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我教《伟大的悲剧》的课堂意外

作者:孟雯娟




  呵!还很聪明的,把文题的内涵作了一个比较妥帖而崇高的概括,不错!
  ……
  底下还有手固执地举着,但是欢快的下课音乐已骤然响起,学生们只得依依不舍地合上了书本。
  
  [反思]
  
  1、把握契机,生成资源。课后,我很庆幸自己终于没有武断掐灭缪瑾的“贸然”提问,否则就不会有这随堂生成的教学资源了。因为,这样的教学契机在另一个班级就未曾出现。所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一定得善于把握住转瞬即逝的教学契机,并想方设法使之生成有效的教学资源——也许应该像呵护初生婴儿般细心虔诚吧。
  2、提供机会,收获惊喜。这次偶然的课堂质疑讨论,使我再一次明白了一个道理:其实,并不是学生不肯举手不肯发言,关键在于教师有没有为他们提供一个畅所欲言的机会,也即教师们要适时地给学生创设和搭建一个展示其才华施展其质疑、辩论、评说和探讨等多种能力的平台。换句话说就是:你若给了学生机会,学生便会给你惊喜。今天的课堂讨论,我觉得是足以说明这一道理的。
  3、揣摩疑点,机智引导。要想拥有活跃的课堂,要想捕捉跃动的思维之花,要想使课堂不时地迸射出智慧的火花,就得精心地设计教学环节,揣摩可以激活学生思维的疑点,巧妙机智地引导学生质疑讨论——一句话,课前导、课中导都要能尽量激活学生思维,把问题引向深入、引上正途、引向思维及理性的纵深并能使之豁然开朗。
  4、巧妙设计,节约能耗。为了使课堂中更多一些出彩的机会而又尽量少耗一些时间,就该更加节约有限的学习时间(如此文学习中,我就觉得对背景及作者的介绍显得过多了些等),更加科学而合理地设计安排各教学环节,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腾出更多的时间用于课堂讨论,以利促成学生思维之摩擦生电效应。也就是说,务必精密细致、精当合理、匠心独运地预设课堂教学思路及相应学习环节。
  5、穿针引线,做好导演。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正确关系,应该是主体者和主导者的关系。这就明示我们,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始终存在的,是贯穿课堂的始末的,而决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或装饰——是并不允许学生随心所欲的。在此,教师的作用,似乎与导演的功能有点儿相像:他不仅要对剧本——教案非常熟悉,而且也要对演员——他的学生比较了解,还要对可能出现的课堂情况有一定的预设,更要对课堂的走向做好科学合理的导引和恰如其分的把握,尚要对学生提及的由此及彼的问题过渡有着天衣无缝的衔接能力。这一点,我是做得极为欠缺的,也许是缺少足够的教学机智之故吧,故而,这节课中从这一学生到那一学生的衔接过渡我始终感到有点儿别别扭扭的——似乎并没有比较巧妙而机智地把课堂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以自我感觉不够爽,有些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