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几何证明与语文课堂
作者:王中意
师:请大家阅读课文,谈谈这篇课文写的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
生阅读后发言:
课文写了菲利普夫妇因亲兄弟于勒贫富而前后变化的态度,来表现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
师:课文是如何来表现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金钱关系这个主题的?请同学再读课文,找出相应的句子来证明。
生继续阅读课文,后相继发言。
……
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们可以看出,全文就是通过曲折的故事情节、典型的人物形象等来表现文章的主题的,所有的文章内容无不在证明“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金钱关系”这个主题。
由以上教学可以看到目前的语文课堂和几何证明是何等的相似:
一是都是为了追求证明一个已有结论。二是都是在努力让学生在用已告知的条件去证明。
几何证明是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去探得一个“思路”,懂得一个“数理”,重点在“理解”。而语文课堂呢,笔者认为,着重点应是让学生去品得一个“美感”,育出一份“心情”,语文课堂重在“品味”和“感悟”,而不单单在“理解”上。
一、语文课堂在于“品”。
我们用“品茶”来打个比方说,袁枚在《随园食单》里是这样描述“品茶”的:“林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椽,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速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品茶的“品”在于“上口不忍速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只有这样子的“品”,才能有“清芬扑鼻,舌有余甘”这样子的“味”,也才能让人品出“释躁平矜,恰情悦性”这样的情性来。语文课堂也是如此。一篇文章能选到语文课本上来,大都必定是精美之作,那就如同一壶上好的茶。而对于这壶上好的茶,我们好多的老师是只要“茶叶”不要“茶水”。经常的课堂教学上来便是字的读音、词的解释、段的分析及主题归纳,因为这些可能就是考卷上的基础知识,是茶壶里看得见的“茶叶”,而对于文章的姿态特色这“茶水”最多是“一饮而尽”,什么味儿,最终是不知道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对学过的语文课文,最终只记得作者是谁,认识几个生字词和笔记本上的中心思想而已。而对于文章的美感情感艺术感因为是“囫囵吞枣”,因为是“一饮而尽”,就没感觉出其“味”来。
课文是“品”出来的。我反对几何证明式的语文课堂教学,一开始就把主题亮出,然而让学生来证明,真是味同嚼蜡,学生一点兴趣都没有。试想,好文章哪个地方不是为主题服务的?哪个段落哪个层次甚至哪个词不是用来表现主题的?学生只要随便说说,总是对的,不必去思考,只要主题出来了,什么问题只要说一下“这里充分地表现了XXXXXX的主题,体现了XXXXXX的情感”就行。这就如同捉迷藏,试想要是一开始就知道对方躲藏在哪里,你还装模作样的去找,你值得吗?举个例子,教《枣核》一课,两种教法:一种是几何证明式的教学法。通过学生的粗略阅读,引导学生明白课文的主题是反映同窗美籍华人思乡爱国的深厚民族感情。然后学生再读课文,找出课文哪里地方反映了这样的主题,学生阅读后纷纷发言,在说每一处时都会带上“这里充分表现了同窗美籍华人思乡爱国的深厚民族感情”,最后在教师再次强调文章主题的归纳词中结束课堂教学。一种是“品”式教学。由题入文,先从题目开始“品”,学生会思考题目是“枣核”,为什么是枣核不是枣?它有什么用?枣核这个物上载着什么内涵意义?这样一“品”,有些可以当时就“品”出答案来,也有些当时“品”不出答案,虽“品”不出来明确的答案,但却可以“品”出一种美的意境来,在心里至少可以明白这个枣核一定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然后让学生来“品”课文,学生“品”课文一定要“上口不忍速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决不能一目十行,要一小节一小节咀嚼,甚至于一个词一个词的品味;不是在简单的读课文,而是在追寻文中人物的思想和情感的发展。在这样的“品”的过程中,自己的情感会和文中人物情感、作者一起到达一种意境,在“品”《枣核》这一课中,我们可以在“她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中看到旧时同窗似乎在感受枣核的分量,把这枣核当作非常珍贵的东西。我们可以在“我想厂甸,想隆福寺。