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写作中的哲理知识偏入及其矫正

作者:王建明




  曾作过一次供料作文:美国阿拉斯加的一个自然保护区,为保护鹿不被狼吃掉,人们赶跑了所有的狼。不料,在“和平安宁”环境中的鹿优哉游哉,体质明显下降,不久便有许多鹿病死。人们只得再把狼“请”回来。不久,鹿又生机焕发,充满活力了。然而,训练结果大出意外,学生的作文中大量出现了“要从实际出发”、“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等语句,而不是诸如“一厢情愿不可取”、“自然规律不可违”、“压力产生动力”、“竞争乃生命之本”、“爱,有时也是一种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富于文学韵味的文句。原来,这则材料同样出现在高二政治课本《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一节中,而在教材中则这样阐述:“这说明鹿群不仅与周围的水、草等自然相联系,而且也与天敌狼群联系着。”
  其实,这种现象在日常作文中并不鲜见,只要稍加分析就会发现,哲理知识在学生作文中虽然进入其中,但并未能真正融入,而这恰恰是其思想被禁锢的表现,使他们“沦为”了哲学的“奴隶”!——对于这种现象,在本文称之为“偏入”。
  学生们虽能理解并会运用一些简单的哲学原理进行分析、立论,但只作了简单的引入,仅停留在知识层面上的“浅尝辄止”。究其根源,一是他们对这些哲学原理的参悟并不透彻,无法如意运用;其二则是在文句表达上能力不及,不能作出文学意味层面上的阐释。这样,哲理知识便处于一种尴尬的处境:虽能它是深化文章主题思想所必需,但显得生硬而突兀,不能真正融入文章、达到大象无形般的交融状态,反而使文章沦为“庸作”——真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面对这种哲理知识的偏入现象,教师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进行适时的介入,在作文辅导中进行必要的剖析,引导学生如何对哲理知识加以消解、吸收,避免作文田园变作“他人之地”,这当然更关乎的是学生作文品位与层次的提升!想要真正逾越这道坎,则需要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并在语言表达方面寻求突破。
  首先,教师应运用实例,充分暴露问题,使学生明晰此类文章的“病症”所在,从而寻求矫正的有效途径。政治教材中有比较丰富的事例,类同于作文材料,教师正可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构筑津梁,进行学科渗透,以期获取最佳示例效果。例如,在分析“五十步笑百步”这则材料时,学生们会马上联想起政治老师在讲《现象与本质的关系》这一节中,就用了这个例子,于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事物的认识不应停留在现象上”等语句就出来了。可见,学生把政治词句直接用作作文文句!引导时,让学生思考:材料的本质是什么,现象又是什么,由本质和现象又可以联想到哪些方面?这样,在哲学原理上的思考、分析之后,再假以充分的联想,就不难作出如下表述了:“自以为是而讥笑别人是不可取的”、“要清醒地认识自己的错误”、“只看到别人错误而不自省是更大的错误”……再如材料“猪八戒照镜子”,学生联想到的哲学知识有:“客观事实是不能随着主观意志改变的”、“事物有它固有的属性、客观的规律”、“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等;而从议论文写作的角度思考,学生则需要这样进行表达:“勇敢面对才是最美的”、“逃避和掩饰才是最丑陋的”、“学镜子,永远表现出真诚的一面”、“多点自我批评好”……通过这样的训练,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综合思维能力,也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完善学生的独立人格!
  其次,我们还可以在语言层面上,进行进一步的“矫治”。教师可以选择具有典型偏入“病症”的习作作为例文,提示学生加以修改:不能照搬或雷同于思想政治学科的“课本语言”,避免把政治学科语句直接入文;而是应转述成具有浓郁文学气息的语句进行阐述,从而“文质彬彬”,使表述兼具浓厚的文学韵味与深刻的思想内蕴!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诸如人生感悟、生活体验、人文精神等方面,让这些情感与思想如清泉汩汩流入,从而真正作为文章的灵魂而融驻其中。例如,对于“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可以结合人之修身表述为“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对于“内因与外因相结合”可观照“生无所息”的人生历程转述成“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对于“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则何尝不能融入自己对生活的真实体验而易辙为“世界上没有两粒相同的沙子,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没有两双相同的手掌——世界异彩纷呈,心怀由此激荡”?这样,一方面通过转换表述模式,消除了生硬、呆板、枯燥的政治学科式的语言,从而对哲理思想的表述文学化。另一方面,面对开放式的作文命题,学生自可以挖掘自身蕴藏,如心路历程、人文关怀等,随情入文,写出佳作。
  在暴露中找缺陷,在渗透中补不足,指导学生做到真正从辩证法的角度进行写作,让学生在思辨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流畅而真切地去表达丰富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阐述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感受和思考;同时也发展了自己的思维品质,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最终为己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