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论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作者:周小燕
三、课外:巧妙布置语文作业,开辟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二课堂
课外读书给心灵供氧,给精神补钙。要求学生每周做三短两长五条摘抄(短的二十字以上,长的一百字以上),鼓励同学把摘抄本的卷面设计得新颖美观,同学之间定期要交换欣赏评价。此举促使学生在接受能力最强、记忆力最好的青少年时期读一些好书、背一些好诗、记一些名句,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这将让他们受益无穷。培根说:“读书的目的不在它本身,而在于一种超乎书本之外的,只有通过细心观察才能够获得的处世智慧。”现在的孩子普遍害怕失败,一遇到挫折马上陷入极度的自卑,缺乏坚强的意志。心理研究表明,耐挫折能力和其他心理品质一样,是可以通过学习和锻炼而习得的。在课外阅读中,尤其鼓励学生重点阅读国内外著名学者、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的人物自传,孟子、诸葛亮、岳飞、文天祥、周总理、邓小平、恺撒、亚历山大、丘吉尔、牛顿、爱迪生、霍金、比尔·盖茨……他们的名字如雷贯耳,他们的成功一波三折,这些书讲述了伟人们努力奋斗的经历,这些成功者身上显现出来的遇事冷静、坚韧不拔的精神,深深震撼和激励着学生,使他们明白“失败乃成功之母”的具体含义,知道“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正像冰心的一首小诗所吟咏:“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它当初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为此,使他们学会坦然面对现实,不怕失败,为了成功可以一遍又一遍重头再来。“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通过课外阅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启发他们在读书中去感悟人生真谛,由悟的积淀,进而提升、内化为个人的人文精神和能力,再进一步使之外化为行动,让学生的言行举止到内心世界都高尚起来。
课后节目排练增进同学的沟通与理解,使他们的生活充满热情和友谊。每周的语文课堂上有一个学习小组要上台表演小节目,要求小组成员必须人人参与,或诵读一段文学作品、或是来一个小合唱、或者是演一出小戏剧、或跳一段舞蹈等,课堂上短短几分钟的表演,课后的排练并不简单,需要集体的分工合作。这个独巨匠心的作业包含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歌德说:“一个人只靠自己是存在不下去的,因此,人总是乐意参加一个集体,即使他在那个集体里得不到休息,但无论如何他总可以得到心灵的平静和人生的安全。”人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生活在集体之中的,人际关系非常重要,与人相处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和谐的人际关系让人在遇到困难、挫折时能得到同伴的温暖和力量,是动力加油站,使人振作奋起,向着目标继续努力;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同伴之间感情融洽,使人得到友谊、理解和尊重,得到一种良好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能促进人生活和学习,进入良性循环。现在的独生子女渴望同龄人的友谊,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他们迫切需要在真实情境中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课后的节目排练可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了解,他们为了完成任务通力合作,“做人要厚道”成了同学们为人处世的经验之谈。他们在交流中逐渐克服了各种消极情感,逐步培养了不斤斤计较,能吃亏,胸怀大度,做事冷静的豁达性格。不少同学还以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赢得了尊重和友谊,感到校园生活从度日如年变成了阳光灿烂的日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