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用什么样的砖才能引出玉来
作者:黎婷婷
《礼记·学记》上说:“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意思是:君子教学,要善于启发学生思考。诱导他,但不是强牵着他走;鼓励他,但不是强行压着他;给他点明解决疑难的“诀窍”,但不会把现成的答案告诉他。要做到这一步,必须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自学,去追求新知。
任何一名教师都不可能把学生步入社会后几十年中所需要的知识都传授给他们,但如果学生具备了自学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探索新知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同时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就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会终身受益不尽。
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首先可以指导学生研究教材,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选取不同视角去挖掘教材蕴含的意义。比如,阅读郁达夫先生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有的同学被作者清新典雅、酣畅淋漓的语言风格打动,他们研究的专题就是《优美的文辞,隽永的意味》;有的同学对作者将苦涩的“品味”与生动的景物描写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来的一种特殊神韵的手法非常欣赏,他们的研究专题就是《一切景语即情语——谈散文创作中的情景交融》;有的同学思路很开阔,从郁达夫先生笔下的“秋”联想到古往今来的文人骚客们对“秋”的钟情,他们研究的专题是《秋,怎一个“愁”字了得》;有些文学素养较高、思想深刻的同学从文中读到了作者的平民意识,感到了一种文化气息,他们的研究专题是《从<故都的秋>感受人文精神》等等,通过对教材的钻研,同学们挖掘出了教材的研究价值,提高和强化了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趣味。
其次,通过恰当的提问来引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这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创设“问题情境”,要依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材的内在联系,层层设疑,环环紧扣,以便吸引学生注意力,刺激学生多多思考,并使学生保持高涨的情绪投入学习。如讲《祝福》时,诸如“祥林嫂是怎么死的?死时多大年纪?她好吃懒做、体弱多病吗?”“为什么勤劳能干、身体强壮、正值壮年的祥林嫂会穷死、饿死、冻死呢?”“祥林嫂在祝福中死去对揭示主题有什么作用?”一连串的问题唤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要解决问题就必须研究教材。
再次,研究性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环境,营造一种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提问、概括、假设和陈述的课堂氛围,鼓励和评价学生积极参与,一句话就是要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自行研究问题的民主型课堂氛围。在课堂上常常会有学生有些奇思妙想,在非恶意情况下都应给予肯定。比如,在讲史怀泽的《我的呼吁》时我提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史怀泽能成为一位音乐家?本来是想让学生看到他的不断追求这一点,但有位学生就发现课下注释中有“史怀泽的母亲是一位音乐家”,所以他就大声答到:“因为他妈妈是一位音乐家,他身上天生有音乐细胞。”同学们都觉得他的回答很突兀就笑了起来,我并没有批评他,而是适时地肯定了他的发现,这样一来就让学生感到在我的课堂上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没有过多的约束,时间一长,形成了这样一个氛围,无论是多难的问题他们都愿意去思考,去自主的找答案。
语文是一门富有情感的人文学科,其最高鉴赏境界就是共鸣,而不是老师的单纯灌输。研究性教学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效果非常明显,高中的老师都有这样一个体会:教学上,老师们是积极地去提高自身的素质,想方设法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学生这里却是随着年级的上升,他们变得越来越不爱发表自己的观点。经过了解我明白了学生的心理,他们认为:不管怎么讲,老师最后都会把标准答案告诉他们,思考后能得到那个答案,不思考也能得到那个答案,还不如省省脑子背背答案算了。针对这种现状,我将研究性教学充分运用到课堂,慢慢地他们的话多了,学习也越来越主动了。
引导学生的方法还有很多种,在这儿主要论述了认为比较有效的两种,仅供大家参考。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我们现在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有效地去实施这项改革,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课程的改革就如同把一杯索然无味的凉白开变成味道鲜美的果汁,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