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人文关怀的天堂
作者:周 媛 孙文中
随着世界发展的日新月异,当今的中学生并不是生活在单一的世界中,而是生活在“理想世界”、“现实世界”、“虚拟世界”三个世界中。我们通过对当前中学生在三个世界中生活态度的考察,发现一部分中学生情感失控、心理变态、行为失常,受教育没教养、有知识没素养。对此,我们作了深入的分析发现,在造成这种令人尴尬局面的种种因素中,人文精神底蕴的缺乏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新的语文教学大纲以及新的课程标准是这样定义的:“语文不仅是一种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由此可见,作为人文学科,语文在建构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素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掌握丰富的人文知识的基础上,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发展健康个性,完善健全人格。因此,真正成功的语文课,应该从重视人的培养,关注人的塑造这一观念出发,重视学生感悟熏陶,重视情感体验。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课堂上注重创设和谐氛围,春风化雨般地滋润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审美的情感中自觉实现思想的升华,灵魂的净化。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人文关怀的天堂。
语文课堂民主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自觉贯穿民主精神,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平等地和学生一起研讨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体现深厚的人文关怀。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具有民主思想,能否营造轻松、愉悦的气氛,让学生在课堂上如春风拂面,温馨宜人,使之激活神经系统,产生求知与表现欲望,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这需要执教者以民主的语态,诙谐幽默的话语,活跃课堂气氛。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这就要求执教者真正明白“教学相长”的内涵,能够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平等地和学生一起研讨教学内容,挖掘选文的精华,让学生大胆有理地讲出他们自己对选文的认知、感触、分析、评价、判断。执教者对分析正确的要大胆肯定,对不完善的要及时补充,对那些偏激错误的认知要及时循循善诱地给予纠正、引导。让学生在与教师的互动中领悟教学内容,学到作者的认知与表达,在一次次情感体验中,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心灵尘垢得以荡涤,使学生的灵魂得以升华。
在讲授房龙的《〈宽容〉序言》时,笔者曾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人与人之间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难免会发生矛盾,有时甚至相互伤害。你在对手伤害你的情况下能做到宽容吗?停顿片刻,一位同学站起来,“老师,你能宽容别人对你的伤害吗?”我没有直接回答这位学生的提问,而是又找到一篇《散文选刊》上的文章《把伤害留给自己》。文章讲的是二战时期的故事:有两位战友在与德军的战斗中,与部队失去了联系。两人不仅是同乡,而且是很好的朋友。两人在森林中走了十多天,可能是迷了路,但两人靠着互相鼓励安慰,艰难地跋涉着。幸运的是他们打死了一只鹿,可以维持着活下去。在又一次与德军的遭遇战中,经过激战,他们巧妙地避开了敌人。就在他们自认为安全时,走在前面的一年轻战士中了一枪。后面的战士惶恐地跑了过来,帮助包扎受了伤的战士。那晚,两人谁也没吃那些剩下的鹿肉,未受伤的战士一直念叨着母亲……第二天,部队救出了他们。三十年以后受伤的战士说我知道是谁开的那一枪,他就是我的战友。但当晚我就原谅了他。我知道他想独吞剩下的鹿肉活下去,我也知道他活下去是为了他的母亲。我们又做了二十几年的朋友,我没有理由不原谅他。文章最后写道:“一个人能宽容别人的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傲慢无礼、狂妄无知,却很难容忍对自己的恶意诽谤和致命的伤害。但惟有以德抱怨,把伤害留给自己,让世界少一些不幸,回归温馨、仁慈、友善与祥和,才是宽容的最高境界。”读完这篇文章,我看见许多学生眼里已满含着泪花。我趁势讲道,有的同学不是问我能否宽容别人对我的伤害吗?我的回答是:我肯定能!有什么样的伤害能比得上对生命的伤害?对生命的伤害尚且可以原谅,我能不原谅别人的伤害吗?往大的方面讲,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伤害,已经或正在得到相互谅解,如中日、两德和巴伊冲突。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流趋势,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我们个人有什么不能宽容的呢?
