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写作要唱响创新思维主旋律
作者:莫立刚
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应该“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应该“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新课标中的这段精辟论述贯穿着一个重要思想,这就是写作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写作教学的过程也就是发展个性、认识自我、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写作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应该是它的主旋律,这是毋庸置疑的。
一、积累与素养是创新的基础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写作过程中,如果没有大量的积累作基础,创新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数事实证明,没有积累,创新就无从谈起。陶宗仪如果没有“积叶成章”的毅力,就不可能写出《辍耕录》;顾炎武如果没有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积累,就不可能有《日知录》的问世;蒲松龄如果没有向路人求教的恒心,也难以完成《聊斋志异》。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必须从积累开始。首先要引导学生注意生活积累和思想积累。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没有生活也就写不出好文章,不少中学生常常觉得生活枯燥,没啥好积累的。实际上,只要细心观察,到处都是生动的写作素材,这正如常言所说的,“处处留心皆学问”。教师应该结合写作教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关心社会、关心人生,留心身边的人和事,用心灵去感受生活的撞击,从而去体会、理解、分析、归纳、提炼复杂的生活,潜移默化地积累自身的思想修养,为创新思维的形成和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要引导学生注意知识积累。知识积累除了课本的学习外,要注意扩大阅读面,对古今中外的重要名著要广泛涉猎。课本上所学的知识在许多名著中都有具体生动的印证,许多写作知识更能在名著的阅读中找到根据。写作的大厦需要丰富的知识来支撑,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文学、政治、历史等等无不与写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001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是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江苏有一篇构思新颖的满分作文,题目是《赤兔之死》。这篇文章有许多优点,但其中选材新颖,以史实和文学典故为原材料加以发展创新这一点尤为众人所称道。实际上,这正是作者的文学知识、历史知识在写作时所产生的创新思维的火花。
再次,要引导学生注意技巧积累。多积累一些写作技巧对于培养创新思维也有重要作用。做任何事情都有个技巧问题,写作也不例外。这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讲得最多,关键是教会学生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例如审题的技巧,有的文题直白,有的文题含蓄。对“直白”的,不能“平庸化”,而要思考其背后的复杂,从而平中见奇;对“含蓄”的,不能“怪异化”,而要揭示出其中深刻的哲理。再如开头的技巧,也是丰富多彩的,可以开门见山,也可以宕开一笔;可以引用名言开头,也可以抒情议论开头等等,关键是能符合题意,不落俗套。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同样道理,没有积累与必要的素养,写作就无法创新,创新思维就无法形成。
二、借鉴与求异是创新的双翼
学生在生活经验、知识素养、写作技巧等方面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往往会产生一种表达的冲动,教师要找准并抓住这个契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及时地将自己的“思想”变成文字,使自己的灵感火花得以保存和升华。此时,教师应给学生提供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名篇或范文,供学生进行借鉴学习,并布置适当的针对性写作训练。
借鉴在写作教学中具有非同寻常的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别人优点或吸取别人教训的同时,要能够将求异思维引入自己的创新思考之中,开拓视野,不断创新。
一些文史学家都认为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诗,是借鉴了南朝乐府民歌:“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飚。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这首吴声歌曲写了三种意象:秋风、罗帐、明月,都与思妇怀远之情有着关联。诗末一句直接点明一个“情”字。而李白的《静夜思》只用了“明月”这一意象,由“疑是地上霜”来暗合月光与望月思乡之意。李白尽管用其意象但在重新组合、自出新语上,却狠下了一番功夫,从而一展其清新、飘逸的诗风。
曹雪芹借鉴了“女娲补天”的故事,演绎了一部“悲金悼玉”的《红楼梦》。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是借鉴了俄国著名作家果戈理的同名作品才写成的。这些表明古今有成就的作家都很重视借鉴;没有借鉴,求异之舟也就失去了负载之水。
借鉴古今成名之作,一般是在构思上或在立意上或语言上等,同样,求异也须在这几个方面下功夫。所谓“异”,或截然相反,或有所不同(或换转角度或再作挖掘等)。
我们耳熟能详的,陆游与毛泽东都写过《卜算子·咏梅》,毛泽东是“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陆游写“咏梅”词是抗金抱负不得施展而倍感孤独和寂寞,进而只好孤芳自赏。陆游以梅来观照自己,而毛泽东却把梅作为政治春天的信使,境界开阔了,在梅的身上更表达了充满胜利信心的乐观主义情怀。
我们常常认为求异就必须截然相反,这也很容易使求异思维陷入步履维艰的窘境。前文提及的李白的《静夜思》,其意象较之“秋风入窗里”一诗更集中了一些。这就是创新。梅这一植物,在生态特征上,古今的变化不会有多大差异。毛泽东将梅置于的环境背景与陆游的是迥然不同的。关键是托梅所寄的寓意不同,词人投射的情感有别。
2006年高考(江苏卷),有一位考生写《人与路》这篇作文就是借鉴了台湾诗人余光中《乡愁》的构思。本来写亲情的文章,不太容易出新,而此文将质朴的情感细节嫁接到余光中《乡愁》的一唱三叹的韵律之上,浑然天成,自然巧妙,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在借鉴的同时彰显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情感魅力,同中有异、异中生辉,求异思维的运用达到了极致,这样的作文不得高分是不可能的。该年高考江苏卷的作文试题中,有三段“启发语”,前二段聚焦于“创新”,体现当今社会的价值取向;第三段意在启发考生可以运用求异思维去抒写自己的“一家之言”。而难的就是“一家之言”。
因此,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从平常的写作素材中去开掘出新的内涵来,而不少学生常常满足于“老师讲的”、“书中写的”等现成的结论,不愿动脑筋思考,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是“陈词滥调”。教师就要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探求新的观点、新的题材、新的构思。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事物的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敢于向传统的陈旧的思想和方法挑战。
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一书中曾讲过,所谓创新就是“平常的旧材料不平常的新综合”。值得我们沉思的:一是“平常的旧材料”,它是形成新创意的基础;二是“不平常的新综合”,关键在于如何运用“旧材料”去出新,去形成“一家之言”。
在借鉴中求异创新要特别注意得体。写作有自己独特的规律,运用求异思维应当以切合题意为前提,借鉴是为了“超越”,而不是为了“抄袭”;“求异”是为了“出新”,而不是为了“怪异”。只有这样才能赋予作文以鲜明的个性和鲜活的生命力。
恩格斯曾指出:“科学的教育的任务是教学生去探新、创造。”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纪。我们的民族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这就特别需要振奋和弘扬创新精神。在写作教学的全过程中唱响创新思维的主旋律,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只要我们遵循写作教学的规律,树立创新意识,大胆探索,大胆实践,把创新思维的理念贯穿于写作教学的全过程,奏好积累、借鉴、“求异”三部曲,就一定能为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提供更为广阔的写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