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关于发现教学法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张小平




  在有限的学校学习生活中,学生应学会些什么呢?毫无疑问,回答应该是:学会学习。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切实提高语文素质,便是广大语文教师思考、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发现教学法”的传入,无疑为我们送来了一盏明灯。以下笔者拟结合自身实践谈一些对发现教学法的肤浅看法,以期抛砖引玉,求教大方。
  
  一、对“发现教学法”理论的初步认识
  
  发现教学法是美国认知主义心理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提出的。这种方法要求学生在教师的认真指导下,能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习,“发现”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及其内在联系,形成概念,获得原理。在这个认知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同时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和完成任务的自信。这种兴奋感和自信心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
  布鲁纳认为:“发现包括着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发现法能够较正确地、较充分地体现出教和学这对矛盾在发展中的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
  发现法的创导者之一波来亚提出了发现法的三个原则:(1)主动学习。学习最好的方法是自己去发现,所以这个原则是一个自从有教学活动以来就有的一个古老的原则。(2)最佳动机。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愉快。(3)学习过程。康德说:“学习从活动和知觉开始,从而导向语言和概念,最后终于形成人们所要求的智能习惯。”也就是说,为了使学习富有成效,在形成概念以及使用语言符号之前必须有一个探索的阶段,最后所学的知识必须融入并成为学生整个观念的一部分。按照这些原则,笔者认为,使用发现法,教师要做好以下工作:1、鼓励学生,使他们相信自己能够解决问题,能够通过证据获得正确的结论,让学生对所研究的问题发生内在的兴趣。2、帮助学生找出他们正在研究的问题和他们已经知道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指导学生对比事物,进行思考,促成学生的发现。3、要帮助学生评价结论。如果只有一种结论,应通过评价各人的结论,得出共同结论;如果问题可以有几种不同的结论,也应该在肯定所得到的正确结论以后,评价出较优或最优的结论。发现法强调学生的活动,但同时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因为这里所说的“鼓励”、“帮助”、“指导”、“促成”、“评价”等,都是教师的主导作用的体现。
  
  二、“发现教学法”的实践
  
  基于上述的理论认识,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具体运用“发现法”应注意如下几个环节:
  1、课前。教师应精心备课,熟悉教材、领会大纲与课程标准的精神,研究教材的编写意图;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即了解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新知识的掌握的情况,估计学生可能在哪些问题上出现困惑,会产生哪些错觉等等。思考怎样设疑,怎样把“疑”设在学生不以为疑的问题上;思考怎样创造学习环境、学习氛围,怎样激发学生,使学生对课题产生兴趣,怎样引导学生、启发学生顺利完成发现的学习任务,怎样组织讨论、对讨论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处理,怎样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手段为教学服务等等。在此基础上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案并写出教案、设计好板书板画,制作出有关的课件。
  2、组织实施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实施“发现法”的主阵地,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下列步骤:①学生分组。教师可依据课题内容、教室大小等因素将全班学生分成2-4人的学习小组。②教师主导。一般来说,教师在每节课开始时,要提出几个问题,请学生思考后回答。其目的有这样几个:a、复习旧知识,检查学生对旧知识掌握的情况;b、让学生保持活跃的脑力,尽快进人思考的学习状态;c、了解为发现新知学生必须有的预备知识掌握得怎么样;d、为引人新课题、发现新问题设置伏笔,为启发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提供线索或类比;e、为师生共同确定教学目标作铺垫。在每节课开始教师提出问题,这是发现法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但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往往出于对时间等因素的考虑,省了这一步,认为“发现法”就是完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上课就给出本节课的课题,致使一些学生尤其是基础稍差的学生不知所措,在茫茫知识的海洋中乱撞,不能在有限的课堂上顺利完成知识的“顺化”,而降低了课堂学习的效益,达不到发现的教学目的。也就是说,教师的主导、导向作用在这一步骤中应充分展示出来。③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具体活动是:让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或做出假设;引导启发学生设计验证猜想的具体方案。④组织讨论对学习过程、学习结果进行自评或他评。对猜想或假设进行反思,理清“猜”对的思路,找出“猜”错的出错点,然后引导学生自己把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启发学生把知识学活、用活。
  3、课后。课后教师应立即作自评,及时撰写“教后感”,归纳总结成功的经验,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发扬光大。
  运用“发现法”,可以有两种具体方法:一是探究法,二是猜读法。下面笔者选取自己日常教学中的两个教学片断,予以说明。
  
  (一)发现教学法教例一——探究法
  教师:《泊船瓜州》中概括描写江南景色的诗句是哪一句?
   学生:春风又绿江南岸。
   教师:这句诗中哪个字用得特别好?
   学生:“绿”字用得最好。
   教师:那么,“绿”字好在哪儿呢?
   学生:(一时回答不出,沉思)
   教师:写这首诗时,诗人曾反复吟诵,先后换过好几个字,有“到”、“过”、“绿”等,我们也来换换看,吟吟看。(板书:到、过、绿)
   学生:(轻轻吟诵)“到”,只说明春天来了。
   教师:唔,“到”没有写出江南的景色。那么“过”呢?
   学生:“过”只说明春风吹过去了,怎样的景色不知道。
   教师:对了,“过”也没有写出江南的景色。“绿”字呢?
   学生:“绿”字写出了春天到了江南后景色的变化,到处一片绿色。
   教师:对了。“绿”字用得很恰当,生动地写出了春天到后,江南生机勃勃的景象。“绿”得可爱,引起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好,我们一起把这句诗有感情地朗读一遍,注意,突出“绿”字。
   学生:(朗读)
   笔者在这首古诗的阅读教学中运用了“探究法”,所采用的步骤为:(1)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绿”字用得好和好在哪里这一问题;(2)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推理,通过近义词的替换比较,帮助学生作出解答问题的假设,找到探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3)展开讨论,各抒己见;(4)归纳、总结,得出“绿”字用得恰当、生动、可爱的结论。这对于改变传统的“先生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探求和获取知识,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发现教学法教例二——猜读法
  教师:《谈骨气》一文的中心论点是“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如果请你列举三个例子来论证论点,你将怎么安排?(学生讨论后发言)
  学生:应该举三个大家都熟悉的有骨气人的事例。
  学生:这三个人的身份应有区别,要能代表三个阶层的人,如平民、知识分子、官员等。
  学生:这三个人应能体现不同时代的特点。
  教师:同学们都懂得举例要有代表性,那么老师现有“文天祥拒绝降元”、“穷人不食嗟来之食”、“闻一多横眉冷对敌人的枪口”三个事例,请你以《谈骨气》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你将怎样安排这三件事的顺序(学生讨论)。
  学生:可以按照事情从古到今的顺序。
  学生:可以按人物身份由尊到卑的顺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