅读方向。
散文形式繁多,内容庞杂,但大体上可分为:叙事写人类、写景状物类、议论说理类几种。
叙事写人类散文的中心往往蕴含在所叙的事物中、所写的人物身上。所以要抓住记叙的基本内容,探明叙事、写人的目的,也就抓住了散文的主旨。写事的目的是由事及“理”,即通过事件描写,反映某种时代,某种思想感情或精神,表达某种希望、道理并给人以某种启迪。如2003年高考题《乡土情结》,作者写到中国人童年对故乡的依恋,青少年离乡闯世界,乃至百余年来离乡背井,漂洋过海,“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内涵,不可一概而论”,但“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做了慷慨的奉献。香港蕞尔一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之王、绅士爵士、翰苑名流,对大陆踊跃捐助,表示休戚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这些都是表达中国人的乡土之恋,歌颂乡土情结就是本文的主旨。写人的目的是由人及“义”,这个“义”就是所写的人表现出来的某种品质、道德、精神及社会意义。
写景状物类散文的主要特征是“情景交融”。写景状物,目的是由景由物及情,通过所写景物来抒发作者的某种情感。景是情的载体,即散文中写什么景物,景物如何安排,它们都受作者主观情感的支配。阅读这类散文,首先要抓住景物特征。抓住了景物特征,也就抓住了景和情的契合点。如《一日的春光》(2005年全国1套高考题),“一日的春光”也就是作者“四月三十日的下午”和一位朋友到挂甲屯吴家花园看海棠。“那天是九十春光中惟一的春天”,“这四棵海棠在怀馨堂前,北边的那两棵较大,高出堂檐约五六尺”,“这四棵树上,有千千万万玲珑娇艳的花朵,乱烘烘的在繁枝上挤着开”,“一春来对于春的憎嫌,这时都消失了。喜悦地仰首,眼前是烂漫的春,骄奢的春,光艳的春——似乎春在九十日来无数的徘徊瞻顾,百就千拦,只为的是今日在此树枝头,快意恣情的一放!”
……
“看见过幼稚园放学没有?从小小的门里,挤着的跳出涌出使人眼花缭乱的一大群快乐、活泼、力量、生命;这一大群跳着涌着的分散在极大的周围,在生的季候里做成了永远的春天!”
作者通过春的“烂漫”“骄奢”“光艳”,联想到幼稚园放学的情景,进而表达了充满“快乐、活泼、力量、生命”的感情。
议论说理类散文的突出特征是形象化的议论。它的实质是说理,只不过语言形象,充满感情。既然是说理,就要表明观点。阅读这类文章,抓住首尾段,各段开头或结尾的句子,主旨是不难把握的。2002年高考题《话说知音》,全文共五个自然段,第一段是写“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纯洁而神圣的情操”,第二段写“两千多年来传诵的崇高友谊佳话的知音故事的俞伯牙在钟子期死后,也就不再抚琴了”,第三、四段是写作者对钟子期因俞伯牙不在而不再弹琴的做法的认识。作者认为,伯牙依旧应该继续弹奏出那“震撼人们灵魂的”“美丽动人的乐曲”,在钟子期之后,可能会“熏陶”出更多的“知音”。再说,伯牙高超的演奏技艺实在是来之不易,怎么能因为钟子期的不在而轻易放弃呢? “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不能动摇和沉沦”。至此我们可以看出来了,所谓“话说知音”,并不是意在如以往其他文章那样去赞颂“高山流水”的情谊,而是借题发挥,表达自己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读懂这里才能算真正理解了本文的思想。阅读时,如果抓住了这些句子,也就抓住了主旨,也就读懂了文章。
三、从关键句入手,探明感情倾向
阅读散文还要注意抓住关键语句,来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以达到真正把握文章的主旨的目的。语句是文章重要的语言单位。如果我们能对文中关键的语句进行深入地体察、细心地品味,了解它们的作用,就可以真正地把握文章的主旨。这是一个简捷可行、很具操作性的方法。那么哪些句子是文章的关键句呢?
首先是文中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一般散文都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如果文中出现一些抒情、议论的语句必然就会有它的特殊作用。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意图,要传达给读者的思想感情,就是用这些句子来表达,也就是来点明文章的中心。而且这种句子往往是精当的、要言不烦的、“画龙点睛”的。有的是对记叙内容提出的见解或判断,有的是意义的挖掘揭示,有的是记叙中蕴含的情感的爆发。这样的句子,对把握主旨至关重要,可以在一边阅读时一边把这些语句都划出来,然后等全语段阅读完以后加以筛选和选择。如《风景谈》这篇文章。茅盾先生在延安亲眼见到了根据地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于是他用六幅画面,把它们记叙、描写出来。在每一幅画面叙述以后,他都用饱蘸感情的笔调写了这样议论的语句:“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乃是伟大者中尤其伟大者!”“他们是民族精神的化身,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这些句子很好地点明了文章的主旨,歌颂了在党领导下北方抗日军民的崇高、伟大。
其次,我们还要注意一些点明文章写作背景的句子、意在言外、含义丰富的句子,以及开头的总起句、结尾的总结句,每小节的起始句、文中的一些过渡句等。这些都是我们打开文章主旨这扇门的钥匙。一般文章主旨有显隐直曲之分。即使主旨比较隐曲的文章也可以用这些方法解决。
总而言之,散文阅读并不难,只要从整体、特征、关键句等方面入手,也就抓住了散文的精髓。至于试题中所设置的考查题目也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