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语文课改中的时尚剖析

作者:倪效思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革新力度是极大的,各种高新教育手段的大量使用,师生双边的互动的探讨学习,生趣盎然活泼有序的课堂气氛……种种的一切褪去了原先教学的僵化与死板。可是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很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越来越流于形式,越来越趋于庸俗化,盲目赶时髦、求时尚,值得我们关注。
  
  时尚一:“合作学习”的热闹上市
  
  当前,课堂教学中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热闹繁荣的景象:凡是遇到探究,总是由教师抛出问题,然后前后座位的四个同学立即训练有素地围成团,开展分组讨论。几分钟后,教师一击掌,学生的讨论就戛然而止,接着由各小组派代表让学生发言讨论的结果。美其名曰:“突出主体,合作探究。”
  反思:如此的“讨论”、如此的“合作”是否达到预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是否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挖与提升?是否促进学生的发展?是否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养成?是否达到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是否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些教师可能没有经过细致地思考。其实这是一种“伪合作”“假探究”。是搞形式与花样给别人看的。如何更好的优化学生的主体活动呢?首先要以“活动促进学生发展”的指导思想来设计与组织活动,使活动真正具有教育价值并适合于学生。合作学习和其他教学策略一样,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和适应对象,教师要对教学进行合理设计,如一些文学作品像诗歌、散文的鉴赏,虽不排斥合作学习,但个性化的阅读、声情并茂的朗读往往比合作更有效。更多时候我们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不可“为合作而合作”,“为讨论而讨论”。其次,在活动的设计上,不应该只是注意外在表现形式,更多的应是注重内在品质。要根据语文学科特点,设计真正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活动,设计具有挑战性、激励性的话题、激发学生复杂的思维和高水平的认识。
  
  时尚二:多媒体教学成装潢
  
  时下,许多语文教师喜欢不加选择地使用多媒体,以为这才是现代教育,才是课程改革。教室当成影院,课件成为影片,学生成为观众,老师充当放映员,自以为如此,让学生接触了现代信息技术,感受了现代教学手段的力量,更让自己的教学手段也与时俱进了,当然也是课改了。
  反思:毋庸置疑,多媒体在教学中的成功运用,确实拓展了教学空间,提高了教学效率。给学生提供了全方位、多渠道、最直接的听、视觉感受,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教师不能让自己变成“鼠标”的仆人,让鼠标牵着鼻子走。多媒体技术的滥用,导致语文课上不少教者手忙脚乱,听者心慌意乱,看者眼花缭乱。使语文课“看头有余,味道不足”。其实,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语文自有其本身的学科特点,学生只有通过对文本的阅读,才能学到一定的语文知识;只有通过对文本的情感体验,才能受到一定的文化熏陶,吸取一定的人文素养。优质的语文课应有饱满、深沉的内涵,引人深思又耐人寻味,而不能仅仅停留在眩目的场面、满足于感官的愉悦,试想当“鼠标”代替了“脑标”,“点击”代替了“点拨”,师生之间的目光交流自然减少,心灵之间情感关系自然淡化;生命深处的理性精神就自然受到抑止而变化。过度的技术主义倾向应当警觉。究根问底,新语文课应有厚重可咀嚼的意蕴,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通过听说读写语言实践来进行完成,力避浮在言语中的空泛化,太热闹、太花哨不是语文。
  
  时尚三:赏识评价有点虚
  
  在人文课程里,对文本有几种乃至十几种理解,有的切中主旨,视角独特,而有的却是牵强附会、浅尝辄止。真可谓众说纷纭。而教师在此要么“听其不语”,要么“不错、好、棒极了”之类的表扬声此起彼伏。
  教师采用这种方式教学处于什么考虑呢?一位教师说:“传统教育似乎总是一味地批评、否定学生,真理好像总在教师手中,新课改不是提倡赏识学生吗?所以在课程改革中就要多鼓励学生。哪怕只有一点成绩,我们也要表扬,只有一点进步,我们也要鼓励。而对学生的不同见解则在课堂上少评价甚至不评价,以免教师的“否定”、“指正”损伤其积极性,教师的“表扬”、“肯定”不是新课程的理念和旋律吗?
  反思:平心而论,本次新课程将实现学生充分的有个性的发展放到了突出的地位。强调注重个体差异,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认识问题,采用不同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实现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在人文学科里,不同的主体会赋予同一对象不同意义和理解,但并不等于完全揭示出文本的实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自由地、创造性、个性化地理解文本,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提出个人见解。另一方面,学生的个人理解不一定是正确的,未必领会到作品的内涵。教师在此过程中,应通过对话、提问、比照、分享观点、合作反馈等交往环节来促进对于文本的深层理解,帮助学生不断克服由于自身认识局限性所导致的主观性偏差,引导学生的思维进一步聚合到主题含义上来。也就是说要正确评价,相机点拨,引发议论。那样的课堂才会焕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趣。这是一种既集中又发散的方式,教师应让每一个学生发出个人的声音,但同时又要善于引导学生获得一个比较正确的结论,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与思维方法的必要优化相结合;将理解的个性化、独特性与理解的普遍有效性相统一,教师在给予及时、适当的肯定和激励的同时,对学生的错误也应及时地加以匡正,而绝不仅仅只是学生意见的简单欣赏者、总结者。总之,新课改的精神、理念要转化为实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精研、精思,方能晓其义,识其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