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中感受到这位美籍华人对故乡的思恋。我们可以在“她告诉我,时常在月夜,她同老伴儿并肩坐在这长凳上,追忆起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日子。睡莲的清香迎风扑来,眼前仿佛就闪出一片荷塘佳色”中就感受到两位身在他乡异国的老人似乎不在异国他乡,而是回到故国故地,忘情陶醉在祖国温馨的怀抱之中,思乡爱国之情达到高潮。最后我们可以在“改了国籍,不等于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中感受到文章的主题就是讲海外华人对中华民族的无与伦比的民族感情的,读者作者和文中的海外华人同胞对中华民族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共鸣。前者讲的几何证明式的教学,学生是在分割文章,这是主题,那是证明主题的材料,这儿一块,那儿一块。后者讲的“品”式教学,是学生在融合,在渐次体味迎面的文字中,最后形成自己的一种情感,与作者,与文中人、景、物融为一起,把文字化为情感的愉悦,化为心理的享受。
二、语文课堂在于“悟”。
感觉是最直接的,感受是刺激后的,感悟是思考后的。学一篇课文要是不能“悟”出点情和理出来,那学习也只能停在表层。佛教是最讲究“悟”的。在佛教中,“悟”是指修炼的人对佛法的理解,达到认识上的悟和最终的悟,那就是大彻大悟,就是慧悟。我们学习语文课文,就是要在对课文的表达内容中去慧悟属于自己的东西,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要“读出自己”来。
如果说“品”是读出作者,那“悟”就是读出自己。“读出作者”是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自己”是体悟作品的启发价值及自己类似的生活体验。所以,阅读课文,除了要发掘作者和文本的含义外,还应该读出自己的感受,力求有创造性的理解。这是因为读者有各自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对作品的理解必然带上个性化色彩;更主要的是阅读不仅要“入乎其内”,还要“出乎其外”,否则便是“死在言下”。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去“悟”,去“读出自己”。对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要给予尊重和鼓励。比如,笔者在教日本著名的现代小说家川端康成的一篇小小说《父母的心》时,发觉学生对于课文中用“那对穷夫妻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自己任何一个孩子给富人”的情节表达“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这个主题,有着不同的想法。我就考虑让学生去“悟”,能有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说,这样的父母真伟大,“贫贱不能移”,“人穷志不短”,爱心是任何优越条件也收买不了的。有的学生说,课文中的富人也是善良的人,如果那对穷夫妻将一个孩子给那富人收养,那他们家的这个孩子会受到良好的教育,将来可能会有美好的未来,那不是更能表达对孩子的负责,更能体验对孩子的爱心吗?其中有个学生在整堂课上一直神情不好,这是个女孩子,我当她是不是身体生病了,正想找个机会关注一下,就在大家争相发言这样的父母究竟有没爱心时,这个女孩子突然哭起来了。我和全班同学吃一了惊,询问是什么事时,她哭泣着说:“我是女孩子,我爸妈为了生我弟弟,在我生下来时就将我送给了别人家,我想到我自己,我就难过。”这时,我才忽然想起,在农村,在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之间,这样的事不知发生过多少,只要第一个孩子是女孩子的,有一定数量的人家为了逃避罚款,将女孩子连夜送走。对于这样的事,在学习今天这篇课文,这个女孩子怎能不伤心呢?于是,我再次让大家“悟”这特定时期的社会现象,谈自己的想法。其中一个同学说了这样的话,他说:“我觉得xx同学的父母还是爱她的,父母将她送给别人家养,不是不要她,在当时是一种无奈,是受社会“养儿防老”思想的影响,根本的原因还是当时我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不健全。现在,我们从电视上报纸上可以看到,国家正在建立完善的社会养老制度,那以后这样的事就不会再发生了。所以,我们不能说XX同学的父母不爱她。”学习这篇课文,学生最终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还有了自己创造性的理解。
语文课堂要是真的让学生去“品”去“悟”,感悟作者,读出自己,那语文课就真叫“语文”,“文”气就多起来了。
王中意,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江苏泰兴。