语文课堂生活化
生活的世界很精彩,我们可以把生活中一些活动的组织形式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生成。通过语文实践培养语文能力,这需要突破传统课堂的种种限制,实现教室的革命。碰到有争议的问题,就让矛盾对立、各执己见的双方辩论一下,使教室成为辩论会的赛场;学习戏剧时,选一些段子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使教室成为演出的舞台;学习诗歌时,让学生举行赛诗会,使教室成为赛诗的会场。这样就可以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独立体验的时空,并有效地运用各种策略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样一个过程就是师生真诚合作、解读鉴赏并达成共识的过程。
笔者在讲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课时,给学生们讲了一件事:“前几天,我去看望了一位盲人朋友,我把海伦的这篇文章读给他听时,他哭了,于是写了封信给我。他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带给他激烈的震撼,他要与海伦一样热爱光明,热爱生命。现在,大家能不能跟我一起来写这封回信?我一定会把大家的话念给我的那位朋友听。”这封盲人的信把学生推到了与盲人朋友对话的位置。一位学生说道:“如果能够,我愿意分一半的光明给你。”在这堂课上,学生收获的何止是瞬间的感动,更是真切的生命体验。随后我又布置学生以“人生关怀”为话题写一篇随笔。
在学习《项链》一课时,组织了一场辩论。通过辩论对人物的性格有了更深层次的挖掘,对人物的悲剧命运倍增同情,对小人物的人文关怀更显亲切。请看:一方所持的观点是:玛蒂尔德爱慕虚荣,自食其果,可怜可悲。所用的论据有:①年轻时沉迷于荣华富贵的梦想;②陶醉在所谓的成功中,忘乎所以;③后来仍然经常性地回忆给自己带来悲剧的那场舞会。另一方针锋相对,提出:玛蒂尔德坚强善良,直面人生,可歌可泣。所用的论据有:①在拜金主义思想的冲击下产生梦想,值得同情;②为舞会精心打扮,见其自尊;还项链时的不安,见其良知;依然过起了艰难的生活,见其负责;告诉朋友真相,见其纯朴。
语文课堂社会化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学习的空间。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树立“大语文教育”的观念,使语文课程形成一个开放性的学习领域。因此,语文教学要培养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质,就必须将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语文教师要将课内外联系,校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作为语文教学的必由之路。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缺乏生活经验的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生活,净化心灵,培养人格,真正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养成多角度关照历史和现实的思考习惯。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具备一双慧眼,开发身边的语文课程资源,寻找生活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材料。
“广告”虽然是一种商业推销手段,但也是一种文化。成功的广告常常给人的感觉仿佛不是在做广告,而是一种精神的漫游,一种想象的游戏。这个时候它就要借助于文化与美学,它要用各种修辞手段与叙述技巧来包装自己。如:运动鞋广告──别克新一代,生活有你更精彩!这则广告词,不仅押韵,朗朗上口,而且它符合现代人追求时尚的心理,新潮且具开创性。医疗保健广告──聪明的妈妈会用心(锌)。这是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电视广告,它巧妙利用谐音,促使妈妈在选择时倾向于它。公益广告──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此广告想象大胆新奇,警告人们要保护环境,节约用水。
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短信迅速成为一种短信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短信看起来虽短,却很具人情味,有的还会让你为它的真情而感动不已,如朋友就像片片拼图,结合后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如果不见了一片,就永远不会完整,你就是我最不想遗失的那一片。有的会让你为它的精美语言而暗暗叫好,如删除昨天的烦恼,确定今天的快乐,设置明天的幸福,存储永远的爱心,取消世间的仇恨,粘贴美丽的心情,复制醉人的风景,打印你的笑容。
语文课堂审美化
让美回到语文课堂来,还得让学生们读起来。教师是学生审美的导游者。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深入意境,去主动关照诗文作品中的生活,去具体感受人物的思想情感,并在自己的情感中激起强烈的共鸣。如何才能激起强烈的共鸣呢?笔者认为,让学生反复的朗读,在诵读中去领悟语文的真谛。语文学科具有其他学科无法具备的丰厚的背景优势,如果诵读指导得体,领悟启迪有法,很容易使学生进入语文学习的“迷狂”状态。一篇好文章不读何以明其言?不读何以晓其义?不读何以感其情?不读何以悟其道?诵读是优化形象思维和审美感悟的过程和手段。只有通过诵读,并在诵读过程中融入了阅读主体的审美理想和审美积淀,才能达到晓其义、明其旨、悟其情、得其辞的境界。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朗读、感知、领悟,古人仅凭这一教法不知培养了多少大诗人、大文学家。而如今教学方法虽数不胜数,却往往使原本有情有趣、有滋有味的语文课变成了白水萝卜汤,成了学生厌烦头痛的课程。要想真正让美回到语文课程中,我们必须还语文课堂朗朗读书声,让学生大声地读起来,在诵读中感悟人生。
结论
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先生曾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现代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这段话极其精当的说明了人文精神对国家、民族至关重要。作为人文学科,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铸造学生的灵魂,是语文学科的首要任务。用人文精神点亮每个学生的心灵,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人文关怀的天堂,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周媛,孙文中,中学语文教师,现居山东烟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